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附子在古代方剂中的应用
附子首载于《本经》,味属辛、甘,为大热有毒之品,归脾、心、肾经。凡因正气虚弱,寒湿为患形成的咳嗽气逆、寒积冷癖、痈疽疮疡、虚冷泄泻、手足厥逆、痹痛日久、肢体痿废等,都可用附子治疗。作为辛热之品的附子具有走向不定的特质,并在中医领域被誉为“救命之第一要药”。其通经活络,上通下达,行走于表里之间,故而善治阴阳不和,湿邪、寒邪、风邪所致的胀满、疼痛等病症。阴阳不和之初期,小剂量的附子便可达到补阳之功效,尤其考虑到中药附子为有毒之品,更应谨记用量不宜过大;但当阴阳不和的程度已经达到极限即为亡阳重证之时,大剂量地使用中药附子或可挽救生命。
临床上附子的使用已有千年历史,涌现了四逆汤、真武汤、麻黄附子细辛汤等经典方剂。本节通过对附子本草学、方书、医籍的考证,整理了其在古代方剂中的应用。
一、温阳救逆
四逆汤、四逆加人参汤、茯苓四逆汤、通脉四逆汤、白通汤、干姜附子汤等,以附子和干姜为基础,起到回阳强心的作用。四逆汤是仲景回阳救逆的主方,由此演化的白通汤及通脉四逆汤等,为后世医家广泛沿用,在中医临床治疗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尤其是在急症方面,辨证应用得法,有起死回生、扭转病势的疗效。
1.四逆汤
来源:《伤寒论》。
组成:炙甘草二两,干姜一两半(体壮者三两),生附子一枚(体壮者大附子一枚)。
功用:回阳救逆。
主治:少阴病阳气虚衰,阴寒内盛所致的四肢厥逆,恶寒蜷卧,神疲欲寐,下利清谷,腹中冷痛,口淡不渴,舌淡苔白,脉沉微,以及误汗或大汗而致的亡阳证。
作为回阳救逆的名方,四逆汤是少阴病的主方,用于治疗少阴虚寒证。本方由附子、甘草、干姜组成,药简力专,配伍精当,具有温中祛寒、回阳救逆之效。在传统的中医治疗中,主要用于治疗阳虚阴盛所导致的恶寒蜷卧、呕吐下利、四肢逆冷、大汗淋漓、脉微欲绝等急危重症,被历代医家视为“扶阳的第一要方”。临床应用于许多属于阳虚但又未到真阳衰微、亡阳厥逆的慢性疾病,不但可以缩短疗程,还能获得更佳的远期预后。
2.通脉四逆汤
来源:《伤寒论》。
组成:甘草(炙)二两,附子(生用,去皮,破八片)大者一枚,干姜三两(强人可四两)。
功用:破阴回阳,通达内外。
主治:少阴病阴盛格阳,下利清谷,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赤,或腹痛,或干呕,或咽痛,或利止脉不出者。
本方与四逆汤药味相同,唯干姜、附子用量较大,故壮元阳、破阴寒之力更胜,有回阳复脉之功。《伤寒论》中用于治疗少阴病阴盛格阳证。
3.白通汤
来源:《伤寒论》。
组成:葱白四茎,干姜一两,附子(生,去皮,破八片)一枚。
功用:破阴回阳,宣通上下。
主治:少阴病阴盛于下,格阳于上。
方用姜、附辛热以回阳救逆,葱白辛温宣通阳气以解阴凝。《伤寒论》中用于治疗少阴病下利。本方与四逆汤相比,用量较轻,且去甘草之缓,具温中有通之特点。
4.回阳救急汤
来源:《伤寒六书》。
组成:熟附子、人参(党参)、白术、半夏、茯苓(各9g),干姜、陈皮(各6g),肉桂、五味子、炙甘草(各3g),生姜(3片),麝香(90mg,冲服)。
功用:回阳救逆,益气生脉。
主治:阴寒内盛,阳气虚脱,症见恶寒蜷卧、四肢厥冷、腹痛吐泻、不渴,或口唇发绀、舌淡、苔白滑、脉沉细无力。
本方以四逆汤合六君子汤,再加肉桂、五味子、麝香、生姜组成。方中以附子配干姜、肉桂,则温里回阳、祛寒通脉之功尤著。六君子汤补益脾胃,固守中州,并能除阳虚水湿不化所生的痰饮。人参合附子,益气回阳以固脱;配五味子益气补心以生脉。麝香辛香走窜,通行十二经脉,与五味子之酸收配合,则散中有收,使诸药迅布周身,而无虚阳散越之弊。诸药相合,共收回阳生脉之效,使厥回脉复而诸症自除。
5.霹雳散
来源:《肘后备急方》。
组成:单用附子一枚(烧存性,为末,蜜水调下)。
功用:回阳救逆。
主治:阴盛格阳,燥热而不欲饮水者。
本方取附子回阳救逆之功,逼散寒气后使热气上升,汗出乃愈。
6.参附汤
来源:《妇人大全良方》。
组成:人参一两,炮附子五钱,加姜、枣。
功用:回阳,益气,固脱。
主治:元气大亏,阳气暴脱,手足厥冷,汗出,呼吸微弱,脉微细。
参附汤被后世立为益气温阳、回阳救逆的主方及基本配伍结构。人参味甘,微温,有大补元气、补益脏气、生津止渴、安神益智之效。附子辛、甘,大热,有补火助阳、回阳救逆、散寒止痛之效。两药相须配伍,共奏回阳救逆、益气固脱之功,为气衰脉微欲脱之要方。
二、温经散寒除湿痹
痹证的病机是“闭”,附子走而不守,温经散寒,除湿通闭,实为痹证不可或缺之药,痛甚则附子合川乌、草乌、细辛,可增强散寒止痛之功,附子合桂枝则温经通脉的作用更佳。
1.桂枝附子汤
来源:《伤寒论》。
组成:桂枝四两,炮附子三枚,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炙甘草二两。
功用:助里阳以逐表湿。
主治:太阳病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大便硬,小便自利者。
本方所治证属风寒湿邪外袭,留着肌肉之间,阻滞气血运行,以致身体疼烦,故以祛风湿、温经脉立法。方中桂枝祛肌表之风寒,温通经络;附子祛风除湿,温经散寒,两药同用,散风寒湿邪而止痹痛。甘草合桂枝,辛甘化阳,发散风寒。生姜、大枣调和营卫。诸药合用,共成祛风、散寒、除湿、止痛之功。
2.桂枝附子去桂加白术汤
来源:《伤寒论》。
组成:炮附子三枚,白术四两,生姜三两,炙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
功用:温阳逐湿。
主治:太阳病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
脾肾阳虚,水饮内停,水饮充斥内外表里,因而重用白术与附子以温通阳气,祛风胜湿;因肾阳虚小便不利,则配生姜、大枣、甘草,能补胃虚,并助辛甘发散、化生营卫。全方共奏温阳化湿之功,治表里寒湿痹痛。
3.甘草附子汤
来源:《伤寒论》。
组成:甘草(炙)二两,附子(炮,去皮,破)二枚,白术二两,桂枝(去皮)四两。
功用:温经散寒,祛风除湿,通痹止痛。
主治:温经散寒,祛风除湿。
方中附子温经散寒,白术健脾运湿,桂枝通阳祛风。桂枝得附子,则温阳通经,祛风湿之力大;白术得附子,则温运脾阳,逐寒湿之力强。方名冠以甘草,取其益气和中、缓和诸药之性,使峻烈之剂缓缓发挥作用,以祛尽风寒湿之邪。《伤寒论》中将本方用于风湿相搏,病势偏重关节之证。
4.附子汤
来源:《伤寒论》。
组成:炮附子二枚,茯苓、芍药各三两,人参二两,白术四两。
功用:温经扶阳,除湿止痛。
主治:少阴阳虚,寒湿内盛,背恶寒,身体骨节疼痛,口中和,手足寒,脉沉者。
本方以主药附子而命名。附子温经壮阳,人参补益元气,茯苓、白术健脾化湿,芍药和营止痛。其中参、附并用,温补元阳而祛寒邪;术、附同用,助阳化湿之功益著;芍、附合用,既温经而又护营。诸药配伍,能使阴消阳复,则恶寒自止,身痛自除,手足自温。本方与真武汤的药物组成中均有附子、白芍、白术、茯苓,惟附子的用量不同,虽然仅差一味,而功效则不同。真武汤用生姜,不用人参,旨在温散以祛水气,适用于阳虚水气内停,肢体浮肿疼重者;本方不用生姜,加人参倍术、附,旨在温补以祛寒湿,适用于阳虚寒湿内盛,身体骨节疼痛者。
5.桂枝芍药知母汤
来源:《金匮要略》。
组成:桂枝、知母、防风各四两,白术、生姜各五两,芍药三两,麻黄、炮附子、炙甘草各二两。
功用:温经散寒,祛风止痛。
主治:风湿痹证,郁而化火,肢节肿痛灼热,脚气冲心,脚肿麻木,头眩短气,心烦欲吐。
本方所治,证属风寒湿三气内犯,阳气内郁,荣卫受阻,故以祛风寒湿、温经通阳为法。方中桂枝、麻黄、防风温散在肌表之风寒;芍药、知母和阴于里;生姜、甘草和胃调中;白术健脾燥湿;附子温经散寒。诸药合用,共奏祛风湿、温经脉、止疼痛之功。现临床亦将本方用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属风寒湿邪为患者。
三、除胸痹心痛
《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论述:“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责其极虚也。今阳虚在上焦,所以胸痹、心痛者,以其阴弦故也。”阳虚为胸痹病发之主因,温通不及则病见胸痹、心痛。中医学所谓身体虚弱多为气虚,其根源则在于气机疏通不及,不能正常流通。附子温阳散寒、通络止痹痛,助正气的运行,从这一点上来说,附子尚有补益之功效。方剂见于薏苡附子散、乌头赤石脂丸、九痛丸,分别配伍薏苡仁、干姜、川椒、乌头等以宣痹除湿止痛。
1.薏苡附子散
来源:《金匮要略》。
组成:薏苡仁十五两,大附子十枚。
功用:散寒除湿,通阳止痛。
主治:寒湿胸痹,平时痛缓,发时痛急。
薏苡附子散为救急止痛而设,故重用炮附子十枚(是仲景附子剂中用量最大者),强心而温肾阳,驱散寒湿浊阴,俾阳气伸则痛止,寒邪散则痛减;用薏苡仁十五两之多,渗湿宣痹,缓解筋脉拘挛。二药合用,行阳宣痹,使寒湿下行,胸痹急痛自解。本方做散剂,每次药量虽仅为“方寸匕”,但其功专力厚以求速效,仍有缓急止痛之功。
2.乌头赤石脂丸
来源:《金匮要略》。
组成:蜀椒(一作二分)、干姜(一作一分)、赤石脂(一作二分)各一两,炮乌头一分,炮附子(一作一分)半两。
功用:温阳散寒止痛。
主治:阴寒固结,心痛彻背、背痛彻心者。
本方系乌、附同用,取其通阳又可止痛之双重作用,辅以辛热之干姜、蜀椒,助其暖中;佐入重镇之赤石脂,加多量之蜂蜜,以监制乌、附之毒性,避免过分燥烈伤阴。《医宗金鉴》曰:“心痛彻背,背痛彻心,是绵连痛而不休,则为阴寒邪甚,浸浸乎阳光欲熄,故以乌头赤石脂丸主之。方中乌头、椒、姜,一派大辛大热,别无他顾,峻逐阴邪而已。”
3.九痛丸
来源:《金匮要略》。
组成:炮附子三两,炙狼牙、巴豆(去皮心,熬研为脂)、人参、干姜、吴茱萸各一两。
功用:温通补虚,杀虫止痛。
主治:治九种心痛,兼治卒中恶,腹胀痛,口不能言;又治连年积冷,流注心胸痛,并冷冲上气,落马、坠车、血疾等症。
心痛虽分九种,不外积聚、痰饮结血、虫注、寒冷引起,附子、巴豆、吴茱萸散寒冷而破坚积;狼毒能破积聚饮食、寒热水气,杀虫;人参、干姜理中气而温胃。本方多大辛大热之品,能扶正散寒、祛邪止痛。
四、温阳散水邪
真武汤为代表方剂。“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为有水气。其人或咳,或小便利,或下利,或呕者,真武汤主之”。脾肾阳虚,水气泛溢,以附子温阳逐水,白术、茯苓、生姜健脾益气利水,芍药畅通血络,助津液代谢。
1.真武汤
来源:《伤寒论》。
组成:茯苓、芍药、生姜各三两,白术二两,炮附子一枚。
功用:温肾散寒,健脾利水。
主治:肾阳衰微,水气内停,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恶寒腹痛,下利,或肢体浮肿,苔白不渴,脉沉者;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动,振振欲擗地者。
方中炮附子为君,温肾助阳,化气行水,温运水湿,兼暖脾土。白术、茯苓健脾益气,利水渗湿,使水邪从小便而去,为臣药。生姜宣肺暖胃,既助炮附子温阳化气以行水,又助白术、茯苓健脾以化湿;芍药酸甘缓急止痛,并能制约炮附子、生姜辛热伤阴之弊,为佐药。诸药合用,有温阳利水之功。
2.麻黄附子汤
来源:《金匮要略》。
组成:麻黄三两,甘草二两,炮附子一枚。
功用:散寒温阳,利水消肿。
主治:少阴虚寒,身面浮肿,小便不利,脉沉小者。
本方是麻黄附子细辛汤的变方,去细辛易甘草组成。皮水水肿,脉见沉小,是少阴阳虚,纵有表证,但里气不充;虽当发汗,但又恐发汗伤阳,故取附子与麻黄相配,温肾助阳之中小发其汗,蒸化水液以利水气。甘草补中而调和之。本方的阳虚里寒表现较麻黄附子细辛汤轻,故去细辛易甘草,扶正之中以利水邪,仍不失其在表者,汗而发之之义。
3.桂枝去芍药加麻黄附子细辛汤
来源:《金匮要略》,称之为桂姜草枣黄辛附子汤。
组成:桂枝三两,生姜三两,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麻黄、细辛各二两,炮附子一枚。
功用:壮阳宣气,解凝化饮。
主治:水饮结于气分,心下坚,大如盘,按之外坚而中虚。
本方乃桂枝汤去苦酸微寒之芍药,合助阳解表之麻黄附子细辛汤而成,专取辛甘发散、温热通阳之品于一炉,功擅温阳散寒、化饮解凝、通阳利气、宣肺解表。因此,阳虚感寒、风寒痹痛、肺气失宣、水气互结等所变生之诸疾,均可用此方。
4.肾气丸
来源:《金匮要略》。
组成:干地黄八两,山药、山茱萸各四两,泽泻、茯苓、牡丹皮各三两,桂枝、炮附子各一两。
功用:温补肾阳。
主治:肾阳不足,腰酸脚软,身体以下常有冷感,少腹拘急,小便不利,或小便反多,脉虚弱,以及脚气、痰饮、消渴、转胞等。
本方重用干地黄为君药,用以滋阴补肾;山药、山茱萸为臣药,以补脾补气、滋补肝肾;茯苓、泽泻、牡丹皮为佐药,茯苓、泽泻健脾渗湿、利水消肿,牡丹皮活血化瘀;桂枝、附子为使药,温肾助阳,补命门真火。
5.瓜蒌瞿麦丸(栝楼瞿麦丸)
来源:《金匮要略》。
组成:薯蓣、茯苓各三两,栝楼根二两,炮附子一枚,瞿麦一两。
功用:温肾利水,生津润燥。
主治:肾不化气,水气内停,小便不利,其人苦渴。
肾阳不足,气化无权,不能蒸津行水,故本方用附子通阳暖肾,取“下积之阴,非暖不消”之意;栝楼根、山药润燥生津,取“上浮之焰,非滋不熄”之意;茯苓、瞿麦行水气,俾水归水脏,各司其责。诸药配合,寒润辛温并行不悖,补泻开阖咸得其宜。
五、温经散寒固表
温经散寒固表用于太阳病误汗以致里气虚寒,出现“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以及太少同病时。方剂有麻黄附子细辛汤、麻黄附子甘草汤、桂枝加附子汤、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竹叶汤。
1.麻黄附子细辛汤
来源:《伤寒论》,称之为麻黄细辛附子汤。
组成:麻黄二两,附子一枚,细辛二两。
功用:温经助阳,解表散寒。
主治:素体阳虚,外感风寒,症见无汗恶寒较甚,发热较轻,脉不浮反沉者。
方中麻黄辛温,发汗解表,为君药。附子辛热,温肾助阳,为臣药。麻黄行表以开泄皮毛,逐邪于外;附子温里以振奋阳气,鼓邪达外。二药配合,相辅相成,为助阳解表的常用组合。细辛归肺、肾二经,芳香气浓,性善走窜,通彻表里,既能祛风散寒,助麻黄解表,又可鼓动肾中真阳之气,协附子温里,为佐药。三药并用,补散兼施,使外感风寒之邪得以表散,在里之阳气得以维护,则阳虚外感可愈。
2.麻黄附子甘草汤
来源:《伤寒论》。
组成:麻黄(去节)二两,甘草(炙)二两,附子(炮,去皮,破八片)一枚。
功用:温经解表。
主治:素体阳虚,感受风寒,恶寒,不发热,或有微热,苔白,脉沉;肾阳不足,风湿外侵,通身浮肿。
本方由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而成。方用麻黄解表发汗;附子温经助阳;因病势较缓,故去细辛之辛散,加炙甘草甘缓和中。本方能温经解表,但作用较麻黄细辛附子汤缓和。《伤寒论》用于治疗少阴太阳两感证。《金匮要略》的麻黄附子汤与本方药同量异,用于治疗水气病脉沉者。
3.桂枝加附子汤
来源:《伤寒论》。
组成:桂枝、芍药、炙甘草、生姜各三两,大枣十二枚,炮附子一枚。
功用:调和营卫,扶阳固表。
主治:太阳病发汗太过,汗出不止,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以及寒疝腹痛,手足冷,身痛不仁。
本方为桂枝汤证兼见阳虚者而设。表证未除,故用桂枝汤解肌散邪,调和营卫,以外解表证;用附子温经扶阳,温煦阳气,庶阳气得复,肌表自固,不仅外邪可解,漏汗自止,而且肢急、溲难等症亦可痊愈。此乃“治病求本”之例。
4.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
来源:《伤寒论》。
组成:桂枝(去皮)三两,甘草(炙)二两,生姜(切)三两,大枣(擘)十二枚,附子(炮,去皮,破八片)一枚。
功用:解肌祛风,温经扶阳。
主治: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而微恶寒者。
本方以桂枝去芍药汤解表通阳,再加附子扶阳温经。《伤寒论》用于治疗太阳病误下后的阳气虚损,胸阳不振证。
5.竹叶汤
来源:《金匮要略》。
组成:竹叶一把,葛根三两,防风、桔梗、桂枝、人参、甘草各一两,炮附子一枚,大枣十五枚,生姜五两。
功用:温阳益气,疏风解表。
主治:产后中风、发热、面赤、喘而头痛者。
方中人参、附子温阳益气,竹叶、葛根轻清宣泄;桂枝、防风、桔梗疏风解肌;甘草、生姜、大枣甘缓和中,调和营卫。配合同用,既可扶正,又可散邪。
六、温中散寒,除满止痛
附子温中散寒、除满止痛的作用主要体现在附子粳米汤、大黄附子汤、乌梅丸等方剂之中。“腹中寒气,雷鸣切痛,胸胁逆满,呕吐,附子粳米汤主之。”中气虚寒,或为寒邪逆气上冲,或为寒实内结,均可应用附子以温中散寒除满,或配伍半夏以降止逆气,或配伍大黄、细辛散寒通滞。“胁下偏痛,发热,其脉紧弦,此寒也,以温药下之,宜大黄附子汤”。大黄、附子相伍,取其温阳通络、祛寒逐瘀止痛之意,治疗寒结在里的腹痛、寒疝等效果明显。正如尤在泾所言:“大黄苦寒,走而不守,得附子、细辛之大热,则寒性散而走泄之性存。”
1.附子粳米汤
来源:《金匮要略》。
组成:炮附子一枚,粳米、半夏各半升,甘草一两,大枣十枚。
功用:温经散寒,降逆止痛。
主治:脾胃受寒,腹中剧痛,胸胁逆满,呕吐,舌苔白,脉弦。
薏苡附子散以附子之温经通阳,薏苡仁之祛湿消结、舒筋解痉,相互配合,以达强心止痛之效应,故《金匮要略》用以治“胸痹缓急”之心绞痛。其主要功能为暖中健胃。腹中雷鸣切痛、胸胁逆满、呕吐是气上逆的表现,半夏功能降气;腹中切痛为寒,附子功能驱寒,佐以甘草、粳米、大枣,取其调和中土。本方与理中汤、小建中汤均治中焦虚寒证,但理中汤偏治下利,小建中汤偏治腹痛,本方偏治肠鸣呕吐。本方治疗腹满痛而呕吐、泄泻之阳虚夹湿证,除上述证候外,又有四肢不温、小便清长、脉细而迟、舌苔白滑等症,确有较好的疗效。
2.大黄附子汤
来源:《金匮要略》。
组成:大黄三两,炮附子三枚,细辛二两。
功用:温经散寒,通便止痛。
主治:寒实积聚,症见便秘、腹痛、恶寒肢冷、舌苔黏腻、脉沉弦而紧。
本方所治,证属寒邪与积滞互结肠道。治宜温中通便、祛寒止痛。方用附子为君药,辛热助阳,温中散寒,治心腹冷痛;细辛为臣药,辛热散寒止痛;大黄为佐使药,泻积通便,与温热之品同用,则减其苦寒之性。三药相伍,则温中通闭,回阳散寒,除积降浊,为治寒积便秘的要方。若湿热夹积滞中阻者不宜用。
3.乌梅丸
来源:《金匮要略》。
组成:乌梅三百枚,细辛六两,干姜十两,黄连十六两,当归四两,附子(去皮,炮)六两,蜀椒四两,桂枝(去皮)、人参、黄柏各六两。
功用:温脏安蛔。
主治:治蛔厥。脘腹阵痛,烦闷呕吐,时发时止,得食则吐,甚至吐蛔,手足厥冷,或久痢不止,反胃呕吐,脉沉细或弦紧。
本方所治蛔厥,是因胃热肠寒,蛔动不安所致。蛔虫得酸则静,得辛则伏,得苦则下,故方中重用乌梅味酸以安蛔,配细辛、干姜、桂枝、附子、川椒辛热之品以温脏驱蛔,黄连、黄柏苦寒之品以清热下蛔;更以人参、当归补气养血,以顾正气之不足。全方合用,具有温脏安蛔、寒热并治、邪正兼顾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