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发枝方证辨证选录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二 葛根汤

【原  文】

《金匮要略·痉湿暍病脉证治第二》十二、太阳病,无汗而小便反少,气上冲胸,口噤不得语,欲作刚痉,葛根汤主之。

葛根汤方:葛根四两 麻黄三两(去节) 桂枝二两(去皮) 芍药二两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上七味,咀,以水七升,先煮麻黄、葛根,减二升,去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汤法将息及禁忌。

【病  机】

寒束肌表,腠理郁闭。

【功  用】

发汗解表,生津养筋。

【临床应用】

(一)中风(面神经麻痹)

杨某,男,54岁,工人,河南偃师人。1987年7月25日初诊。

主 诉| 轻微口眼斜半天。

现病史| 病前因工作劳累,今晨起感患侧面部拘急不适,血压130/70mmHg,无发热、头痛,无汗出,饮食、二便可,舌质正红,苔薄白,脉紧。

辨 病| 中风(面神经麻痹)。

辨 证| 四物汤证。

处 方| 当归15g,川芎10g,白芍20g,生地黄15g,秦艽10g,防风10g,白附子10g,僵蚕10g,羌活10g,甘草10g。6剂,每日1剂,每剂煎两次,每次煎半小时。

1987年8月2日二诊:服上方后,面部拘急不适消失,口眼斜较前好转。昨夜因天气闷热汗出而进入地下室休息,夜半觉上半身痒,晨起颜面浮肿,口眼斜加重,胸背均有痱子样丘疹,痒而无汗,体温36.5℃,舌质正红,苔薄白,脉浮紧。

辨 病| 中风兼瘾疹(面神经麻痹兼荨麻疹)。

辨 证| 葛根汤证。

处 方| 麻黄15g,桂枝30g,白芍30g,葛根30g,白术30g,甘草15g,生姜10g,大枣5枚。2剂。

1987年8月4日三诊:服上方未见汗出,但颜面浮肿消,胸背痒疹退,口眼斜再好转。再服上方7剂,诸症均愈。

按   本案初因劳累受风寒而中风(中经络),故用四物汤加味治之。方中以四物汤养血活血,加秦艽、防风、白附子、僵蚕、羌活、甘草以祛风散寒通经络。二诊又感受寒湿,郁于皮腠,出现颜面浮肿、胸背痒疹,口眼斜加重,故改为葛根汤方加白术以祛皮腠间之风寒湿(《本经》言术“主风寒湿痹”,《别录》言术“逐皮间风水结肿”),即麻黄加术汤之意。

(二)肩凝症(肩周炎)

李某,男,50岁,农民,河南偃师人。1988年4月20日初诊。

主 诉| 右肩部疼痛,不能抬举,遇寒加重半年。

现病史| 患者右肩部疼痛,无汗,曾口服吲哚美辛、吡罗昔康等西药,效不著。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浮紧。

辨 病| 肩凝症(肩周炎)。

辨 证| 葛根汤证。

处 方| 葛根30g,麻黄10g,白芍30g,桂枝15g,片姜黄10g,甘草15g,生姜10g,大枣5枚。5剂,每日1剂,每剂煎两次,每次煎半小时。

1988年4月25日二诊:服上方后,肩痛大减,已能抬举。改为独活寄生汤3剂而愈。

按   《灵枢·经筋》篇云:“足太阳之筋……其支者,从腋后外廉,结于肩髃……其病……项筋急,肩不举。”本案乃风寒外袭,太阳经脉郁阻,经筋失养所致,故用葛根汤加片姜黄以辛散风寒,舒筋缓急。5剂而症大减,改为补益肝肾气血,兼祛风散寒舒筋的独活寄生汤3剂而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