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素书》对后世的影响
由于《素书》的来历带有浓厚的神秘色彩,所以后人对该书的价值有褒有贬。褒扬者以这种神秘色彩为依据,视《素书》为奇文神书;贬抑者也是因为该书被神秘色彩云遮雾罩,而怀疑该书出身不正,来路不明,因而不予重视。
进士出身、官至宰相的张商英对《素书》的评价极高:
黄石公,秦之隐君子也。其书简,其意深;虽尧、舜、禹、文、傅说、周公、孔、老,亦无以出此矣。然则黄石公知秦之将亡,汉之将兴,故以此书授子房。而子房岂能尽知其书哉!凡子房之所以为子房者,仅能用其一二耳。(《素书序》)
在这段话中,张商英讲了两层意思,一是认为《素书》文字简练,含意深邃,即使像唐尧、虞舜、夏禹、周文王、傅说、周公、孔子、老子这样的圣贤,他们的思想、学说也没能超越《素书》。二是认为《素书》思想极为深刻,即使像张良这样的智者,也无法完全理解这部书的深邃含意;张良之所以能够成就一番大的功业,就是因为他还有能力去使用《素书》中十分之一二的智慧而已。这实际上把《素书》放置在至高无上的地位。
对于任何一种事物,人们都会见仁见智。《素书》也是如此,对它褒扬者有之,贬抑者也有之。南宋人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卷十一说:
《素书》一卷。右题黄石公著,凡一千三百六十六言。其书言治国、治家、治身之道,厖乱无统,盖采诸书以成之者也。
《无尽居士注素书》一卷。右皇朝张商英注。商英称《素书》凡六篇,按《汉书》黄石公圯上授子房,世人多以《三略》为是,盖误也。晋乱,有盗发子房冢,玉枕中获此书。商英之言,世未有信之者。
晁公武这两段话也表达了两层意思,一是《素书》是拼凑群书而成,显得杂乱无章。二是对于张商英(又号无尽居士)在《素书序》中讲的话,没有人相信。
仔细分析张商英与晁公武二人对《素书》的评价,就会发现两人的评价角度是不一样的。张商英是从思想的角度去审视该书,正是因为《素书》博采了群书中的精华,所以给予了极高评价;而晁公武则以目录学家、藏书家的身份,从《素书》的真伪角度,给予了该书较低的评价。我们作为一般的读者,主要是希望能够从《素书》中汲取到自己所需的思想营养,因此,《素书》的真伪这一无法定论的疑难问题,并不妨碍我们从中获取古人的智慧。
《素书》虽然无法与《道德经》《论语》等经典作品相比,但对后世也产生了一定影响,如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十七子、第一代宁王就对本书很感兴趣,并注释过《素书》:“宁献王权《注素书》一卷。”(《明史·艺文志三》)《素书》不仅受到王侯的重视,也受到皇帝的重视。《清史稿·达海列传》记载:
达海幼慧,九岁即通满、汉文义。弱冠,太祖召直左右,与明通使命,若蒙古、朝鲜聘问往还,皆使属草;令于国中,有当兼用汉文者,皆使承命传宣,悉称太祖旨。旋命译《明会典》及《素书》《三略》。
达海是清初朝廷文馆领袖,精通满、汉文字,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在满人还没有入统中原的时候,就命令达海把《素书》翻译为满文,由此可以推知该书在当时的影响之大。
《素书》不仅进入帝王的视域,也受到士人的重视,作为政治家、文学家的王安石就把《素书》及张良的故事写入诗中:
留侯美好如妇人,五世相韩韩入秦。倾家为主合壮士,博浪沙中击秦帝。脱身下邳世不知,举世大索何能为。《素书》一卷天与之,穀城黄石非吾师。固陵解鞍聊出口,捕取项羽如婴儿。从来四皓招不得,为我立弃商山芝。洛阳贾谊才能薄,扰扰空令绛灌疑。(《张良》)
王安石这首诗歌不仅歌颂了黄石老人与张良,更为重要的是,他与张商英一样,认定《素书》不是伪书。苏东坡也在诗中写道:“世俗何知贫是病,神仙可学道之余。但知白酒留佳客,不问黄公觅素书。”(《回先生过湖州……》)清代文人龚炜对《素书》更是持全面肯定的态度:
《素书》六编,语语切要,而词旨较《阴符》亦易明了,真圣贤经世之书也。其称《太公兵法》,盖黄石公逆知天下将乱,佐命立功之士,非兵法不足以动其欣赏;兵法不出于太公,不足以坚其诵读,故假托以授子房耳。此书即黄石所著无疑。(《巢林笔谈》卷三)
龚炜首先赞美《素书》语语切要,简单明了,是一部可以经世理国的圣贤之作。其次还解释了《素书》与《史记·留侯世家》记载的《太公兵法》的关系。龚炜认为,《史记》记载“旦日视其书,乃《太公兵法》也。良因异之,常习诵读之”,而《太公兵法》就是《素书》,黄石公之所以把《素书》改名为《太公兵法》,是因为他知道不改名为“兵法”,不足以引起张良的阅读兴趣,改名为“兵法”而不假借“姜太公”之名,不足以坚定张良对此书的信赖。这一解释虽不足以凭信,但也能自圆其说。
《素书》不仅受到世俗社会的欢迎,对宗教也产生较大影响。在宋代之前,人们就往往把神秘的以养生求仙为宗旨的许多道教典籍称为“素书”,如:“仙观雨来静,绕房琼草春。素书天上字,花洞古时人。”(张籍《灵都观李道士》)“安期再拜将生出,一授素书天地毕。”(韦应物《马明生遇神女歌》)这里的“素书”,都是泛指写在白色丝绸上的神仙之书。北宋初年的《太平广记》卷六就已经直接把黄石公、张良、《素书》与修炼成仙联系在一起:
子房佐汉,封留侯,为大司徒。解形于世,葬于龙首原。赤眉之乱,人发其墓,但见黄石枕,化而飞去,若流星焉。不见其尸形衣冠,得《素书》一篇及兵略数章。子房登仙,位为太玄童子,常从老君于太清之中。其孙道陵得道,朝昆仑之夕,子房往焉。
正是因为《素书》与道教神仙具有某种联系,所以到了明代正统年间,《素书》就被正式收入《正统道藏》(共收入两个版本,魏鲁注《黄石公素书》一卷,张商英注《黄石公素书》一卷),成为道士修炼的教科书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