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读南北朝二百年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9章 崔浩之死是为河北汉人背锅?

450年,北魏平城城南,一辆槛车拉着一位七旬老翁,送往处决的刑场。押送的士兵朝他身上解小便,老翁不堪其辱,一路上哀号不止,直到人头落地……

这位老翁,正是北魏三朝老臣、河北汉人高门的代表、博学硕儒、司徒崔浩。北魏官方给出的说法是,崔浩主持撰修北魏国史,记录了许多不实、不雅之事,导致北魏拓跋氏先祖被天下非议。故而史称崔浩被杀之案为“国史之狱”。一同被杀的,还有参与国史修撰的百余名秘书郎。崔浩姻亲遍布河北、河东,诸如范阳卢氏、河东柳氏、太原郭氏多被株连族灭。

据史料看,崔浩儒学功底非常深厚,对文字的分寸把握得很好,不至于在国史撰写上犯这么低级的错误。那么,崔浩之死,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一、崔浩的地位有多高?

崔浩地位之高、对北魏早期作用之大,在北魏历史上找不出第二个,故而他的死一直是北魏政治史上一个重要的公案。

事实上,崔浩人生之传奇,不止在于他莫名其妙地被杀,他引人关注的政治地位,更令人惊讶。

崔浩出身河北清河崔氏,崔氏在三国曹魏时期就是响当当的名门望族。元帝渡江时,崔氏人物大都没有跟着南下,而是留在北方十六国继续出仕。崔浩家学深厚,对儒经义理、阴阳玄象、百家之说无不精通。401年,北魏道武帝大量任用汉族士人进入政治中枢,年轻的崔浩以秘书郎为起点,逐渐在北魏朝中扎下了根。

409年,崔浩拜博士祭酒,并承担了为明元帝讲述儒家经义的任务。也正是在明元帝时代,崔浩开始在军国大事中发挥作用。

411年秋,平城一带发生饥荒,有人向明元帝建议迁都至邺城。明元帝心里没底,便问崔浩的意见。崔浩认为,平城作为国家政治中心不可轻动,且大夏的国都统万城近在咫尺,如果夏国突袭平城,从邺城救援万万来不及。明元帝揣思再三,最终听了崔浩的话。

后来明元帝生了病,好几年治不好,急得五内如煎。他问崔浩一旦自己病死,诸子幼弱将如何安置。崔浩就提出了太子监国之策,让明元帝提前了解太子的理政能力。

有些历史问题,在后人看来简单无比,就像我们现在看明元帝的情况,觉得太子监国再简单不过,明元帝为何想不到?但是在当时的情况下,这一制度几乎没有人实践过。当年后赵石虎让太子石邃掌权太多引发内乱,殷鉴不远,明元帝岂敢轻易采用?

崔浩一并提出,在太子监国的同时,“选公卿忠贤陛下素所委仗者使为师傅,左右信臣简在圣心者以充宾友”。明元帝认为如此比较合适,便采纳了崔浩的建议,并选取司徒长孙嵩、山阳公奚斤、北新公拓跋安、太尉穆观、散骑常侍丘堆、崔浩共六人,充任辅政大臣。这一制度一经施行,立即发挥出有效的作用,避免了诸子争位和宗室抢班夺权的危机。

崔浩因此大受荣宠,一度令鲜卑勋贵们排挤诋毁。太武帝拓跋焘一度不得不罢了崔浩的官,但不久后便将崔浩召回,拜为太常卿、东郡公。

此后崔浩便一直在太武帝身边,为其参谋军国大事。虽然太武帝不是每次都会采纳崔浩的意见,但事后所见,崔浩的分析无不切中时宜,太武帝便对他越来越信任,给他加了侍中、特进、抚军大将军、左光禄大夫等职务,准许他出入宫中皇帝卧内。

太武帝时代恢复了魏晋中枢的尚书机制,下令尚书如果遇到拿不定主意的事,都要先请示崔浩再施行。

431年,太武帝灭亡赫连大夏后,为表彰崔浩的建策之功,将其晋升为司徒。此后一直到450年国史狱案发,崔浩一直位居司徒,仍然受太武帝宠信。

二、战略大师

那么,崔浩的长处究竟是什么呢,为何能让太武帝如此信任?

我们且看一段太武帝的评价。

北魏大破高车部落后,太武帝宴请几位高车豪帅,座中指着崔浩对高车人说:汝曹视此人,尪纤懦弱,手不能弯弓持矛,其胸中所怀,乃逾于甲兵。朕始时虽有征讨之意,而虑不自决,前后克捷,皆此人导吾至此也。

可以看出,太武帝最为看重的,实际上是崔浩的战略谋划。太武帝时代的几次大规模军事行动,背后都有崔浩的身影。

请看几次比较经典的战略决策的过程。

429年,太武帝决意发倾国之兵打击柔然,彻底解决北部边患。朝中很多人反对北击柔然,理由大致有三:

第一,柔然远在漠北,距离太远,不好打。

第二,柔然地瘠人贫,得地不足用,得人不足使。

第三,刘宋在南方虎视眈眈,有可能趁机北侵。

崔浩认为,虽然柔然骑兵来回迅捷,但北魏兵也以骑兵为主,彼此不相上下,以大军击之必然能赢,不用对他们有多大的恐惧之心;柔然的牧地很多,得之可用为马场,柔然骑士还可以征为北魏之兵,就像丁零、羌胡、高车等族一样;至于刘宋,当年刘裕在时,尚不免关中惨败,他们没有能力渡过黄河北攻。崔浩甚至放言,就算把河南地都丢给刘宋,他们也未必敢来取,取了也守不住。

太武帝听从崔浩的建议,决意北伐。有人问崔浩此行能不能打胜,崔浩精准地预言,柔然人不会料到北魏大举进攻,必能破之,但就怕诸将意志不坚定,恐怕最后功亏一篑。

柔然人向来不怕北魏,北魏军深入柔然之地时,柔然人还散放牛马,一点儿防备都没有。果然,柔然被北魏军打得措手不及,被俘的牧民和牛马极多。但随着大军深入漠北,北魏军将领害怕柔然人有伏兵,再三劝说太武帝见好就收。太武帝拗不过众人苦劝,终于退兵。

然而,据后来的情报说,当时柔然可汗大檀正在病中,无力指挥,只好坐在牛车上缓缓西逃。北魏军的前锋距大檀最近时只有一百二十里,如果当时骑兵再继续追,两天内就能把柔然彻底消灭。太武帝后悔不迭,此后也就更加佩服崔浩的先见之明。

434年,太武帝与众臣商议西击北凉,崔浩再次展现出他过人的战略观和大局观。

当时北魏连年征伐,军队疲劳,暂歇军事的呼声很高。包括奚斤在内的三十多名高官,都劝太武帝不要远征北凉。奚斤等人认为:北凉远在河西,距离过远,且其地卤斥,水草不丰,不能为大军提供足够粮草。如果北凉坚壁清野,大军到后于无所获,攻城又攻不下,难免会不利。

崔浩坚持认为:北凉内乱不已,而西北近来连年发生灾患,国力大损,这是千载难逢的好时机。至于北魏军疲乏的说法,崔浩指出,虽然北征损失了八千多匹马,但这对拥有三十多万匹常役战马的北魏军来说并不算什么,况且寻常年度就算不打仗,退出常役或是病死的马也有上万匹,不能因为一次损失就放弃好机会。

曾经进攻过北凉的古弼和李顺说,北凉姑臧城(今甘肃威武市凉州区)附近有雪山,到了夏天正是雪融水涨的时候,如果北凉把融水的渠口断掉,北魏军到了城下,百里之内无水可饮,后果不堪设想。

崔浩事事从大局出发,却不料这些朝中重臣总是用一些看似合理、实则荒谬的细节来搪塞。古弼、李顺甚至还说,耳闻不如目见,他们都到北凉实地看过,你崔浩何苦还要强辩。

崔浩一面坚持说北凉并非水草荒芜之地,一面毫不留情地戳穿李顺说:你们无非是受了北凉人的贿赂,所以一再反对进兵。奚斤、李顺等无以答之,太武帝最终采纳崔浩的意见。及至打到北凉,果然均如崔浩所言。

崔浩任司徒近二十年间,凡是参与谋划的大事,所言无不切中要害,帮助太武帝厘清了对时局的认识。可以说,太武帝的赫赫武功,谋谟之功多半都是崔浩的。

三、死因猜想

那么,这样一位勋高位重、博学多识的政治家、军事谋略家,怎么会一夜之间从高位坠落,落了个九族受诛、身首异处呢?

崔浩事北魏三朝历经五十年,其中二十余年都在顶级高官的位置上。从一般的历史规律来看,长期活跃于权力高层的,没有几个人能安然存活于权力的旋涡之中。

崔浩被杀,直接原因是修史不当,但这一说法实在有些勉强。拓跋部早期的历史确实有些荒唐污秽之处,比如部落时代拓跋什翼居然娶了儿子的老婆,这件事在北魏建国后已成丑闻,绝不能进入史书遗臭万年。

后人认为崔浩修史“备而不典”,所以招来杀身之祸,大概是指对史实记载得较为详尽,但事关皇族名声的一些敏感问题处理得很不妥当,有伤皇家威仪,不足以作为典范。

然而,要知道,文史、经义都是崔浩的看家本事,什么事能写,什么事不能写,敏感的事写到什么程度,这对崔浩来说易如反掌。崔浩本人又没有什么董狐笔式的节操,他对皇帝一直很恭顺,何况拓跋氏三代皇帝对他很信任,可以说是他一切名位、荣耀的恩主,他根本没有在史书中揭露拓跋氏早期丑闻的动机。相反,他倒是有曲意回护拓跋氏的政治需要,这大概也是太武帝任命他作为国史修撰总负责人的原因之一,所以崔浩获罪时,也不明白怎么回事。

与崔浩一同参撰国史的另一位汉族重臣高允,就曾在太武帝面前为崔浩说过话。高允说:如果崔浩的死罪有其他原因,那么为臣的断然不敢说什么。如果只因为修史书犯了忌讳,那么决不至于灭族。太武帝闻言更怒。

高允这么说只是胡乱猜测吗?太武帝也只是一般的愤怒吗?并没有那么简单。到了一定级别的政治人物,其所言所动都是有所指的。

事实上同样作为接近政治核心的汉族重臣,高允早就预测过崔浩的命运。

崔浩某年向监国太子拓跋晃举荐了数十位士人,请求将他们直接任用到郡守的位置上。拓跋晃感觉不妥,他认为郡宰的位置需要用有经验的人。早前从各州郡选上来的人,在一些低级别的职位上锻炼已久,不如把他们先外放出去当郡守,新选上的人则去补这些低级郎吏的空位。

拓跋晃之说本没有什么不妥,而且他是监国太子,理当按他说的办。但崔浩不知哪儿来的硬气,非要固执己见。高允眼见此事,说崔浩与主上争执,是取祸之道。

事实上崔浩与太子的争执,也远非派几个官员任职那么简单。太武帝在位时曾发动过一场规模浩大的灭佛运动,崔浩就是坚定的支持者。

支持就支持吧,如果全是出于公心倒没问题。比较敏感的是,崔浩是天师道的信徒,他反对佛教的动因,其中包含了宗教斗争。虽说不是私欲,但越是这种宗教之争,引发的偏见和仇恨就越深。偏偏太子拓跋晃又是佛教的拥趸,太武帝下令灭佛时,太子几次求情,让不要过于酷烈,同时还利用他的监国之便,故意把灭佛诏旨缓发了几天,好让僧人们逃跑。

崔浩不依不饶地煽风点火,向太武帝进谗言,说太子拜的是佛教僧人玄高,故意挑拨太武帝和太子的父子之情。太武帝大怒,将玄高处死。

可以说,这一系列事情,使崔浩与太子几乎处于敌对的状态。

而太子的态度,又代表了相当一部分鲜卑勋贵的态度。崔浩私下里做人有些过于讦直,容不下人,又不屑于和那些靠打打杀杀起家的勋贵搞好私人关系。长孙嵩、奚斤和他同受顾命辅佐太武帝,古弼也是鲜卑人中少见的直臣,他们算得上是北魏勋臣中比较正直、有能力的重臣,照理说从公忠体国这个共同的立场上,他们和崔浩应该肝胆相照才对,但这些人对崔浩都有很深的成见。

太原王氏的子弟王慧龙从南朝逃奔至北朝,崔浩久慕太原王氏的风范,赞叹王慧龙“真贵种矣”。长孙嵩听了非常不高兴,随即引申为贬低鲜卑贵族的意思,并向太武帝告状,太武帝一度也十分愤怒。

崔浩不仅和鲜卑贵族有矛盾,与河北汉人大族的关系也不是很好,如李顺。李顺出身赵郡李氏,论门第与崔浩不相伯仲。崔浩的弟弟、侄儿都娶了李顺家的女子,按理说关系应当很亲近才对。但崔浩与李顺又莫名其妙地互相看不上眼,崔浩凭借着太武帝的宠信,经常说李顺的坏话。如前所述,在北魏进攻北凉前,李顺曾发表过反对意见,本来两人的争执基本出于公心,倒也没什么。但千不该万不该,在灭亡北凉后,崔浩旧事重提,说李顺之前屡次出使北凉,受了不少沮渠氏的贿赂,所以才一直为他们说好话。太武帝竟因此杀了李顺。河北名士,居然做出这样有亏品格的事,无怪乎同为汉人名士,高允会对崔浩颇有微词。

综合这些情况,再对照北魏初期汉化的形势,可以看出,崔浩作为鲜卑急速汉化过程中的杰出代表人物,一定程度上引发了鲜卑勋贵的抵制。诸如太子拓跋晃、长孙嵩、奚斤、古弼等,都不愿见到汉人势力急剧扩张,以及对鲜卑贵族利益的侵蚀。所以佛道之争也好,政见之争也罢,乃至于私人恩怨,或是崔浩个人品格中的缺陷,都可以作为杀崔浩的动因,但最根本的还是在于汉化与守旧力量之间的深刻矛盾。太武帝杀崔浩,可以说一定程度上是为了安抚鲜卑贵族。

至于国史之狱,鲜卑贵族既没有组织文字狱的文化功底,也没有在这个领域罗织罪名的习惯,鲜卑贵族极有可能利用了汉族名士中敌视崔浩的力量,找到了陷害打击崔浩的突破口。而崔浩死非其罪,事实上太武帝也明白。后来宜城公李玄伯去世,太武帝闻讯对左右说“李宜城可惜”,接着他又忽然说“崔司徒可惜,李宜城可哀”。毕竟崔浩是陪伴他二十多年的政治伙伴,说杀就杀了,尽管迫不得已,但想来确实令人怅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