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章 心性论问题的历史考察
在开始具体讨论问题之前,有必要先对于本书的话语域加以说明。我们这里所说的儒家心性论有广义与狭义两个层面:广义层面的儒家心性论是指一切对于人的本性以及如何通过人的主体性(心)去把握和改变的学说都可以看作是心性论。这样,本体论、宇宙论、工夫论、价值论、认识论等诸多领域的理论都将涉及其中。在儒家看来,天道或天理等形而上的终极存在,是内在于人的心性之中的,通过人类的“下学上达”,最终必然能够实现人(心)与天道的贯通。狭义层面的儒家心性论则是专指宋明理学的心性论,理学的心性论是基于玄学心性论和佛学心性论重构的儒学心性理论,其特点主要是更加形上化、思辨化和内在化等。我们的讨论将在广义上的儒家心性论基础上梳理其渊源,但主要是在理学的形上学意义上讨论朱熹的心性学说。
儒学本质上或广义上就是一种心性之学,其产生与展开经历了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在中国文化的早期,尤其先秦时期,思想家们就已经涉及了心性问题,其中尤以思孟学派对此问题有深入的讨论,从而奠定了这一问题在中国思想或哲学中的学理地位。在汉唐时期,由于儒学的政治化等原因,使得心性学说被弱化或边缘化。而在同时期,佛道两家却在心性学说方面有深入的开拓。直到北宋初年,周敦颐、张载与二程等儒者“出入佛老”之后,重建儒家学说,以对抗与回应释老之学的进逼与挑战。其中,在心性学说方面,宋儒甚感传统儒学于此领域之薄弱,故借助儒家经典并旁参佛老,于心性论上有深刻而精微的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