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素书》的主要内容
《素书》全书仅一千三百三十六个字,大部分是由格言式的文字构成,文字虽然简单朴实,而含义却深邃奥妙,且涉及面较广。主要内容有以下几点。
第一,哲学思想。
《素书》开篇就说:“夫道、德、仁、义、礼,五者一体也。道者,人之所蹈,使万物不知其所由。德者,人之所得,使万物各得其所欲。仁者,人之所亲,有慈惠恻隐之心,以遂其生成。义者,人之所宜,赏善罚恶,以立功立事。礼者,人之所履,夙兴夜寐,以成人伦之序。夫欲为人之本,不可无一焉。”(《原始章》,以下引《素书》仅注篇名)道与德是道家最为重视的概念,道是宇宙间所有规律、真理的总称,德是每个人从道那里所获取的天性与学识;仁、义、礼则是儒家特别重视的概念,是治理国家、处理人际关系的最基本原则。《素书》把道、德、仁、义、礼这五者综合在一起,实际也就是把道、儒两家的思想融为一体,作为自己思想体系中的基本概念。《素书》把哲学性的道、德与伦理性的仁、义、礼融而为一,为道、德这两个较为虚化的哲学概念找到了落实之处,反过来,也为仁、义、礼这些伦理原则找到了自己的哲学依据。作者的这一融合是非常成功的,在让悬浮的道、德观念落到实处的同时,也为仁、义、礼的实施找到了它们的合法性。
第二,治国原则。
《素书》讨论哲学思想的文字不多,其主要关注点在治国、处世方面,这也是张良之所以能够以本书为依据而辅佐刘邦平定全国的原因所在。
1.以德为主、以法为辅的治国理念。《素书》主张要在道、德的指导下,运用仁、义、礼治理国家,这实际就是把自己的哲学思想具体运用到了现实政治生活中去。在《正道章》中,作者要求君子、特别是做君主的,一定要做到品德高尚,一定要以仁义为基本国策:“德足以怀远。”《求人之志章》也说:“亲仁友直,所以扶颠。”作者重视仁、义、礼,相对较为轻视刑罚:“牧人以德者集,绳人以刑者散。”(《遵义章》)但又并非完全排斥刑罚,他说:“赏善罚恶,以立功立事。”(《原始章》)“怒而无威者犯。”(《遵义章》)刑罚、威严还是需要的。作者这一以德为主、以法为辅的治国主张明显是秉承了道、儒两家的治国理念。
2.重用贤人。古人很早就意识到得人则昌、失士则亡这一亘古不变的现象,所以特别重视人才,为后人留下了武丁夜梦圣人傅说、周文王渭阳访求太公望、周公“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史记·鲁周公世家》)等许多礼贤下士的美谈。《素书》也特别重视人才,同样认为“安在得人,危在失士”,提出“爱人深者求贤急,乐得贤者养人厚”(《安礼章》)的主张,认为爱民深切的君主一定会急切求贤以治理百姓,乐于得到贤人的君主给予贤人的待遇一定会非常丰厚。
3.重视农业。重视农耕是中国古代社会的老传统,因为“一农不耕,民有为之饥者;一女不织,民有为之寒者。”(《管子·揆度》)《素书》同样强调农耕的重要性,《安礼章》说:“饥在贱农,寒在惰织。”作者认为人们挨饿的原因,就在于不重视农业生产;人们受冻的原因,就在于不努力养蚕织布。可以说,重视农业是自先秦至近代所有王朝的基本国策,直到今天,这一基本国策依然行之有效。
4.治国者要以身作则。《安礼章》说:“释己而教人者逆,正己而化人者顺。逆者难从,顺者易行;难从则乱,易行则理。详体而行,理身、理家、理国,可也!”作为一个国家领导者,放纵自我而去教育别人,别人肯定不会听从这些教育。因此君主必须先端正自我,然后再去教化别人,这样别人才会服从这些教化。作者认为,这种方法可以运用到修养身心、管理家庭、治理国家等各个方面。这与老子说的“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道德经》五十七章)以及孔子说的“其身正,不令而行;其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完全一致。想让一个极端自私、无恶不作的君主把民众引导到公而忘私、积德行善的道路上去,无异于天方夜谭。
5.主张保持国策的稳定性与持续性。《道德经》六十章提出了千古名言:“治大国若烹小鲜。”意思是治理大国就像烹调小鱼一样,不能反反复复地折腾它,否则就会导致国家衰败乃至灭亡。王莽就是一个因为折腾而导致国破家亡的典型案例。《素书》继承这一治国理念:“上无常躁,下无疑心。”(《安礼章》)君主的行为不要变化无常,那么臣下就不会产生猜疑之心。强调“后令缪前者毁”(《遵义章》),政令不能保持其稳定性与持续性,朝令夕改,前后不一,一定会导致治国失败。
第三,个人修养。
《素书》不仅具有自己的哲学思想、政治主张,而且对个人修养也总结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实际上,个人修养与其哲学思想、政治主张密切地联系在一起,是后二者的起点。《素书》提出的个人修养原则很多,甚至有些琐碎,我们择其主要的几点介绍:
1.要求做到清净少欲。《求人之志章》说:“绝嗜禁欲,所以除累。”这一原则与道、儒、释三家思想都是吻合的。道家主张:“见素抱朴,少私寡欲。”(《道德经》十九章)儒家也说:“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孟子·尽心下》)而佛教更是以禁欲著称。清净少欲不仅有利于自身的健康、安全,也有利于保持清醒的头脑与敏锐的观察能力,这些自然也会有利于治国理民。
2.要做到真诚。《本德宗道章》说:“神莫神于至诚。”作者认为,最神奇的效验,莫过于至真至诚。这与儒家思想是相通的:“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礼记·中庸》)这一思想,为数千年以来的所有人接受,从而形成“精诚所加,金石为开”(《后汉书·光武十王列传》)这一至理名言。
3.博学切问。《求人之志章》要求人们广泛学习,多向老师请教一些切实问题:“博学切问,所以广知。”这一主张明显是继承了孔子师生的主张:“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论语·子张》)。这里说的“学”,即包括“学”品德,也包括“学”知识。
4.主张“恭俭谦约”。《求人之志章》要求人们待人恭敬、勤俭节约、谦虚谨慎、自我约束。关于这四种美德的重要性,我们在《求人之志章》的“解读”中有详细介绍,此处不再赘述。
5.修己以待时。《原始章》说:“贤人君子,明于盛衰之道,通乎成败之数,审乎治乱之势,达乎去就之理。故潜居抱道,以待其时。若时至而行,则能极人臣之位。得机而动,则能成绝代之功;如其不遇,没身而已。是以其道足高,而名重于后代。”作者要求君子把道、德、仁、义、礼五者融于一身,然后就怀抱着这些治国才华安静地隐居起来,如果时机来了,就欣然出仕做官,建立盖世之功;如果遇不到恰当的时机,那就安心隐居终身。这一处世原则与孟子说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上》)是一致的,这也是历代士子特别欣赏的一种处世态度。
《素书》的大部分内容属于格言式的文字,它几乎把历史上所有的经验与教训都用一两句话予以概括,所以尽管《素书》篇幅不多,而内容却极为丰富。比如本书还主张,无论是修身还是治国,都要做到坚持原则、鉴古知今、体察下情、足智多谋、廉洁奉公、守柔忍辱、知足常乐、避免邪恶言行,切忌沉溺酒色,避开嫌疑之地,注重深谋远虑,亲近正直之人,远离邪恶之徒,学会推古验今,做事三思后行,懂得守经达权,顺应客观局势,如此等等。限于篇幅,我们无法一一阐述,读者可参阅有关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