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西周时期的卫生与医事
考古工作者在西周时代的周原遗址发现了陶制的水管(图1-5),是西周早期宫室房基下的下水管道。陶水管与遗址中的排水阴沟、明槽相连通,将水排到院外的“大池”中,这是一套比较合理的排水设施,有利于改善居住环境卫生。
图1-5 西周扶风周原遗址出土的陶下水道,一端带滤孔
在我国早期文献中,《周易》《周礼》和《诗经》都有关于卫生防疫的记载。
西周时,人们已认识到凿井不仅是为了取水方便,而且为了更有利于清洁卫生,强调要经常淘井泥,使井水保持清洁。《周易》中记载:“井渫不食,为我心恻,可用汲。王明,并受其福。”意思是新来的邑主看到当地饮水情况说:井水太浊了,喝不得,要淘干净,才可汲用。《周易》又记载:“井泥不食。”即指井水浑浊不能汲用。
后世所用的“预防”一词,也最早见于《周易·下经》:“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豫”通“预”。这种预防思想已体现在对疫疾的认识中。如《易·遯卦》九三爻辞说:“系遯,有疾厉。”含有在疫病发生时,宜隔离、远避之意。
西周时期,朝廷设有专门管理清洁卫生的官职,负责宫廷内外的除草、除虫以及清洁水源的工作。有人负责“掌扫门庭”,还有人负责宫廷污水排放,设置漏井使污秽之水流出,可以保洁除臭。另外有“司救”官员,任务是在“岁时有天患民病”时进行巡回救护。有的官员负责驱除毒虫,具有相当于消除传染病媒介的意义。《诗经》里提到“洒埽穹窒”,即洒扫庭院堵鼠洞;又提到“穹窒熏鼠”,即堵好鼠洞,熏杀老鼠。这些都对预防传染病流行有帮助。
《周礼·夏官》中有“时疫”一词,是指季节性流行病,主要是传染病。《周礼·天官》中记载:“四时皆有疠疾。春时有痟首疾,夏时有痒疥疾,秋时有疟寒疾,冬时有咳上气疾。”春时的“痟首疾”,包括流行性感冒或其他表现有头痛的传染病;夏时的“痒疥疾”,包括各种癣、湿疹等皮肤病;秋时的“疟寒疾”,包括疟疾;冬时则易患各种咳嗽、喘逆的呼吸道病变。《周礼·大司徒》中还有“大札”一词,反映了传染病的危害。东汉郑玄注释说:“大札,大疫病也。”“札”本来是木简编成的册子,“大札”是形容瘟疫死者积尸排列像简册一样。
《周礼·天官》(图1-6)将宫廷医生分为以下几科:食医、疾医、疡医和兽医,其中疾医“掌养万民之疾病”,应对各种流行病。但是在民间,还缺乏足够的医疗资源。民众有病通常只能求助于巫师,通过巫师向上天祷告,以求痊愈。官府也采取一些仪式来表达驱除疫病的愿望。例如,朝廷中有“方相氏”,在有需要时举行时傩活动“以索室驱疫”。
图1-6 《周礼》书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