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知觉:决定了我们的全部需求
我们需求的根源,不在外部知觉里就在内部知觉里。当我们感到饥饿或口渴时,就会想吃点东西或喝点东西。可是,即使我们刚才还不饿,一旦闻到了食物的香味,饥饿感和进食欲望都会被激发。这里的因果关联是显而易见的:第一种情况是出于一种身体感知,第二种情况则是出于一种环境感知。
两者的结果相同:与食物有关的一切知觉都开始被增强。实验表明,当被试饥肠辘辘时,中性的图片更有可能被看作食物,而有关食物的概念也会被更快地识别。
然而,对于那些在演化过程中深深扎根在我们社会中的愿望,要追根究底则困难许多。人类的发迹史始于他们形成群体、相互合作和彼此交流。原则上,群体成员之间相互合作,是为了所有人的利益,但是竞争、对立和私利也逐渐出现了。在大多数文化中,这些群体的社会结构很早就等级分明了,平等主义从没有过。基于群体成员之间能力、知识、表现、社会认可、财富的不同,同时也基于权力和暴力的存在,成员之间的差异从未消弭。
这可能就是为什么人在幼小的时候就开始同他人比较。而这种行为其实并不只限于人类,群居动物也是如此。实验室的猴子会非常密切地观察其他猴子完成任务后得到的是什么奖励。假如其他猴子得到的奖励更有吸引力,例如,是葡萄而不是面包,那么这些猴子会认为自己被歧视,从而拒绝继续合作。家里有两只猫的主人也会注意到,喂食时它们都会先看看另一只猫的碗里有什么,它们觉得搞不好另一只猫的更好。
心理学家约翰·巴奇(John Bargh)在他的《思考之前》(Vor dem Denken)一书中提到了他的两个女儿,她们坐在电视机前,每人得到一碗爆米花。姐姐的碗略大一些,妹妹的碗则稍小一些。小女儿只看了一眼碗的大小,就立刻开始尖叫以示抗议。哪怕她完全知道厨房里还有足够的爆米花,但是仅仅比较一下碗的大小,就足以产生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