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比拟式
比拟式有明比和暗比两类。
明比是直接在本体上附加喻体。人的心意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的东西,为了使之直观可感,人们常常借助明比的方式构成生动化的词语。比如高兴的心意称为“意蕊”,意思是心意像花蕊一样展放,跟“心花”的说法相同。难以控制的躁动的心意称为“意马”,意为心情像奔马一样难以驾御。如果是闲静的心意,则称为“意水”,意为心意像水一样悠闲沉静。又如光说“瀑”,没有形象,说成“瀑布”,就给人水流似布的形象;光说“脑”,没有形象色彩,说成“脑瓜”,就给“脑”附着上了脑袋像瓜的比拟意义;脸面浑圆似蛋,故称脸为“脸蛋”,福建永定客家话则称为“面颊卵”;面颊隆起,故成都话称为“脸包”、“脸墩”。沈兼士(1986∶235)云:“今俗谓面颊为脸蛋,与殿音近,亦即肫之转语也。”由“面颊卵”等称谓可知“脸蛋”之蛋为肫(颧骨)转语说不能成立。章太炎《新方言·释形体第四》:“《说文》:‘腼,面见也。’或从旦作,佗典切。人面见处莫如两颊,故直隶谓颊为脸子,音如旦。”直隶的“脸子”应该是“脸蛋子”,跟“面见”义的“”无关。《汉书·地理志上》“重丘、平昌、羽、般”颜师古注引三国魏如淳曰:“般音如面般之般。”《汉语大词典》:“面般,方言。即脸庞。人脸的四周轮廓。亦称‘面盘子’。”“面般”即“面盘”,今口语说“脸盘”,因面圆似盘而得名。释为“人脸的四周轮廓”则未确。
暗比造词则只有喻体,不出现本体。如语言中先有“卷铺盖”的说法表示解雇,因为被解雇者总是卷起自己的铺盖离开。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二十回:“黄三溜子回去,又把小当差的骂了一顿,定要叫他卷铺盖, 后来幸亏刘大侉子讲情,方才罢了。”后来粤语中改用“炒鱿鱼”表示解雇,因为鱿鱼一炒就卷成筒状,与铺盖卷相似,但更为形象。文艺创作办公室《南疆木棉红》(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21):“有一次为了维护一个穷兄弟,对船老板顶撞了几句,第二天早饭时,船老板传话要江水吃‘炒鱿鱼’,就是表示要卷包袱,解雇他的意思。因为炒熟的鱿鱼是卷起来的,这一带把工人被解雇叫做‘炒鱿鱼’。”这说的是解放前广东西江一带的事。改革开放后大陆也有了解雇职工的现象,于是“炒鱿鱼”一词在广东得以复活,并迅速流行全国。刘学强、雨纯《深圳飞鸿》(花城出版社,1982∶7):“广东话把解雇工人叫作‘炒鱿鱼’。”吴语中则戏称为“吃百页包”。陈建文、王聚元(2001∶84):“吃百页包,吴方言。对解职、停生意的戏谑说法,意谓卷了铺盖回家。因百页包是用百页把碎肉或蔬菜包起来而成的一种菜肴,形似铺盖卷,故称。”“炒鱿鱼”、“吃百页包”就是在“卷铺盖”基础上创造的暗比式生动化词语。
天津人闻到臭气时常说“熏大个儿”或“长大个儿”,意思是很臭。这是将人暗比作庄稼。庄稼施肥后会长高,过去的肥料主要是人畜的粪便,很臭,所以用“熏大个儿”或“长大个儿”表示很臭。
武侠小说中常见“扬名立万”的说法,“立万”之义不好理解。主要有三种解释:(1)“万”为“望”之音误,(2)“万”为“”(“身”的草书)之形误,(3)“立万”是江湖隐语,义为树立名声(杨林成,2009∶89-91)。第三种解释可信。陈崎主编《中国秘密语大辞典》(汉语大词典出版,2002∶83):“万儿,旧时北方等地江湖行业。指名誉;名字。语见云游客《江湖丛谈》一集、熹葆《江湖黑话》。”许宝华、宫田一郎(1999∶312): “万儿,字号;牌匾。北京官话。”“万”何以有“名声”、“名字”义?其实“万”是个音借字,本字应为“蔓”。卢昌五《欢喜虫儿》(中国戏剧出版社,2005∶339):“他不是要扬名立蔓吗?我就是要叫他立不起来!”孙福海《不用偷着乐》(百花文艺出版社,2009∶49):“相声演员将观众尊为衣食父母,是因为得靠观众捧场才能扬名立蔓。”中国古代常用“瓜”比喻子孙后代和亲族。《诗经·大雅·绵》:“绵绵瓜瓞,民之初生,自土沮漆。”朱熹集传:“大曰瓜,小曰瓞。瓜之近本初生常小,其蔓不绝,至末而后大也。”元耶律楚材《和冀先生韵》:“宗亲成蒂固,国祚等瓜绵。”“瓜绵”指子孙昌盛。明张煌言《答闽南搢绅公书》:“蒙延平殿下,谊笃瓜瓞,慨然安置,则不肖辈之担已卸矣。”“瓜瓞”喻亲族。众瓜生于蔓,众多子孙和亲族皆一祖所繁衍,共以祖姓为标志,则祖姓犹如系连众瓜之蔓,故用“蔓”暗比姓氏。旧时江湖上称王姓为“虎头万”(因虎头有“王”字纹)、称冯姓为“补丁万”(取“缝补”谐音),“万”就是“姓”的意思。由姓氏引申为名字、名声等义。名声大的人被称为“大蔓”,今天多写作“大腕”,盖因不明理据,猜想该词因“手腕”而得名,故用“腕”字。
有时候一个词采用的是明比方式还是暗比方式,可能会有不同的理解,需要我们多方考索。如一目失明者称为“独眼龙”,有些人(邵倩、刘敬林,2013)认为“龙”为“窿”之谐音,“独眼龙”义为一只通明的好眼犹如空的窟窿,这属于明比。《汉语大词典》:“独眼龙,谓一目失明者。原有敬畏意,后多含诙谐意。《旧五代史·唐书·武皇纪上》:‘武皇既收长安,军势甚雄,诸侯之师皆畏之。武皇一目微眇,故其时号为独眼龙。’”当是认为“龙”暗比威猛之人。从语言的普遍性和共时性来看,应以暗比为是。自古以来,“龙”常用来比喻有才能的人。如《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余六龙下食”刘孝标注引晋张璠《汉纪》:“淑有八子:俭、鲲、靖、焘、汪、爽、肃、敷……时人号曰八龙。”唐代将领李克用(武皇)骁勇善战,而一目微眇,故人送外号“独眼龙”,这完全符合当时的语言习惯。后来凡是一目失明的人都可戏称为“独眼龙”,这是词义的泛化。与此类似的还有“独眼虎”、“独眼狼”、“独眼狗”等称谓。如清惜红居士《李公案奇闻》第十五回:“张瞎子绰号独眼虎。”李浩白《天才权谋家——司马懿》(河北大学出版社,2009∶96):“我早就该料到这个‘独眼狼’一定会在我背后捅我这一刀子的。”“独眼狼”指“左眼睛因感染热毒而盲” 的丁仪。山东省军区政治部编《万丈长缨:山东民兵革命斗争故事集》(山东人民出版社,1976∶218):“因他生下来,就有一只眼睛没睁开,所有(以)人们都叫他‘独眼狗’。”“虎”、“狼”、“狗”都是暗比人,只是不同的动物有不同的褒贬色彩。至于“窿”,虽然在今天的个别方言中可以单用于窟窿义,但没有证据表明唐代汉语中存在窟窿义的“窿”,说“龙(窿)”比喻眼睛像窟窿不过是基于现代方言的随意附会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