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教育学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一 老年教育

(一)基本概念

教育是人类社会最为重要的文明成果之一。所谓“教育”,是指有意识、有目的、有组织和较持久的学习活动,是以传授知识、技能或形成态度为目的的过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定义为“有组织且持续性的教学以传授生活中的各种知识、技能和价值的活动”。随着社会变革的加剧,老年人也需要接受教育,“老年教育”一词也随之诞生。国外对老年教育的观点主要有以下四类:(1)老年教育是养老教育。为了解决老年人贫困问题,老年教育其实是对即将退休的或已退休人员所进行的养老教育。(2)老年教育是休闲教育。为了解决老年人退休后时间空闲的问题,老年教育被视为减轻边缘化、孤独感,对退休人员所进行的丰富生活的休闲教育。(3)老年教育是开发潜能的教育。老年人是丰富的社会资源,老年教育不仅是老年人获得丰富的和富有意义的生活的途径之一,同时也是帮助老年人发挥其潜力,使之成为改善社会资源配置的一种手段。(4)老年教育是参与适应教育。老年人有参与社会发展的权利,必须充分参与社会发展进程,享受社会进步的成果。老年教育被视为保障老年人接触、参与社会,适应技术和社会变革的教育活动。

我国《教育大辞典》指出,老年教育的宗旨是使大批干部、职工离休退休后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能在环境转变后从心理、生理上增强适应能力,并获得所需的知识技能,继续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做适当贡献。

熊必俊和郑亚丽认为,“老年教育是以老年人为对象的教育体系,它融普通教育、高等教育与职工教育于一体,是成年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是终身教育的最后阶段。老年教育的目的在于满足老年人的学习要求,使老年人通过学习提高身心健康水平、更新知识,从而达到健康长寿,发挥余热,为经济社会的发展继续做贡献的愿景”熊必俊,郑亚丽.老年教育学与老年教育[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0:75.

《新编老年学词典》将老年教育表述为:“由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向老年人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以使他们的身心发生预期变化的活动。”

叶忠海认为,“老年教育是按老年人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有目的、有组织地为所属社会承认的老年人所提供的非传统的、具有老年特色的终身教育活动。它是终身教育体系中老年阶段一切教育的总和,包括不同性质、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老年教育,是终身教育中的最后阶段。从其目的来看,老年教育是促进老年人积极老龄化,提高其生命质量,并推进社会和谐发展的终身教育活动过程”叶忠海.老年教育若干基本理论问题[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3(6):11-16,23.

老年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老年教育是指老年人通过各种途径接受教育活动的总和;狭义上的老年教育是指教育机构对老年人实施的有组织、有计划的教育活动,如老年学校教育。本书特指狭义上的老年教育。老年教育与普通教育、成人教育等有着共同的特性,如教育领域的社会开放性、教育内容的丰富性以及教育组织方式的灵活性等。同时,它也具有其自身独特之处,例如老年教育的“老年性”“课程性”“多样性”等多方面特征。“老年性”是指教育对象都是五六十岁以上的老年人,他们的身心发展、学习需求、学习能力与青少年和成年人差距很大;“课程性”是指老年学校、老年大学的教学活动大多以课程教学、非学历教育为主,而不是以专业学习、学历教育为主;“多样性”则是指老年教育要面对多层次、多种需求的老年人,办学主体、办学形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也呈现多样化杨德广.建立老年教育学刍议[J].教育研究,2018,39(6):16-23.;以促进积极老龄化为教育宗旨,教育过程体现出学、乐、为“三位一体”的整体化特征等叶忠海.老年教育若干基本理论问题[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3(6):11-16,23.

(二)老年教育的相关概念

老年教育在各国的称谓并不相同,常见的有高龄教育、乐龄教育、第三年龄教育、老人教育、银发族教育、长者教育等。

1.乐龄教育

新加坡等国家多用“乐龄教育”指代“老年教育”。“乐龄”一词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末,最初是对60岁以上年龄段的别称,其所表达的意义就是开心、快乐、愉悦、惬意、潇洒,甚至是幸福以至于“乐而忘龄”。“乐龄教育”是指对60岁以上的乐龄人士所进行的教育,目的是使乐龄人士通过教育了解有关老龄化的知识或生活技能等,为即将或正在进行的“活跃乐龄”生活做准备或做补充,使自己的乐龄生活更加充实而有意义,从而为家庭和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王冰.新加坡乐龄教育探析[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2.

2.第三年龄教育

澳大利亚等国家多习惯使用“第三年龄教育”来指代“老年教育”。在个体的成长过程中,如果将人生分为四个阶段,第三年龄即是第三阶段。其中第一阶段(第一年龄)为从出生到接受学校教育的学生时代,需要依赖别人如父母或监护人而生活;第二阶段(第二年龄)是毕业以后步入工作岗位,需要对工作、家庭以及社会承担相应责任的阶段;第三阶段(第三年龄)是退休后、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享受美好人生的阶段;第四阶段(第四龄)即为身体机能出现衰退,需要依赖他人而生活的阶段。这几个阶段没有严格的年龄界限,即不同的阶段可能在人生的某一时期同时出现。第三年龄教育或老年教育都是希望老年人停留在第三年龄的时间延长,缩短第四年龄的时间或避免第四年龄的出现。“第三年龄教育”通常是指对处于退休期的、年龄在60岁至75岁之间的老年人进行教育,使他们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从而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

从以上各种称谓的诠释中可以看出,虽然不同国家对“老年教育”的表述有所差异,但是其内涵指向、目的、对象都基本一致,即突出以不同阶段的老年人为教育对象,以促进老年人终生而全面发展、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为主要目的的教育实践活动。

(三)老年教育的基本属性

1.老年教育是全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1990年3月5日至9日在泰国宗迪恩召开了世界全民教育大会,并通过了《世界全民教育宣言》。该宣言提出了全民教育的目标,即“每一个人——无论他是儿童、青年还是成人——都应能获益于旨在满足其基本学习需要的受教育机会”吴德刚.中国全民教育问题研究——兼论教育机会平等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371.。全民教育在本质上涵盖了对老年人的教育。老年是人生的最后阶段,老年教育是全民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政府十分重视全民教育的发展,以此作为我国进行各项教育改革,促进教育与学习机会均等,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素质的政策基础,也是我国保护全民生存与发展权的重要目标之一。1993年3月1日至4日在北京和河南召开了中国全民教育国家级大会,大会通过的《中国全民教育行动纲领》重申,“受教育是每个公民的权利,决心竭尽全力,确保全民教育目标的实现”吴德刚.中国全民教育问题研究——兼论教育机会平等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416.。发展老年教育也是实现全民教育目标的具体举措,是公民教育中的重要环节。

2.老年教育是终身教育的“最后一环”

终身教育是指人的一生所受教育的总和,强调生命的全过程都必须得到教育的支持和帮助。终身教育体系是对个人一生中所能获得的教育资源进行整合,保证人所受教育的连续性和灵活性,从而达到教育资源的一体化。人生发展的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价值,并且有其具体内容,因而每一个发展阶段上的教育都有其特色。老年阶段是人一生中的最后阶段,老年人接受教育也是实施终身教育的“终端”。由此看来,老年教育并非终身教育的“附加”,而是终身教育体系不可或缺的环节。缺失了老年教育的终身教育便是不彻底、不完全的,因此也不能称之为真正意义上的终身教育。司荫贞.简论老年教育的性质与特点[J].北京成人教育,1999(8):32-34.

3.老年教育是老年人继续社会化的重要途径

广义上的社会化是指个体不断适应社会要求的过程。狭义上的社会化是指一个人获得社会的基本价值标准、社会规范,成为一个独立的社会成员的过程。也就是说,个体在与社会的相互作用中,将社会所期望的价值观、行为规范内化,获得社会生活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以适应社会变迁的过程。

个体社会化是人一生的变化过程,根据年龄分期的不同而呈现出阶段性的差异。人在一生不同时期的社会化内容之所以不同,主要是社会对人的期望不同,面临的任务、角色、地位也不同。老年期意味着一个人从社会中坚角色变成边缘角色,老年人所面临的任务是如何适应迅速的社会、家庭以及个人角色地位的变化,适应外部环境与身心的种种变化。老年教育的目标之一,就是要使老年人更好地适应这些变化,顺利完成老年期社会化的过程。制约个体社会化的因素有家庭、社区、同辈群体、学校等等,对老年人来说,除了工作单位、传统的学校,其他一些因素仍然影响着他们的社会化过程,而教育和学习活动却可以将诸多影响因素加以协调统一。例如,儿童时期家庭是个体生长发育最初的社会环境,父母等长辈对儿童有深远影响,那么应当怎样看待家庭对于老年人的影响呢?从传统家庭来看,应看到“后喻文化”的作用。所谓后喻文化,指由年轻一代将知识文化传递给长辈。由于社会发展变化的迅速,老年人向年轻一代学习便越发重要。因此可见教育对老年人继续社会化的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