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叔本华
“欲求和挣扎是人的全部本质,完全可以和不能解除的口渴相比拟。但是一切欲求的基地却是需要,缺陷,也就是痛苦;所以,人从来就是痛苦的,由于他的本质就是落在痛苦的手心里的。如果相反,人因为他易于获得的满足随即消除了他的可欲之物而缺少了欲求的对象,那么,可怕的空虚和无聊就会袭击他,即是说人的存在和生存本身就会成为他不可忍受的重负。所以人生是在痛苦和无聊之间像钟摆一样地来回摆动着;事实上痛苦和无聊两者也就是人生的两种最后成分。”
叔本华(Arthur Schopenhauer,1788—1860)不愿意人们过于关注他生活的外部特征和细节,因而也不愿意看到自己的传记(他只留下了四篇自己写的简历材料),因为在他看来,这些外在材料顶多可以做成一件外套,而他随时都会当着别人的面把它脱下来。但为了了解叔本华为我们刻画的那个神秘的“意志的世界”,我们还是有必要走近这个“意志客体化的形式”,走近他的生活与著作。叔本华1788年2月22日生于但泽市(Danzig,今波兰格但斯克,曾于1793年归并普鲁士)。他的祖辈来自荷兰(叔本华很以此为豪,因为他崇敬的斯宾诺莎生活于这个国度,笛卡尔也曾经在那里居住过),是但泽非常富有和显赫的家族,据说彼得大帝和皇后在1716年访问但泽时就曾在其曾祖父的寓所下榻。父亲海因里希·弗洛里斯·叔本华(Heinrich Floris Schopenhauer)是非常成功的商人,游历过很多国家。母亲约翰娜·叔本华(Johanna Schopenhauer)是但泽市一个议员和商人的女儿,头脑灵活,富于幻想和才情,后来成为一个小有名气的通俗作家,也是风头很健的交际花,与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1749—1832)、舒伯特(Franz Seraphicus Peter Schubert,1797—1828)、格林兄弟(the brothers Grimm)等人有密切交往。父母本来想把自己的孩子生在英国从而取得英国国籍,但由于母亲身体不适致使计划落空。为了把孩子培养成未来的“世界商人”,父亲为他起了一个在几种西方语言中写法相同的名字“Arthur”。1793年,但泽被普鲁士兼并,叔本华一家迁往自由的港口城市汉堡。在父亲的安排下,叔本华早年在英国和法国接受教育,能够流利使用英语、法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等多种欧洲语言和拉丁语等古代语言。他最初被迫选择经商(做学徒)以继承父业,在父亲死后(据说是自杀)他才得以进入文科中学补习学业。他和母亲的关系一直不好,积怨很深,父亲的死加剧了他对母亲的反感,最后终于关系破裂,这使他对妇女抱有很大的偏见乃至仇恨。他说过,“只有男性的智慧为性冲动所蒙蔽时,才会称呼那些矮身材、窄肩膀、宽胯骨、短腿的性别为美丽。”1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叔本华在现实生活中不近女色,几次恋爱的经历就是明证。1809年他先进入哥廷根大学攻读医学,但很快把兴趣转移到了哲学,开始接触柏拉图和康德的著作。1811年,他转入柏林大学,因为那里有费希特、施莱尔马赫(Friedrich Schleiermacher,1768—1843)等学者强烈地吸引着他,但很快就对费希特感到失望。1813年,德国反抗拿破仑的解放战争爆发,叔本华逃出柏林。他经魏玛到远离战火的鲁道尔施塔特(Rudolstadt),在一家寂静的乡村旅店(骑士旅店)撰写他的学位论文——《论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该论文成了他的哲学体系的一个导论。因为通往柏林的道路已被军队封锁,他将论文交给了就近的耶拿大学哲学系,并于1813年10月获得哲学博士学位。他自费印行了500册,但少有问津。1814—1818年间,他生活于德累斯顿并在那里完成了他的代表作《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然而学术界对这部伟大著作毫无反应,既无批评,也无赞同。出版后的两年内连一篇书评都没有,直到1820年才有第一篇书评,第二篇书评则出现在1825年。在他看来,如果不是他配不上这个时代,那就是这个时代配不上他。但凭这部作品他获得了柏林大学编外讲师的资格。他对当时在柏林大学任教的黑格尔恨之入骨,称其为“疯人院的病人”、“精神上的怪物”、“臭名昭著的骗子”、“德国文化的鼠疫”。他曾经狂妄地说:在康德和我自己之间这段时间里没有哲学,只有大学里的假充内行。在他眼中,黑格尔哲学的四分之三是胡说八道,四分之一是陈词滥调。年轻气盛的叔本华想与声名显赫的黑格尔一比高下,选择与后者在同一时间开课,很快他的班上就只剩下两三个人,最后一个也不剩了,只能凄凉地离开柏林大学。1833年,在大学受挫的叔本华移居法兰克福,并在那儿渡过了最后寂寞的27年。1844年,在他的坚持下,《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出了第二版。尽管他在序言中放出豪言,“不是为了同时代的人们、不是为了同祖国的人们,而是为了人类,我才献出今日终于完成的这本书。”2但第二版的购者也寥寥无几。1851年,他完成了对《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的补充与说明,结果就是这篇以格言体写成的《附录与补遗》使他获得了声誉。他的追随者编纂了《叔本华大辞典》和六卷本的《叔本华全集》,有人评论说他是“全部哲学史上第一位创立真正体系的思想家”。多位画家免费为他画像,女雕塑家伊丽莎白·奈为他制作了半身雕像,甚至为他名为“世界灵魂”的卷毛狗(毫无疑问是影射黑格尔的)画了像。有一位崇拜者甚至为了要挂叔本华的肖像而专门建了一所房子。据说在他70岁生日时,柏林皇家科学院打算任命他为该院院士,但被叔本华拒绝。1859年,《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出了第三版并引起轰动,叔本华称“全欧洲都知道这本书”。叔本华从来不是大学教授,并且不遗余力地攻击靠俸禄为生的“官方哲学家”。但他之所以有资本“单干”,主要原因是他从父亲那里继承了一笔遗产,而且很善于经营这笔财富,使他一生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从而证明“一个人既可以成为一个哲学家,但并不因此是一个傻瓜”。1860年9月21日,叔本华因肺炎恶化在法兰克福的寓所安详地去世。按照哲学家的遗嘱,在其位于法兰克福的墓碑上,只刻有他的名字,没有日期和年代,也没有任何碑文。
叔本华的主要著作除了《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1813)、《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1818)外,还有《自然界中的意志》(1836)、《伦理学的两个基本问题》(1841)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