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程公锋芒砺人心
接受了推举的曹操很快就收到了朝廷的任命诏书和兖州牧的印绶。
没错,就在五月时,朝廷多多少少恢复了一些应有的职能,原因嘛,就在青州黄巾像蝗虫一样席卷周边各州郡时,司徒王允成功使用离间计,让董卓麾下大将吕布倒戈相向,刺死了董卓,虽然这之后王允在长安大权独揽,但至少名义上中枢的权力已经被皇帝夺回,关东的诸侯们也就名义上征求一下长安朝廷的意见。
起码在名义上,双方相处的还不错。
说回兖州局势,曹操得到兖州牧的印信后,一刻也没耽搁,立即点齐兵马,自东郡向东平出兵。
济北相鲍信也自济北凑了五千人马,赶到寿张和曹操汇合。
到达寿张之后,曹操还见到了一位自己期盼已久,却并未料到会出现在这里的人物——程昱。
自从去年兖州刺史刘岱问计于程昱之后,对程昱大加赞赏,还上书表其为骑都尉,但程昱却以身患疾病为由,拒绝了任命,这次曹操出发之前也让人去请程昱出山来着,只不过曹操既没有许诺什么高官要职,也没有亲身前往以示尊重,结果程昱还是赶了过来,这实在是让曹操喜出望外。
“程仲德!程仲德啊!”曹操老远看到程昱高瘦的身影,就忍不住小跑过来,还未等见礼,曹操就抓起了程昱的双手,激动道:“没想到程仲德能来,如此,则破黄巾贼易如反掌尔。”
程昱有心说些什么,却被曹操紧紧攥着双手,抽了半天也没能抽出来,最后只好说道:“明公,昱还有事要说,能把昱放开吗?”
曹操收回双手,尴尬地笑了笑:“仲德先生能来,曹某彷如做梦一般,生怕一松手,仲德先生就消失不见了。”
程昱整了整衣冠,回道:“昱不会消失不见的,昱此行有两件事,一来,为明公献上破贼之策,二来,则是请明公授以寿张令之职。”
听到程昱仅求一个县令之职,曹操正色道:“以仲德先生,本可领一州别驾之职,如何屈尊仅为一县令呢?”
程昱摆摆手:“昱本就百里之才而已,况且,别人也做不好这个寿张令,还是让昱来吧。另外,明公可否升帐议事?昱有破敌之策献上。”
见程昱态度坚决,曹操只能点头称是,并安排手下士卒擂鼓升帐,把陈留太守张邈、济北相鲍信以及自己手下一众文武都叫齐之后,曹操在大帐正中正襟危坐,向帐内的人介绍道:“诸位,曹某万幸,得程仲德公出山助力,仲德公言有破敌良策,操遂升帐议事,既然诸位已然齐至,且听仲德公明言吧。”
程昱起身向在坐的人施了一礼,而后拿起一根木炭,在地上边画边说:“东平一战后,故刺史既殁,贼军已掠得半郡钱粮,据城坚守,已不可能,需主动出击,歼敌于野,方才能震慑贼众,而东平国中,可为饵以引其兵锋者,唯寿张、无盐二地,而无盐为东平国都,王居于此,贸然诱敌,恐王为其所惊,故,应聚歼敌众于寿张。”
众人围到程昱身边,看他随手画出了寿张县的地形地貌,不由纷纷惊叹。
程昱没理会众人,继续说道:“寿张城东,有一河湾,可设伏兵,然欲引贼至此,需大开寿张城东门,令城门守军,假意降于贼军,待黄巾贼入城之际,伏兵自河湾中杀出,一举破敌。”
听到这里,荀彧蹙起眉头,问道:“寿张城中百姓会如何?”
程昱并不躲避荀彧的回答,正面回应道:“回荀司马,城东百姓,或为贼众屠戮。”
荀彧转向曹操,厉声道:“明公,不可!一如在东郡时,志才所言,青州黄巾不过徒号百万,可战者不过一二十万,善战者想来不足三万,不行此计,亦能一战而胜之。”
曹操托着下巴看向二人,实在是没想到程昱一上来就跟自己麾下最重要的人起了冲突,虽然需要照顾一下程昱让他不要一来就被打压,但荀彧的面子也不能不给。
曹操颇有些头疼地看了看在营帐中装石雕的其他人,无奈道:“文若,可还有别的良策吗?”
荀彧低头思索了一下,坚定地说道:“有,明公可遣骑兵日夜骚扰贼军,贼军势众不假,然势众则难顾及首尾,而东平国中俱是平原,骑兵往来,飘忽如风,贼军粮草已得补充,如今继续攻掠城池,无非想多下几城,多抢财货,若明公日夜扰之,则贼众必觉前行无益而有损,前行无益,则会思退,贼众一旦退却,明公便可衔尾而追,必可大胜!”
曹操又看向程昱,询问道:“仲德先生以为如何?”
程昱又向荀彧行了一礼,才恭敬回道:“荀司马之策亦可取胜,然所需时日太久,期间损失更大。”
“拒敌于野,何谈损失?”
“士卒、战马,皆是损失,昱敢问明公麾下,骑兵几何?”
曹操挠了挠脸颊,犹豫着说道:“三五千之数吧。”
程昱又看向张邈和鲍信,鲍信答道:“我两家共有千余骑。”
程昱点了点头,再度转向曹操:“明公,五千骑兵,以千人为一组,分昼夜两次袭扰贼军,前几日,以此或能杀伤数百,十日之后,以此能杀伤几十便是不错,照此骚扰,战事恐要迁延两三月之久。另外还需至少万匹战马以为后备,荀司马,这些损失,比之半城百姓何如?”
荀彧眉头紧锁,低声道:“人命岂是这样可以相比的?”
程昱再一次躬身行礼,严肃道:“乱世之中,人命确实可以如此相比。”
程昱虽然行止恭敬,语气中却已经带上了一丝寒意,曹操赶紧开口打起了圆场:“仲德先生,文若非是不懂乱世处世之道,只是不愿见百姓无辜受戮。”
程昱直起身子,缓缓说道:“荀司马不愿见百姓无辜受戮,然天下百姓,无辜受戮者少吗?以在下观之,半城百姓换一州安宁,再划算不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