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专诸刺王僚:一条烤鱼引发的惨案
公元前515年,时令刚过立夏,天气暖洋洋的,令人浑身舒坦。
吴国公子光府邸内外站满了披甲持矛的武士,一个个面色肃穆。屋顶上也蹲着几十名高举短剑的悍卒,似乎随时准备将剑掷出。虽然他们的造型看上去随时准备暴起杀人,但其身上却没有散发丝毫杀气,因为武士们并不是因为将要杀人,而是为了像往常一样,保卫自己的君主。
大厅正中主位上跪坐着一位圆脸大胡子的人,只见他身材肥胖,脖子短粗,面色威严,身披重甲,正大快朵颐。下首坐着一位一脸精悍之色、笑容满面的中年男人,说着好话,殷勤地向主位敬着酒。
一个个奴仆恭敬地站在走廊上,端着一盆又一盆热气腾腾的美食,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酒香、肉香。
每一个奴仆,趋步至大厅前,要脱光衣服,只穿亵裤,跪在地上,双手举着菜肴,膝行而前。两名士兵跟在后面,手持长矛,顶着奴仆赤裸的后背。每一道美味佳肴,均是如此端上餐桌。
一个浓眉大眼、身高八尺的壮硕奴仆,开始在大厅外熟练地脱掉衣服。
下首男人向主位拱手道:“王兄,臣弟腿伤复发,疼痛难受。请允许臣弟到内室换药!”
王兄微笑着,微微颔首。
当下首的男人笑眯眯地走出客厅时,他抬头看了一眼天空。瓦蓝的天空上,一道白色的光芒拖着长长的尾巴,飞射向西方!
1
将时间暂时拉回到数年前,地点在楚国王宫。
楚平王情不自禁地睡了自己的儿媳妇。这位儿媳妇是太子建的正妃。太子建无胆反抗父亲,吓得逃离楚国。时任太子太傅的楚国大夫伍奢因与太子建关系密切,便入宫劝说楚平王承认错误,将太子建请回国内,父子团聚,重归于好。
楚平王勃然大怒,起了诛杀伍奢全家之心。
楚平王道:“伍大夫,我听闻你有两个儿子,均文武双全。你何不请他们入王都父子团聚,我想赐宴,与你们父子痛饮一场?”
伍奢已知楚王欲杀自己,他长叹道:“老臣的长子伍尚为人忠厚仁义,一定会来。其弟伍子胥性格刚烈,足智多谋,又极善隐忍,必不会轻易入国都。”
楚平王不信,派遣使者宣伍奢二子入都城觐见。
使者见到了伍家兄弟后,道:“楚王有令,请二位公子即刻入宫,便放汝父归家团聚。若是二位公子不从,便杀了汝父!”
楚平王为何不直接杀了伍尚、伍子胥二人呢?因为伍家世代为楚国大臣,无错而被诛,不利于楚王团结公卿。所以,楚平王意欲将伍家父子三人,骗入宫中,悄悄杀掉后当成失踪人口处理。这便是“宁使人知,莫使人见”。
楚王为伍家兄弟出了一道选择题,是今日入宫被杀还是逃跑后以叛国罪名被诛杀?
伍尚为人果然忠厚,立刻便欲动身。伍子胥双目通红,拉着伍尚的袖子轻声道:“大王宣我们入宫,非为饮宴,实为斩草除根!他用父亲大人做人质,我们兄弟二人入宫之后,父子三人便会遇害!同去赴死,于父无益,不如留有用之躯,逃往他国,再寻机报仇雪恨!束手待毙,有何益处!”
伍尚面色从容,轻声道:“愚兄知道应诏前去,不能保全我们一家性命。可是逃走之后,将来又不能报仇,只会令天下人耻笑!二弟,你快逃吧!一定要为父亲大人报仇雪恨!愚兄今日便去赴死。”
伍子胥向兄长躬身一拜,飞速跑向马棚。使者急忙率人追赶,伍子胥跃上战马,抽弓,给箭上弦,射杀数人。众人不敢再追。
伍奢听闻伍子胥出逃后,长叹道:“我们楚国将要陷入战乱了!”没过多久,伍奢与伍尚从容赴死,伍家满门遇害。
楚平王下令举国通缉伍子胥,并派遣军中高手追杀。伍子胥舍弃战马,腰挎宝剑,沿着山间小路出逃,意图逃往吴国。当他逃到大江边时,望江兴叹,无可奈何!幸亏有一位老渔夫载他过江。伍子胥知恩图报,解下宝剑,对渔夫道:“此剑价值百两黄金,赠予恩公,以谢救命之恩。”
老渔夫道:“楚平王为抓捕阁下,以五万石粮食作为赏金;禀报阁下下落者,便可获得大夫的爵位。老夫不贪图赏金、爵位,又岂会在乎区区百两黄金?阁下快逃命吧!”
一石为一百二十斤,五万石即六百万斤粮食。伍子胥的父亲伍奢也不过是大夫爵位。楚平王为了得到伍子胥的人头,开出的价码不可谓不高。
伍子胥抱拳一谢后,大步离开,继续逃命。他身无分文,只好以乞讨为生。适遇一位为人洗衣服为生的女孩。女孩看伍子胥可怜便给他吃了一顿饱饭。伍子胥狼吞虎咽地吃完饭后,对女孩道:“请姑娘勿泄露我的行踪!”
女孩勃然变色,认为自己受到了轻视,跳江自杀。多年以后,伍子胥领军伐楚,在女孩跳江自杀之处,投放了黄金千两。这便是后世“千金小姐”的由来。
伍子胥若想彻底逃离楚国的追杀,还要过最后一道关隘——昭关。
此处守卫森严,关隘墙上张贴着伍子胥的画像。前有关隘,后有追兵,伍子胥忧心忡忡。
“今日若死于昭关外,血海深仇如何能报!”整整一夜,愤怒、惊恐、忧虑、不甘,种种情绪在伍子胥的心头一一浮起。次日,当伍子胥紧皱着眉头,到小河边饮水的时候,忍不住哈哈大笑!
原来,伍子胥乌黑油亮的须发在一夜之间变得洁白如雪。这便是“伍子胥过昭关,一夜白头”。伍子胥大摇大摆走出昭关。守军亦未料到,此白发老翁竟然是正值盛年的伍子胥。
伍子胥身无分文,一路乞讨到了吴国都城,也就是今天的苏州。伍子胥为什么要跑到吴国呢?第一,吴国距离楚国比较近,可以节省路费。第二,吴国也是大国,与楚国是世仇。
值得一提的是,伍子胥被后世乞丐拜为祖师爷。春秋时期,社会上讲究“君子不吃嗟来之食”。伍子胥乃楚国贵族出身,自然不会以求爷爷告奶奶的方式乞讨,他决定为街上行人吹箫。
伍子胥衣衫褴褛,蹲在大街上,面色沧桑,眼神忧郁。他轻声吹着箫,述说着满腔不甘、愁苦、怨恨。他的脚边还放置着一个不知从何处捡来的带豁口的粗瓷大碗。十几天后,伍子胥跪坐在了吴王僚的大殿里。
伍子胥分析了攻打楚国的十几种方法和能获得的多少种好处。吴王僚热血沸腾,召集大臣开会,令公子光领军攻打楚国。
公子光与吴王僚是堂兄弟,他们的爷爷是吴王寿梦。寿梦死后,四个儿子中的前三个儿子诸樊、余祭、夷昧相继即位,四王子季札无心王位,向往诗、酒、梦、歌、田园的生活。
夷昧病故后,他的儿子僚即位,为吴王僚。公子光是诸樊的儿子。公子光认为自己父亲兄弟四人,按照兄及弟终的传统,应当四叔当君主。四叔不愿意。论资排辈,也应该是自己。但三叔传位给了自己的儿子,这忒不地道!所以公子光对率兵攻打楚国非常不情愿。在攻下楚国的两座城池后,公子光认为即使继续取得胜利,对自己而言,不过是锦上添花,功劳属于上级领导指挥有方。万一败了,是丧师辱国。兵凶战危,谁能保证自己百战百胜?
公子光对吴王僚道:“伍子胥全家死于楚王之手,他劝我们攻打楚国是为了报自己的私仇,并非为了咱们吴国的利益!”(“彼伍员父兄皆死于楚而员言伐楚,欲自为报私仇也,非能为吴。”)
公子光作为吴国宗室重臣,表态不支持攻打楚国。吴王僚虽然是一国之君,也要尊重臣子的意见,便暂时放弃了攻打楚国。
伍子胥眼见失去一次报仇机会,捶胸顿足。不过,他终究是坚忍不拔、足智多谋之人,很快便冷静下来分析吴国局势:伐楚是有利于吴国的,为什么公子光不同意伐楚?对公子光而言,做什么事情会比伐楚获得更大的利益呢?只有王位了!公子光觊觎王位,自己应当如何选择?如果自己继续效忠吴王僚,对一国之主来说,不过是锦上添花;而效忠公子光,才是雪中送炭。如果自己能助公子光除去吴王僚,论功行赏,吴国的“领导班子”必有自己的一席之地!自己也可以获得对吴国的话语权。
厘清思绪后,伍子胥自言自语道:“公子光这家伙想要在国内称王,现在还不到与他谈论对外战争的时机。”(“彼光将有内志,未可说以外事。”)
伍子胥坐起而行,当日便夜访公子光的府邸,表示效忠之心。公子光对伍子胥是极为欣赏的,当即对伍子胥表示,若能帮他干掉吴王僚,他便助伍子胥攻打楚国报仇雪恨!
两人一拍即合,相见恨晚。
春秋时期,通过宫廷政变杀掉君主取而代之的事情不少。吴王僚不是傻瓜,他控制的军队数量在公子光之上。伍子胥的办法是两个字——“刺杀”。公子光摇头道:“刺杀?谈何容易。”伍子胥走到公子光的耳边,说了一套连环计,听得公子光眉飞色舞,赞叹不已。
2
一个春暖花开、阳光明媚的日子,伍子胥带着公子光拜访国都的杀猪屠夫专诸。
专诸是伍子胥在都城大街上乞讨时认识的。当时伍子胥看到一位虎背熊腰、高额大眼、一身戾气的剁肉屠夫,被老婆训斥得像孙子一样。伍子胥找屠夫聊天,问他为什么怕老婆。
专诸答道:“夫屈一人之下,必伸万人之上。”伍子胥大吃一惊,暗暗感叹,果然高手在民间。
于是,伍子胥便不顾阶级鸿沟,与专诸培养了深厚的“友谊”。可以理解,伍子胥为了复仇,不会放弃任何可以利用的资源。
公子光在伍子胥的引荐下,带着贵重的礼物,对专诸折节下交、嘘寒问暖。了解到专诸家的生活条件后,公子光当即表示,以后府里的猪肉,全部从专诸处采买。
专诸全家受宠若惊。更令他们全家吃惊的还在后面,公子光坚持为专诸家送礼。第一日,为专诸的老母亲送去珍贵的药材。第二日,给专诸的老婆送去华丽锦服、胭脂水粉。第三日,为专诸的儿子送去精致、昂贵的玩具。第四日,为专诸送去美酒佳肴。每一次,都是强行送礼,不允许专诸拒绝。当然,专诸也没资格拒绝。
专诸全家老小也从惊喜变成了惊吓,甚至惊恐、焦虑。因为礼下于人,必有所求。位高权重的公子光对一位屠夫如此恩赏,必有原因。
春秋时期,流行“士为知己者死”——真正的男人勇于为赏识自己的人献身。
一天晚上,专诸痛饮美酒,大醉一场。次日,他便登门拜访公子光。专诸道:“请公子明言,需要在下做什么?”
公子光简单地讲述了自己家族的恩怨并抒发了自己的理想抱负后,一脸期待地盯着专诸。
专诸沉思片刻后,道:“我可以去杀吴王僚,可是我的母亲怎么办?”公子光当即表态:“你妈就是我妈!”(“光之身,子之身也!”)
专诸咬牙道:“我这便去刺杀吴王僚!”
公子光道:“壮士,无人可以带着武器靠近王兄半步。”公子光告诉专诸,吴王僚是一个爱吃的人,尤其爱吃烧烤。烤鱼更是他的最爱。太湖那边的烤鱼,在全国最为著名。你先去学习烤鱼,我请他吃饭,再寻找机会杀掉他。
专诸带着公子光“赞助的学费”,当天便去了太湖,拜访名厨,学习烤鲫鱼。苦学三个月,终于厨艺大成。
专诸明知这是死路,为什么还积极配合公子光呢?专诸没有被伍子胥“青睐”之前,是一位孝顺老母亲、疼爱孩子、怕老婆的强壮屠夫,是一位普通的、拥有自己幸福生活的市井小民。
当伍子胥将专诸引荐给公子光时,当公子光将一件件礼物送至专诸家时,专诸便一步步陷入泥潭,没有脱身而出的能力了。他对伍子胥与公子光来说,只是进行政治斗争的一件工具罢了。
面对公子光的拉拢,专诸有三个选择:一是带着一家老小逃出吴国,但以伍子胥与公子光的缜密、狠辣,一定会被追杀;二是向吴王僚告密,无论结果如何,全家必死;三是跟着公子光一条道走到黑,失败了,全家死,成功了,自己惨死,家人会大富大贵。
专诸虽然愿意舍命一击,但是刺杀吴王僚并没有那么容易。吴王僚时常身处王宫,两个弟弟与儿子均有万夫不敌之勇,还拥有几万人的嫡系军队。而且吴王僚小心谨慎,外出时穿三层重甲。一层重甲便可防备普通兵器,三层重甲如何刺破?更何况任何人接近吴王僚均不能携带兵器,至少经过三重搜身。
机会留给有准备的人。伍子胥的老仇人楚平王病故了。得知消息后,伍子胥立即献策,请公子光忽悠吴王僚派兵伐楚。公子光面有难色,道:“王兄定会派遣我统率大军。”伍子胥缓缓说出六个字:“骑马,掉下,断腿。”
公子光咬牙答应。他一瘸一拐地去见吴王僚,劝说伐楚之利。吴王僚正有此意,他想趁着楚平王去世捡些便宜。既然公子光的腿脚已受伤,吴王僚便派自己的两个亲弟弟领兵攻楚。
当吴军高歌猛进时,伍子胥又献一计,请公子光利用军中的人脉,故意泄露吴国的军事部署。于是,吴王僚的两个弟弟的后路被楚军抄了。公子光请某位大臣向吴王僚献计,令庆忌去前线监军,打通吴军后路。吴王僚无奈同意,军队在自家人手中才放心。公子光现在是一个瘸子,总不能派他出去吧!
此时,吴王僚的羽翼已被剪除,下一步,便要调虎离山了。伍子胥与公子光商议后得出结论,吴王僚的三个帮手都不在,此时发动政变可以最大限度地保存吴国元气,减少损失。
公子光对专诸道:“我万万不能失去这次机会,如果失去了这次机会,我什么也得不到了。”(“此时不可失,不求何获!”)
专诸目光坚毅,咬牙点头。
公子光找到吴王僚道:“王兄日夜操劳国事,形容日渐憔悴。臣弟请了一位擅长做烤鱼的太湖名厨,以飨王兄。臣弟在家中略备酒水,请王兄赏脸光临寒舍。”
公子光为吴王僚出了一道选择题,去还是不去?去的话,既可以吃到太湖美味,又可以培养一下兄弟感情。如果不去,会拂了弟弟的一番美意,不利于吴国领导班子的团结。
吴王僚沉吟片刻,便答应了。公子光大喜,大张旗鼓地张罗,营造了一种热烈欢迎吴王僚莅临的假象。吴王僚并非穿越者,他并不知道公子光打算借助饭局除掉自己。公子光以有心算无心,饭局尚未开始,已占据了优势。
公子光又重金购买了一把短小精悍、锋利绝伦的鱼肠剑。据传此剑是铸剑大师欧冶子所制,他使用了赤堇山之锡,若耶溪之铜,经雨洒雷击,得天地精华,历时九九八十一日,方铸造成功。
专诸将剑放置在鱼腹中,长短大小正合适。
吴王僚赴弟弟的饭局之前,王宫卫队接管了公子光府邸的布防,团团包围了公子光的府邸。门户、台阶两旁,都是吴王僚的亲信。夹道站立的侍卫,举着长戈,戒备森严。在屋顶上还站着几十名卫队高手,握着短剑。
吴王僚身披三层重甲,大摇大摆地走进公子光的府邸后,饭局开始了。公子光殷勤敬酒,酒酣耳热之际,兄弟二人回忆童年趣事,畅想吴国的美好未来,哈哈大笑,热血沸腾。公子光表示,绝对服从吴王僚,以忠君报国的精神,为吴王僚赴汤蹈火、死不旋踵,为吴国的霸业抛头颅、洒热血。
吴王僚对公子光的态度给予高度赞赏,并当场表态,一定给予公子光大力支持,与公子光同甘苦,共富贵。说到动情处,兄弟二人离开座席,执手相望泪眼。
吴王僚看到公子光的眉头越皱越紧,还用手摸着伤腿,关心地问道:“光弟,怎么了?”
公子光倒吸一口凉气,道:“臣弟腿伤复发,该去换药了。”吴王僚摆手道:“光弟,速去,速归!”公子光拱手后,一瘸一拐着走出大厅。
此时,专诸赤裸着身体,跪在地上,举着一盘热气腾腾、香喷喷的烤鱼,缓缓向着吴王僚膝行而前。当然,专诸的背后还有两位精锐士卒手持长戈顶着他的后背。
吴王僚瞅着金黄肥美的烤鱼,情不自禁地闭上眼睛,深吸一口气,咽了一下口水!
专诸端着烤鱼,恭恭敬敬地放在了吴王僚的食案上。吴王僚睁开了眼睛,他对专诸不屑一顾,他的目光望向大厅外的天空,一轮银白色的圆月当空照着,突然一道长长的、形如扫把的亮光从旁边闪过!月亮微微晃了一下。
吴王僚以为自己眼花了,急忙揉了揉眼睛。电光石火的一刹那,专诸双目圆睁,左手抓碎了鱼尾,右手抠出鱼肠剑的同时,八尺身躯猛然跃扑!专诸咬紧钢牙,用全身的力气将鱼肠剑刺入了吴王僚的胸膛!
吴王僚彷佛听到了一层层铠甲被刺破的声音,心脏“扑哧”被刺裂了!他张大嘴,白眼上翻,惨叫一声,向后倒去。专诸想抽出鱼肠剑,再补一下,耳畔炸起两声怒吼,两柄锋利的长矛刺穿了他的胸膛,将他挑了起来!专诸四肢下垂,向上伸直着脖子,瞪裂了眼珠,口中喷出鲜血,大叫一声:“士为知己者死!死得其所!”
在他意识消失的最后时刻,白发苍苍、一生操劳的母亲,虽然凶巴巴却深爱着自己的妻子,虎头虎脑的宝贝儿子,一一在他脑海中清晰地闪过!吴王僚的几十名手下疯狂地冲了进来,须臾之间,便将专诸剁成了肉酱。
当时,苍天似乎也在为专诸的壮举放了鞭炮——“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
3
吴王僚的卫士们抱着他的尸体,惊慌失措!公子光高举着长剑,率领藏在地下室的武士们冲了出来,逢人便砍。王宫卫队听说吴王僚已被刺杀,便失去了战斗意志,很快被消灭了。
公子光自立为吴王,将专诸的儿子封为上卿。(“公子光出其伏甲以攻王僚之徒,尽灭之,遂自立为王,是为阖闾。阖闾乃封专诸之子以为上卿。”)
多年以后,伍子胥担任了吴国国相,他率领吴兵,攻破了楚国的都城,将楚平王掘墓鞭尸,报了血海深仇。伍子胥辅佐公子光,也就是吴王阖闾,内修国政,外伐诸侯,吴王霸业崛起,阖闾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专诸刺王僚”也成为中国历史上最为著名的饭局之一。饭局的主菜烤鱼虽然色香味俱全,但无论是布局者还是入局者,均不是为了“饭”,而是为了“局”。饭局开始前,布局者与入局者的态度,已经决定了饭局的胜败及各自的命运。
对公子光而言,这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败则全家获死,胜则自己获得王位。伍子胥同样没有后路,只有助公子光夺得王位,自己才能有机会报血海深仇,如果刺杀失败,自己就只能陪着公子光共赴黄泉。
对专诸来说,无论临场退缩,还是刺杀失败,全家都将必死无疑。只有刺死吴王僚,公子光继位后,家人才能得到富贵。
作为入局者的吴王僚,虽然小心戒备,却棋差一着,丢了性命。假如吴王僚对公子光存有戒备之心,将三位帮手留一位在身边,那么公子光也许便不敢轻易发动政变;假如吴王僚推辞这次饭局,老实地待在王宫,公子光便无法下手。
假如吴王僚的保卫工作更周密一点儿,将端菜的人换成自己的心腹侍卫,专诸岂能侥幸得手?
假如吴王僚的卫队工作态度更仔细一点儿,用剑刃往烤鱼上割几刀,或者两位用长戈顶着专诸的侍卫注意力更集中一些,在专诸抽出鱼肠剑的一刹那,刺出长戈!吴王僚的性命便保住了,历史便改写了。
“专诸刺王僚”的本质,是三个下定决心拼死一搏的人,克服重重苦难,营造了一场暗藏杀机的饭局,对付一位自以为准备周全的人。
心态决定胜败,胜败决定命运。饭局的结局是吴王僚失去了生命,沦为后世的反面教材。公子光得到了王位与一位能臣,成为一方霸主。伍子胥得到了身居高位的机会,终于报仇雪恨,建功立业,名留青史。
专诸以失去生命为代价,为后代谋到了富贵,也赢得了身后千百年的赞叹。颇有意思的是,以勇士形象闻名史书的专诸因为曾在太湖边学烤鱼之术,被后人奉为“厨师之祖”之一。“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也永远铭刻在史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