广州市固废治理的主要问题与基本任务
城市运转过程产生大量固废,从产品的生命周期看,产品的设计、制造、流通和消费等过程都会产生固废,从城市功能布局看,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农业区、市政设施、户外空地等也都会产生固废,广州市固废主要有十类: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动物尸骸、粪污、医疗垃圾、电子垃圾、工业废弃物、废弃车辆、特殊废弃物。这些固废流不走,飘不走,需要及时、妥善处理,但广州市固废治理严重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面临垃圾围城困局。固废治理成为各级政府的重要议题。
一、广州市固废治理的八大主要问题
广州市固废治理形势严峻,具体表现在以下八个方面。
(一)固废源头减量任务迫切
2011年,广州市万元GDP固废产量约为0.30吨/万元,尚有较大的削减空间,固废源头减量应受到更多重视。
(二)收运体系不健全
生活垃圾、建筑垃圾、污泥、医疗垃圾、电子垃圾、特殊废弃物的收运环节存在收运模式单一、队伍混乱、申报制度不健全、服务水平低,甚至存在盗窃、偷倒偷排现象、监管制度不全、监管不到位等问题,目前,电子垃圾及大件家具还没有规范的专业收运队伍,医疗垃圾收运过程中流失现象严重,乡镇农村垃圾收运率低,城乡垃圾处理服务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回收站点、分选中心、集散市场“三位一体”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尚未建成,亟须完善收运体系。
(三)各类废弃物分流不彻底
部分家庭装修的建筑垃圾、小微企业的工业废弃物、大排档的餐饮垃圾、园林绿化的树枝树叶、动物尸骸、粪污,甚至一些特殊废弃物混入生活垃圾,亟须做好分流处理。
(四)处理能力不足
广州市生活垃圾日产量已达1.8万吨,但目前在运行的处理处置设施的设计能力仅有3200吨/日,兴丰填埋场长期超负荷运行,其库容于2014年底用完,新设施建设处处遇阻,广州市面临垃圾围城困局,一些专家警告广州市没有垃圾围城资格,实际上,广州市面临垃圾围城困局,形势异常严峻。建筑垃圾、电子垃圾、废弃车辆没有规模化的处理设施。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日产量已高达2000吨(含水率80%),目前仅由越堡水泥厂协同处置约500吨/日,仅满足25%污泥处理需要。动物尸骸(日产量约100吨)、粪污(日产量约3000吨)处理能力缺口高达60%以上。医疗垃圾(日产量约50吨)处理能力缺口达到50%,医疗垃圾焚烧设施建成于20世纪90年代初,亟须升级改造。全市没有危险废物安全处置设施,生活垃圾焚烧处理产生的飞灰固化块目前暂存在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内。广州市固废处理能力亟须提高。
(五)各种处理方式的比例不协调
广州市91%生活垃圾填埋,仅9%的生活垃圾焚烧和生化处理,各种处理方式均未达到生态产业链所要求的比例,垃圾处理的各个环节发展不协调,亟须增大焚烧和生化处理比例,协调推进垃圾处理各个环节;医疗垃圾仅有焚烧处理一种方式,处理方式单一,亟须开发资源化利用途径;污泥、粪污、厨余垃圾资源化利用途径也亟待开发;大件垃圾、废弃车辆零部件再制造技术有待推广应用。
(六)经济杠杆调节作用有待加强
广州市固废处理服务市场有待开发和开放,一方面行政主导有待加强和优化,同时,行政引导也有待加强和优化,尤其是应尽快完善经济手段,发挥经济杠杆的调节作用,当前,亟须出台企业服务成本回收机制,建立综合单价核算办法,建立垃圾及其衍生品的资源交易机制和平台,出台垃圾处理阶梯式计量和经费包干管理办法,调动垃圾产地参与垃圾治理的积极性;出台减量与分类排放控制机制,激励源头减量和分类排放。
(七)政府与社会的责任有待厘清和细化
从我们习惯讲“垃圾处理”可以看出,我们一贯重视垃圾处理作业,轻视了固废管理,以后应统一提法,如重点谈处理作业,便称之为“垃圾分类处理”,不仅要处理,还得分类处理,如侧重在政府作用时,称之为“垃圾管理”或“固废管理”,如侧重于强调社会作用时,宜称之为“垃圾治理”或“固废治理”。当今趋势要求我们从“处理”思路转变成政府与社会共同“治理”的思路。亟须调动社会力量参与的积极性,提高社会自治能力,前提就是需要厘清和细化政府与社会的责任。
(八)乡镇农村垃圾处理服务水平亟待提高
广州市共有35个镇,1120个村,农业人口218.9万人,分布在白云、萝岗、南沙、番禺、花都5个区和从化、增城2个县级市,每日产生垃圾约2200吨。萝岗、花都2区所属的8个镇农村垃圾全部纳入区环卫部门统一收运,南沙、番禺2区的垃圾由镇、村或第三方收运队伍负责收运,白云区、从化市、增城市部分镇纳入统一收运,增城市正果镇垃圾基本未纳入垃圾收运体系。垃圾转运站大多为简易型,甚至垃圾只是露天临时堆放而无任何建筑物。垃圾转运多采用人力车或农用拖拉机,运输效率低下,且垃圾运输途中抛洒滴漏现象普遍,二次污染严重。垃圾随意堆放或就地简易处置触目惊心,从化市吕田镇和鳌头镇、增城市正果镇等垃圾均在本镇建议处置,污染极其严重。含乡镇农村垃圾的7个区(县级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仅50.8%,镇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甚至低至24.1%,乡镇农村垃圾处理服务水平亟待提高。
固废治理还存在其他很多问题,需要结合各自行业找问题,我们要把问题找准找全,然后系统细分,找出主要问题,找出主要问题的主要特征。
二、广州市固废治理务必完成的八项基本任务
鉴于上述问题,广州市必须尽快完成八项基本任务,政府主导,发挥行政调节作用,扭转固废治理的被动滞后局面,优化固废治理体系。
(一)务必做到分流处理
务必做到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医疗垃圾、园林绿化垃圾、工业垃圾、特殊废弃物及大件垃圾与餐厨垃圾分流处理;下列五类有害固废必须分开处理:
第一类,毒性废弃物:石棉、农药、有机溶剂、重金属、砷、氰化物、二英、其他;
第二类,感染性废弃物:来自医疗机构、医事检验所、医学研究单位、生物科技研究单位等;
第三类,腐蚀性废弃物:pH≤2.0或pH≥12.5;
第四类,含PCB废弃物:含多氯联苯的电容器、变压器、印刷电路板及其他PCB污染物(PCB≥0.003);
第五类,放射性废弃物。
(二)务必做到生活垃圾分类处理
坚持从减量、分类、回收,到无害化焚烧、生化处理、填埋处置的技术路线,协调推进减量与分类排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利用(餐厨垃圾生化处理、经物质回收后的其他有机质焚烧处理)和填埋处置;本着先易后难的原则,推行生活垃圾二级分类和“定时定点,直收直运”分类收运模式;用3年时间建设足够处理能力的餐厨垃圾生化处理设施,满足餐饮垃圾和厨余垃圾处理的需要;建设足够处理能力的焚烧发电厂,建设足够库容的满足炉渣处置和应急所需的填埋场。
(三)完善收运体系
组建和规范大件家具家电、餐饮垃圾、建筑垃圾、医疗垃圾、动物尸骸、粪污收运队伍,建设满足特殊收运需要的特殊废弃物收运能力,推行联单转运制度。
(四)完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
建立城乡回收站点、分选中心、集散市场“三位一体”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主要废旧商品二手交易网络平台,推动废旧商品再利用,实现再生资源回收与固废及生活垃圾分类对接。
(五)增大处理能力
增大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动物尸骸和粪污资源化处理能力。
(六)建设经济调节平台
出台生活垃圾处理阶梯计量和经费包干管理办法,出台垃圾处理服务成本核算办法,出台再生资源价格稳定机制,出台减量与分类排放控制机制,建设垃圾及其衍生品(再生资源、能源、排放权、处理能力等)资源调节与交易平台,完善生态补偿机制。
(七)构建政府与社会共治模式
厘清与细化政府与社会的固废治理责任,制定完善的各级政府之间及政府与社会之间协同参与的推行机制,科学开发和开放固废治理综合服务市场,尤其是生活垃圾收运服务市场和餐厨垃圾处理服务市场,创新固废处理项目投融资模式,吸收社会力量参与,发挥市场的导向作用和政府的宏观调节作用,提升社会自治能力,提高政府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促进固废治理法治化、社会化、产业化,实现固废政府和社会共治。
(八)落实惠民措施
做足做好公众工作,提高公众认识,让设施周边居民享受一些免费服务和经济补偿;同时,提高固废处理设施的建设营运标准,把设施建设成社区开放中心,发展循环经济,真正做到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经济效益三统一。
(刊于《广州城市管理》,2012(3):36-37,作者:熊孟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