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问读懂道德经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十二问:追求就能得到吗?

老子说:“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其实后世经典中也有提到相似的内容,《增广贤文》:“为善急人知,善处即是恶根。”《朱子家训》:“善欲人见,不是真善。”因为最好的品性,是自然而然的,而不是带有目的性去做作的,这就是“上德不德”。

所以真正的行善,是不觉得自己在行善,有心做出行善之举时,也就同时丧失其善。真正的仁义,是不知道自己的行为是仁义,有心做出仁义之举时,也就同时丧失其仁义——“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有人把幸福比作手中的沙子,握得越紧,就流失得越多。其实钱财、名声和地位,又何尝不是如此呢?越是强求,就越难得到。而如果只是简简单单做自己,顺其自然的生活,追随自己的爱好而工作,就会发现,这些一直求之不得的东西,自己会来找你。因为它们都只是人在做自己的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而已,把它们当作终极追求,其实是南辕北辙了。

春秋时期,鲁国制定了一道法律,如果鲁国人在外国看见同胞被卖为奴婢,只要他们肯出钱把人赎回来,那么回到鲁国后,国家就会给他们以赔偿和奖励。这道法律执行了很多年,很多流落他乡的鲁国人因此得救,因此得以重返故国。

孔子有一个弟子叫子贡,他是个很有钱的商人,他从国外赎回来很多鲁国人,但却拒绝国家的赔偿,因为他自认为不需要这笔钱,情愿为国分担赎人地负累。但孔子却大骂子贡不止,说子贡此举伤天害理,祸害了无数落难的鲁国同胞。

孔子说:子贡的所作所为,固然为他自己赢得了更高的赞扬,但同时也拔高了大家对“仁义”的要求。以后那些赎人之后去向国家要钱的人,不但可能再也得不到大家的称赞,甚至可能会被国人嘲笑,责问他们为什么不像子贡一样为国分忧。自子贡之后,很多人就会对落难的同胞装做看不见了,更多鲁国人将因此而不能返乡。

孔子大骂子贡,但他却没有想过,正是因为他到处宣扬“仁义”,才会造成这种畸形现象的产生。如果鲁国人只是出于本心,想要救助落难的同胞,那赎人之后要或不要国家的补助,又有什么关系呢?并不会有损他们救人的本意。

但孔子却为这救人的行为附加上了“仁义”,并让所有人都知道这是一种“仁义”之举。于是人们的本心变了,只是出于追求“仁义”的目的才去帮助同胞。因此,当这种行为不能再让他们得到“仁义”的荣誉名号时,哪怕是对同胞有再造之恩德,他们也不会去做了。

因为有了“仁义”的荣誉奖赏,结果却让人们把赎回本国奴隶的爱心变成了功利心。所以老子才说孔子宣扬仁义的行为,是在人间播糠扬尘迷乱人眼。因为他让人眼睛不再清明以致颠倒四方而视,把功利当成目的;让人“以奇为正”以致南辕北辙而行,把名利当成追求,身心劳苦而不得解脱。

从前晋文公喜欢士人穿不好的衣服,所以文公的臣下都穿着母羊皮缝的裘,围着牛皮带来挂佩剑,头戴熟绢作的帽子。从前楚灵王喜欢细腰之人,所以灵王的臣下就吃一顿饭来节食,吸一口气然后才系上腰带,扶着墙然后才站得起来。等到一年,朝廷之臣都饥瘦得面有黄黑之色。从前越王勾践喜爱士兵勇猛,所以他的臣下争先恐后,训练时都死亡一百多人。

假如不把士人穿不好的衣服当成高尚,仍然衣着简朴的士人才是真正的高尚;假如不把细腰当成美,仍然细腰之人才是天生的美;假如不把勇猛当成值得推崇的表现,仍然勇猛之人才是真正的猛士。

猫天生就喜欢抓耗子,狗天生就喜欢看门。如果用鲜美的食物引诱猫去看门,狗去抓耗子,虽然食物很多,也不可能把猫变得喜欢看门,把狗变得喜欢抓耗子。干着它们本来就不喜欢干的事,又怎么可能会有什么建树呢?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成天把仁义道德挂在嘴边的,往往是没有什么真正德性的人;成天把赚钱挂在嘴边的,往往是赚不到什么钱的人,因为他们的目的心太过强烈了。

他们具有德性的行为,其目的只是追求社会赋予“德”的附加价值,而非本性使然;他们为了赚钱而从事的事业,其目的只是追求金钱,而非志趣使然。乌鸦每天往自己身上刷白漆就会很累,农夫每天盼望小禾苗快点长高,就会忍不住拔苗助长。勉强自己做多余的事,吃多余的饭,“余食赘行”,又怎么会有好结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