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冲击:中国经济学家建言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疫情对我国经济运行影响的基本判断与应对策略

臧旭恒

山东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消费与发展研究所所长,产业经济研究所所长,《产业经济评论》主编,国家重点学科产业经济学首席学科带头人。中国消费经济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经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曾任山东大学经济学院院长。

习近平总书记2020年2月23日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疫情的冲击是短期的、总体上是可控的,只要我们变压力为动力、善于化危为机,有序恢复生产生活秩序,强化“六稳”举措,加大政策调节力度,把我国发展的巨大潜力和强大动能充分释放出来,就能够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的这段话包含了大量信息,最基本的是:表达了我国政府对这次疫情影响我国经济短期和长期发展的基本判断以及应对策略。基于此,我们可以从“基本判断”和“应对策略”两个方面分析疫情对我国经济运行的影响。基本判断包括四点: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疫情的冲击是短期的、总体上是可控的;我国发展的巨大潜力和强大动能充分释放;能够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应对策略也是四点:变压力为动力、善于化危为机;有序恢复生产生活秩序;强化“六稳”举措;加大政策调节力度。

以下从“基本判断”和“应对策略”两个方面详细分析疫情对我国经济运行的影响。

一、关于基本判断

应该说,疫情突发对我国经济的冲击是巨大的,短期内造成的破坏性损失也是不容低估的。另外,疫情在世界主要经济体的扩散、爆发对全球经济和我国经济的短期冲击已经显现,世界主要经济体的经济运行已经做出很强反应,如全球主要股票市场的大幅连续下跌。基于疫情的突发性和严重性,国内外高级咨询机构如世界银行和大多数经济学家在调低2020年全球、区域和国度经济产出指标(包括我国的),这一点上没有太大分歧。我也持这种观点。但是,需要进一步分析的是,疫情对我国经济运行影响的程度如何。

(1)从目前看,年度经济产出增速的降低基本上是确定的。

(2)关键是如何估计降低的幅度。这一点目前还不能完全确定。能够确定的是,第一季度由于疫情爆发的影响,经济产出增速将大大低于2019年同期(注意:从1月23日武汉封城起,到3月初开始复工止,第一季度三个月中有近1个半月即第一季度的一半时间,除极少数绝对不能停工停产的特殊行业企业外,全国各行各业全面停工停产。尤其是每年这个时期处于一年之中旺季的商业零售业、餐饮服务业、旅游业、交通运输业等损失惨重。即使扣除每年都有的7天春节假期,仍有1个多月处于停工停产状态)。第二季度由于我国疫情的滞后影响和全球其他国家尤其是世界主要经济体疫情在3月初出乎意料的爆发,情况仍不容乐观,有可能导致整个上半年的经济产出增速严重下滑。需要着重指出并不得不引起我们高度重视的是:我国疫情的走向大体上已经能够看出眉目,但是全球其他国家的疫情扩散以及防控形势还不完全明朗。也就是说,其他国家,尤其是与我国经济关系密切、同时为世界主要经济体的国家(如美国、日本、韩国、意大利、德国、伊朗等)的疫情,对全球经济以及我国经济产出影响的大小,目前还不好判断。我个人认为,可以分成三种情况,并形成我们的估计:

如果其他国家能够像我国一样迅速、有效地控制住疫情,疫情对经济产出增速的影响最小,大约在原来正常态势下降低0.1~0.2个百分点。

如果不能像我国一样迅速有效行动,而是略有滞后但不太长(譬如1~3个月),疫情对经济产出增速的影响要大一些,视滞后时间长短,大约为0.3~1个百分点。

最坏的情况是,除我国外,世界其他主要经济体的疫情失控,直接导致全球经济崩溃,经济危机爆发。这种极端情况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是很大的和不可估量的,毕竟我国经济已经与世界经济密不可分。根据麦肯锡全球研究院关于中国的最新研究报告,在该咨询机构分析的世界186个国家中,中国是33个国家的第一大出口目的地,是65个国家的第一大进口来源地,是第二大全球服务进口国、第二大外商直接投资来源国、第二大外商直接投资目的地国。

在这三种可能的情况中,我个人认为,第二种即中间情况最有可能。疫情对我国经济产出增速的影响大约在0.3~1个百分点。我国经济将在2020年第二季度基本上恢复正常运行,在下半年视所采取各项政策的强弱产生一定程度的反弹。全年经济产出增速趋于疫情冲击影响区间0.3~1个百分点的极小值。因此,我们应该基于中间情况判断形势和采取相应的对策。当然,要指出的是,以上分析的基本前提是:世界各国能够大体上保持克制,相互支持;政府高度重视,全力和强力介入;疫情控制后迅速恢复正常生活和生产;出台相应的积极应对策略。

结论是:在最可能发生的中间情况下,疫情对我国经济的冲击是短期的,总体上是可控的。

(3)关于能够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主要是从GDP即经济产出总量增长速度的角度进行分析。我们知道,2020年的经济增长目标像往年一样,是一个区间值,如5.6%~6.1%,这个区间值的上下幅度一般为0.5个百分点。如果以2019年经济实际增速6.1%为基点,上下在0.5个百分点浮动,即在5.6%~6.6%区间。综合上面提出的第一种和第二种情况,疫情对我国GDP增长的影响,从大区间看,在0.1~1个百分点区间内趋于最小值。这样,应该能够落在2020年目标的区间内,即从GDP增速看能够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实际上,我个人更看重如何在2020年剩余的时间内,把疫情突发对我国经济的负面影响尽量最小化,其中的一些相对较正面影响最大化。这就是“化危为机”的一个基本含义。当然,还有其他一些更深层次的含义。

(4)至于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经济发展具有巨大潜力和强大动能有待充分释放,应该说异议少一些,不再赘述。

以上是关于基本判断的主要分析点,再次强调,是基本判断,并没有面面俱到。

二、关于应对策略

我个人认为,应该特别强调这样一点,极特殊情况或时期下,我们不要太看重、太计较一时或短期的经济产出的得失。要瞻前顾后,通盘安排。

1.出台经济刺激政策的力度要适当,不宜过大

我们应该提醒自己重温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后我国所采取的重大决策的利弊得失。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波及全球,为了刺激经济,我国出台了4万亿元投资计划,其中很大一部分用于基建及其相关项目,一时我国经济在全球独领风骚,贯通全国的高铁项目也是当时上马的,后来震惊世界,可谓成绩斐然。但是,大约到2011—2012年时,投资计划的项目完成得差不多了,我国的粗钢和水泥产能也已经占到全球的一半,出现了严重的产能过剩。时至今日,我们还始终在强调“三期叠加”(经济增长速度换档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对我国经济运行的影响。

2.不过于看重量的增减,重在结构的调整优化

重温世界近现代经济社会发展史,尤其是大的经济波动、社会动荡、极端事件产生的前因中策后果的经验教训,提出三点粗浅想法:

(1)如果以上关于疫情对我国经济产出的影响趋向最小值的判断成立,政府就不要急于出台甚至根本不用出台力度太大的刺激经济政策,仅仅出台一些适当的经济调整政策即可,而且这些经济政策最好与前期的刺激经济政策相衔接。

(2)何为适当的经济调整政策?实际上,疫情作为意外的严重的经济外部冲击,类似在经济周期波动中经济危机爆发对经济的冲击一样,恰恰给我国提供了以较大幅度调整经济结构、社会结构、投资结构进而调整资产存量结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就业结构、经济和社会政策的机会,给企业提供了调整产出结构、投资结构等的机会。当然,这时调整是有成本的(比正常情况下是大还是小,似乎没有定论),是痛苦的。但这是阵痛,是孕育中产生新生命体的阵痛。很可能孕育着“破坏性(毁灭性)创新”(熊彼特语)。所以,适当的经济调整政策,除力度强弱适度外,更应该着重“调整”,出台涉及调整现存结构的种种政策。

(3)“适当的”不排除在某些经济领域或某些产业采取大的行动,像“新基建”涵盖的一些领域,但这需要充分的、精准的论证。

我个人坚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有力领导和全国人民上下一心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祖国一定能够战胜疫情,我们的经济一定会凤凰涅槃、再创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