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的非理性:生活中的怪诞行为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啤酒实验

“对比效应”是谁发现的呢?1982年,美国著名营销学者、杜克大学的乔尔·休伯教授和他的同事约翰·佩恩(John Payne)教授以及克里斯托弗·普托(Christopher Puto)博士一起在美国《消费者研究学报》(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发表了一篇论文,通过啤酒实验,第一次验证了“对比效应”的存在。

2006年,我应邀去武汉大学举行的中国营销科学学术年会进行主题演讲时,正好遇到了也应邀前去进行主题演讲的乔尔·休伯教授。当时,我的第一句话就是:“休伯教授,您1982年关于‘对比效应’的论文是我和博士生们最喜欢的经典论文之一!”

乔尔·休伯教授开心地笑了,对于一个学者来说,没有什么比自己的研究成果长期被大家喜欢更令人开心的了。

在1982年的经典论文中,参与者被随机分成两组参与实验。

第一组实验参与者在下列两种啤酒中进行选择:

啤酒A:价格是2.6美元,质量打分是70分

啤酒B:价格是1.8美元,质量打分是50分

不难看出,啤酒A质量更好,但价格更高。这时,有57%的实验参与者选择啤酒A,剩下43%的实验参与者选择了啤酒B。

与第一组不同,第二组实验参与者在下列三种啤酒中进行选择,其中啤酒A和啤酒B与第一组实验参与者看到的完全相同:

啤酒A:价格是2.6美元,质量打分是70分

啤酒B:价格是1.8美元,质量打分是50分

啤酒C:价格是1.8美元,质量打分是40分

猜一下,选择份额会有什么变化?

根据传统的经济学原理,啤酒A和啤酒B的市场份额都会因为新的竞争对手啤酒C的加入而下降。然而,实验结果却表明,在第二组的实验参与者中,有63%的人选择啤酒B。啤酒B的份额比第一组的43%增加了20%!

为什么?这就是神奇的“对比效应”的作用。在第一组中,由于啤酒A质量更好,而啤酒B则价格更低,所以啤酒A和啤酒B很难说哪一个更好。然而,在第二组中,啤酒C在价格上和啤酒B相同,但质量反而更差(这时,啤酒C就是啤酒B的“托”)。因此,对照之下,啤酒B就显得更加优秀,选择啤酒B也就有了更好的理由,啤酒B的份额自然上升。

由此可见,消费者的决策和选择并不是如传统经济学原理告诉我们的那样,客观地根据各个产品的价格和质量属性进行独立的判断,而是经常受到决策情境的影响。“对比效应”就是消费者决策受到情境影响的一种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