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场顶级“三剑客”
在隋朝和唐朝初期,秀才科(跟明清时期的秀才毫无关系)是最难考的科目,类似于两汉时期察举制里的“秀才科(茂才科)”。秀才的意思原指“才之秀者”,有才能的人,其考试项目不求多,而求精,考的是“方略策”。
这种题目好比极为深奥的哲学理论题,让你从大的方面来回答:我是谁?我从哪里来?国家有什么问题?未来又会如何发展?等等。除了针对国家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地阐述,还得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那些闭门读书、社会阅历较浅的考生们看到这个科目,只能一声叹息:太难了,我们不会啊!
秀才科除了考方略策,还考杂文,也就是考察你的文采和语言运用能力。
所以,在隋朝的几十年里,秀才科只录取了十几个人。在这仅有的十几个名额之中,有三个名额却被一家三兄弟收入囊中,一时间成为考场佳话。
有个才华出众的文人被推荐去参加尚书省组织的秀才科考试,来到考场,突然发现,原来全国只有他一个人参加了这次考试。因为难度太大,没人愿意去做“炮灰”。反正考中其他科目,也能弄个官做做。
这个文人倒是很淡定,既来之则安之。他瞥了一眼题目,迅速提起笔,刷刷刷,没多长时间就搞定了难度极高的方略策。在场的考官们惊呆了,这孩子该不会觉得考试太难而破罐子破摔吧?咋能这么快呢?
大家一看答卷,天啊,哪里来的神仙?好文采,有见识!考官们一致打出最高分,立即将考卷上报到宰相杨素那里。
大才子杨素向来恃才傲物,谁都不放在眼里。他一听众人将一个初出茅庐的小子的试卷评为“高第”,非常不痛快。“高第”?秀才科能及格就不错了,你们居然给他打最高分?不会是没人参加考试,你们故意放水的吧?真是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秀才科考试什么时候也变得如此具有烟火气了?这不降低了考试的档次吗?
杨素“哼”一声,不屑一顾地说道:“就算周公与孔子来参加秀才科考试,也不太可能一次就过吧?”他看都没看,就将试卷划分为下等,扔到地上。考官们一时无语,这么好的人才乃百年一遇,不要也来看看嘛!
在考官的极力推荐下,这位谜一般的考生才有机会参加接下来的吏部复试。杨素为了验证自己的判断,亲自出了看似不可能完成的题目:分别模仿司马相如的《上林赋》、王褒的《圣主得贤臣颂》、班固的《燕然山铭》、张载的《剑阁铭》和《白鹦鹉赋》各写一篇文章。
看你小子到底有几斤几两。方略策算你勉强通过,赋文可就没那么容易了,考的是才华和反应速度。杨素撂下狠话:“小子,我不能为你提供免费住宿,所以,你得想办法在下午未时之前交卷。”如果换成普通人,别说未时之前,就算三天三夜也未必能完成这个任务。
考生却不慌不忙,淡定地开始了他梦幻般的表演。他拿开板凳,直接站立,犹如一只得胜而归的公鸡,一手按住纸,一手握着笔,马不停蹄,飞快作文,不到未时,就写出了五篇难度极高的文章。
杨素看了之后,也忍不住竖起了大拇指,牛人啊!然后又静下心来认真地阅读了当初的答卷。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哎呀,果然是人才!说道:“此乃真秀才啊!”
从此,杜正玄的名字威震八方。
一个人厉害也就罢了,几个兄弟都有着考霸基因。弟弟杜正藏、杜正伦也都相继高中秀才科,人称“杜门三杰”,成为天下人茶余饭后必聊的头条新闻。尤其是杜正藏,似乎比哥哥杜正玄更牛。
他写起文章来,速度惊人,曾经上演了一场“快速作文达人秀”。他让几个助手同时拿着笔和纸,分别记录他的临场作文。只见他轮番对每个人口授词句,走来走去,妙语连珠。不一会儿,几个助手同时完成了几篇高质量的作文。一时间,小伙伴、老伙伴们都惊呆了,这家伙比曹植七步作诗还猛!咱们就服你!
更牛的还在后面,杜正藏编写了一套类似“科举作文应试技巧”“在清华北大等你”等的畅销书——《文章体式》二十卷,详细讲解了作文技巧与规则,成为考生备考的顶级指南,被大家称为“文规”。这套应试辅导书还走出国门,流传到如今的朝鲜半岛(新罗、百济),起名为《杜家新语》。
杜正伦考中秀才科之后,凭借高超的智商与情商,在官场混得如鱼得水,最后成为高宗时期的中书令,宰相级别的人物。
没有高智商根本玩不转秀才科,但是出身名门望族的子弟们考这个科目确实更具优势。因为在门阀大家族中,平时接触的都是高层人士,站得高,看得远,时不时还会听到点儿皇宫内部的机密消息,自然更懂得官场与国家运转的规律,更能看清国家未来发展的趋势。
而且名门家族中的藏书比普通人家多得多,在书籍依然属于奢侈品的隋唐,有机会阅读到普通人根本看不到的优秀书籍,眼界便会更开阔,知识储备也会更丰富,写出来的文章自然比普通人更深刻。
杜氏三兄弟出身于大名鼎鼎的京兆杜氏家族,加上他们智商高、学习勤、知识广,所以才敢尝试大家都不敢参加的秀才科考试。
秀才科好比现在顶级大学里的顶级专业,录取分数特别高。所以,从隋朝一直到唐高宗前期,每年考中秀才科的只有一两个人。一旦考中,地位也极为崇高,担任的官职比考中进士科的要高得多。但是考试太难,录取率低,容易打击大家的积极性。如果一个大学里的专业一年只录取一两个人,估计报考的人也不会多。山珍海味是好吃,但数量很少,排起长队苦等,最后汤都不一定轮到你喝,不如去吃差一点儿的食物,好歹能填饱肚子嘛!所以,也许是报考的人太少,秀才科在唐高宗永徽二年(651年)就停止“招考”了。
隋唐进士科的策问要比方略策容易一些,一开始只考时务策五道,也就是针对时事政治写五篇议论文,适合没有社会经验的考生报考。
到了唐朝,高祖武德四年(621年)的科举考试开设了秀才科、明经科和进士科,后来逐步发展成常举和制举(临时考试)两大类,前者好比期中期末等综合考试,定时组织;后者好比临时性的考试,偶尔组织,皇帝心血来潮搞一次。常举设置了秀才科、进士科(综合性人才)、明经科(通晓儒家经典)、明法科(法律人才)、明算科(数学人才)、明字科(文字人才)、明书科(书法人才)、童子科(天才儿童)、史科(历史人才)、医科(医药人才)等多种考试,每年在固定时间、固定地点举行。
唐朝刚建立的时候,参加科举考试的人并不多,大家还没体会到这种人才选拔制度的实际好处。考试的题目相对简单,竞争不算激烈,政治环境也很清明,才华横溢的人容易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