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清代学者对魏晋子书佚文的辑录
我国古籍在流传过程中残缺、亡佚严重,魏晋子书之十存一二,就是这种情况的一个缩影。但魏晋子书的不少佚文散见于其他典籍,值得人们搜寻汇集。清代以前,人们较少关注魏晋子书的辑佚问题,或有所提及,但罕有付诸实践而集中精力从事此方面工作者。学问渊博如宋代洪迈者,也仅有过感慨而已。注195
清代辑佚之学兴盛,一批学者在此方面取得突出成就,泽被学林,故颇得好评。注196据不完全统计,清至民国参与辑录魏晋子书的有马国翰、严可均、王仁俊、周广业、顾观光、劳格、黄奭、张澍、孙冯翼、卢文弨、傅以礼、方浚师、叶德辉、钱熙祚、钱保塘、孙星衍、张寿镛、姚振宗、孙志祖、杜文澜、易顺鼎等,这些人中不少是将注意力集中于某部子书或某几部子书的辑录上,而对魏晋子书佚文进行全局性的辑录,并取得突出成绩的则首推马国翰和严可均。
马国翰(1794—1857)是清人在辑录魏晋子书佚文方面成就最为卓著的学者之一,其《玉函山房辑佚书》辑录魏晋儒、道、法、名、杂等诸家子书49种,辑得长短不等佚文900余条。大致统计,其中仲长统《昌言》55条,周生烈《周生子要论》22条,王肃《王子正论》25条,杜恕《杜氏体论》14条,周昭《周子》2条,顾谭《顾子新言》8条,陆景《典语》10条,殷基《通语》8条,谯周《谯子法训》22条,王基《新书》8条,袁准《袁子正论》30条、《袁子正书》27条,王婴《古今通论》6条,孙毓《孙氏成败志》4条,蔡洪《化清经》9条,夏侯湛《夏侯子新论》7条,杨泉《太元经》13条,华谭《华氏新论》7条,干宝《干子》12条,梅陶《梅子新论》3条,虞喜《志林新书》47条、《广林》10条、《释滞》3条、《通疑》4条,顾夷《顾子义训》13条,任嘏《任子道论》26条,唐滂《唐子》25条,苏彦《苏子》13条,陆云《陆子》4条,杜夷《杜氏幽求新书》20条,孙绰《孙子》20条,苻朗《苻子》45条,刘廙《政论》1条,阮武《阮子政论》9条,桓范《世要论》26条,陈融《陈子要言》2条,姚信《士纬》16条,蒋济《蒋子万机论》14条,杜恕《笃论》9条,邹氏《邹子》5条,诸葛恪《诸葛子》6条,张俨《默记》3条,裴玄《裴氏新语》8条,刘《新义》3条,秦菁《秦子》16条,张显《析言论》3条,杨伟《时务论》3条,郭义恭《广志》262条,陆机《陆氏要览》11条。
与马国翰并为清代辑佚大家的为严可均(1762—1843)。严氏的辑佚巨著为《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该书辑佚主要对象为单篇文章,收罗较为完备,是迄今为止仍具有重要价值的唐前文章总集。其中涉及魏晋散佚子书32种,共辑得长短不等佚文700余条。内含仲长统《昌言》73条,曹丕《典论》30条,夏侯玄《夏侯子》3条,钟会《刍荛论》7条,蒋济《蒋子万机论》26条,刘廙《政论》8条,任嘏《道论》11条,桓范《世要论》30条,杜恕《体论》8条,《笃论》14条,阮武《阮子政论》6条,诸葛恪《诸葛子》1条,陆景《典语》17条,张俨《默记》2条,刘《新义》3条,杨伟《时务论》1条,傅玄《傅子》206条,袁准《袁子正论》24条、《袁子正书》41条,孙绰《孙子》22条,夏侯湛《新论》1条,谯周《谯子法训》21条,华谭《新论》1条,殷兴《通语》1条,虞喜《志林》5条、《释滞》2条、《通疑》2条、《释疑》1条,葛洪《抱朴子内篇》50条、《抱朴子外篇》101条,苏彦《苏子》12条,苻朗《苻子》49条。
对比严辑与马辑,可见严辑比马辑所涉及魏晋子书品种少了周生烈《周生子要论》、王肃《王子正论》、周昭《周子》、顾谭《顾子新言》、王基《新书》、王婴《古今通论》、孙毓《孙氏成败志》、蔡洪《化清经》、杨泉《太元经》、干宝《干子》、梅陶《梅子新论》、虞喜《广林》、顾夷《顾子义训》、唐滂《唐子》、陆云《陆子》、杜夷《杜氏幽求新书》、陈融《陈子要言》、姚信《士纬》、邹氏《邹子》、裴玄《裴氏新语》、秦菁《秦子》、张显《析言论》、郭义恭《广志》、陆机《陆氏要览》等,但增加了钟会《刍荛论》、傅玄《傅子》、虞喜《释疑》及葛洪《抱朴子内篇》《抱朴子外篇》,若论其涉及魏晋子书总数及引录条目总数,马辑显然胜于严辑。但严辑也有优于马辑的地方:其一,《群书治要》中所涉及十几部魏晋子书的内容,无疑是这些著述最重要的部分,马辑未及采录,而严辑则全部采录;其二,马辑将王基、周昭、诸葛恪等人的奏议文归入其子书,可能失于牵强,而严辑则未做这样的处理,其谨慎态度值得肯定。
严可均、马国翰之外,辑录魏晋子书佚文的功臣要数近代学者王仁俊(1866—1913)。王仁俊有志于弥补马国翰之缺,编撰《玉函山房辑佚书续编三种》,辑得魏晋儒、道、法、杂等诸家34种子书之长短不等的佚文200余条。其明显的进步是补录了马国翰失收之《群书治要》中魏晋子书的内容。就辑录各书的具体条目而言,最多的为杨泉《物理论》71条,其次为傅玄《傅子》42条,以下为曹丕《典论》19条,袁准《袁子正书》17条,桓范《世要论》17条,孙绰《孙子》14条,其余则或为数条,而有15种仅各辑得1条。
严、马、王之外,辑录魏晋子书佚文较有成就的人物,值得提及的还有清人周广业(1739—1798)。周氏曾为唐马总《意林》作注,并补辑某些子书的佚文,编为《意林附编》一卷。其中辑录魏晋子书15种之佚文177条,含蒋济《蒋子》(即《万机论》)19条,谯周《谯子》(即《法训》)17条,钟会《钟子》(即《刍荛论》)7条,裴玄《裴氏新言》9条,张俨《默记》2条,袁准《正书》25条、《袁子正论》17条,顾谭《顾子》12条,诸葛恪《诸葛子》3条,陈融《陈子要言》1条,陆云《陆子》2条,张显《析言》4条,干宝《干子》3条,苏彦《苏子》12条,苻朗《苻子》46条。
以马国翰、严可均为代表的清代学者关于魏晋子书的辑佚成就,为后世人们阅读及研究魏晋子书提供了很大的方便,他们在这方面的贡献是不朽的,理应受到重视和尊敬。但智者千虑,难免一疏,清人的辑佚工作仍然存在一些缺憾。其一,收录欠全,有待补辑。如《抱朴子外篇·正郭》引用了东吴诸葛恪《诸葛子》、殷基《通语》、周昭《周子》中评价汉末名士郭林宗的三节文字,篇幅较长,马、严等皆未辑录。再如宋王应麟《困学纪闻》卷十引杜夷《幽求子》一条,写到了人们做梦时的意识状态,文云:“当其梦时,睹山念木,或志在舟楫,因舟念水,因水念鱼。”王应麟指出,苏轼的《梦斋铭》意出于此。注197此条文字马国翰等漏辑。又如《太平御览》卷九百零八《兽部二十》引录孙绰《孙子》云:“北方有兽,其名曰蹷,前足鼠,后足兔。是兽也,甚矣。其爱蛩蛩、巨虚也。食得甘草,必啮以遗蛩蛩、巨虚,蛩蛩、巨虚见人将来,必负蹷以走。蹷非性心爱蛩蛩、巨虚也,为假足也;二兽者,亦非性心爱蹷也,为得其甘草而遗之故也。”注198此段文字不算短,而严可均、马国翰、王仁俊等皆未辑录。其二,张冠李戴式的误录,将甲之文当作乙之文。此缺憾在王仁俊《续编》较为明显,如他误将曹魏杜恕《体论》的数节文字辑录到东晋杜夷的《幽求子》中,误将曹丕《典论》题为荀悦《体论》;傅玄《傅子》和杨泉《物理论》在马总《意林》中就有互相混杂的文字,王氏未加考订梳理而据以辑录,难免差错。其三,归类欠妥,辑录欠慎。如王仁俊《续编》将曹丕《典论》、傅玄《傅子》归于道家;马国翰将顾谭的一些奏议之文认定为子书中的某篇,此种处理显然失于随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