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生命度
生命度的概念是从生物学引入语言学的,最初仅着眼于生物的性别(sexual)与名词阴阳属性(gender)的对应、语序和论元角色与所有格之间的关系(Jespersen,O.,1927,1924)。后来人们从语言类型的角度建立了生命度等级序列 “人>有生>无生”(Comrie,1981; 沈家煊,1989),并认为这是人类语言的重要 属性之一,且影响 着诸多语法 现象(Dahl,O.& Fraurud,K.,1996; 王珏,2004a,2004b; 吉洁,2014)。生命度的本质是人们通过一维语言世界对三维客观世界进行顶层管辖的捷径(short-cut),即人通过自身的感知观察评价客观世界的一切(杨海明,2007,2014)。本书认为生命度等级序列为 “双轨制”,即在三维客观世界的生命度等级之外还存在一个与之对应的抽象概念序列。如:
一、物质运动
物质运动分为无生物的运动与有生物的运动两大类。无生物的运动有银河系中恒星、行星的运动,日月星辰的运行,地球绕太阳、月亮绕地球的运转等宏观运动; 也有潮汐、地震、台风、落石等中观运动; 还有人与动物的运动变化、钟表指针和钟摆等微观运动。至于热运动、布朗运动等虽存在,但在语言层面的影响不大,故本书不讨论。
在全部运动中,只有生命物质不仅在运动,而且还在发展变化,在变化中运动,在运动中变化是物质存在的常态。如生物进化,人与动物的出生、成长、衰老、死亡,人与动物个体的运动等。物质与人的行为造成的结果可能相同,但根本区别还是存在的。如:
a.风把屋顶揭掉了。b.潮水把海螺带上沙滩。c.石头把人砸伤了。
“揭掉”“带上”“砸伤”都是自然运动造成的,但生命度都很低。
二、生物运动
生物运动包括动物运动与植物动物(如某些植物昼开夜合)。植物运动现象往往是细微的,仅凭人类的肉眼难以观测到,而自然界中生命最为活跃的动物,其运动则是易于辨别的。科学家们将生物分为7 个等级:异、门、纲、目、属、科、种,动物与植物共享这 7 个等级。“门”是分类的最大单元,动物界一共被分为 20 余门,其中最主要的有 10 个门:原生动物(草履虫等)、海绵动物(浴海绵等)、腔肠动物(海蜇等)、扁形动物(血吸虫等)、线形动物(蛔虫等)、环节动物(蚯蚓等)、软体动物(乌贼等)、节肢动物(昆虫等)、棘皮动物(海参等)、脊椎动物(鱼、蛙、龟、蛇、鸟、兽、人等)。从细胞机体等级角度进行划分,生物可被分为 5大类:原核生物(细菌等)、原生生物(草履虫等)、真菌(子囊菌等)、植物(双子叶植物等)、动物(人等)。11而自我调节、自我复制、独立的选择性反应是生命的特征。
具有语言学意义的运动有 “自主选择性”基础,能通过 “自主选择”来维持自身存在的系统就是生命,反之就不是,其强弱程度为 “动物>植物>微生物>无生物”。如:
a1.* 大风故意把屋顶揭掉了。12a2.小王故意把屋顶揭掉了。
b1.* 潮水故意把海螺带上了沙滩。b2.小王故意把海螺带上了沙滩。
c1.* 石头故意滚下来把小王砸伤了。c2.* 小王故意把小王砸伤了。
物质运动的特征为自立、使动、位移。人的运动还有自主、感知特征。从上面的 “故意[地]”就能看出其中的生命度等级差异, “风≈人>潮水≈人>石头≈人”。
三、人类对运动的认识
人是能够用文字传承经验的社会性动物,随着人类对自然界研究的深入,传承人类有关自然、社会、心理的知识就十分重要。而 《大英百科全书》(Encyclopedia Britannica)就是这种传承的结晶。分为:①自然界:自然科学、生命科学(涉及自然界部分); ②人类活动:生命科学(涉及人类部分)、社会科学、历史、哲学与宗教、人文艺术、运动与休闲娱乐;③人与自然、地理、工程技术。13
《中国大百科全书》则分为两大类 53 小类:①社会科学。人本类:语言、历史、考古等; 社会类:法学、政治、教育等; 表现类:文学、戏剧、电影等。②自然科学。人本类:医学、心理等; 生活类:工农业、建筑、土木、交通等; 客观类:数学、物理等。14
这可归纳为 “自然界、动物、人”三大体系。
自然科学是 “自然界本体研究”,社会科学是 “人类活动研究”,而“人类与自然界互动关系研究”则是一门交叉学科。这表明自然界是人类存在、活动的基础,而人类活动本身又是自然界最重要的部分,生命活动是人们最为关心与重视的活动。这些都一一体现在人对自然界的认识与活动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