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从哪跌倒,从哪爬起
后院起火
就在陈胜的张楚政权兴起、扩张、挣扎、灭亡的短短几个月时间里,刘邦也没有闲着,他一方面把县城里的年轻人都整编进了自己的军队,随即进行军事演练。另一方面,他发动舆论宣传,把自己在沛县揭竿起义,意欲推翻暴秦的消息向周边传播。
双管齐下的效果是看得见的,当刘邦率众向周边的胡陵进军时,胡陵的县令没有做任何抵抗,就敞开城门敲锣打鼓地把他们迎进了城。
在吸收了胡陵新加入的百姓后,刘邦逆泗水而上,向方与进军。结果毫无悬念,方与很快被刘邦拿下。
直到这时,才引起秦朝政府的重视,泗水郡守率讨伐军直奔方与,梦想一举擒获刘邦。
刘邦听闻消息后,决定避其锋芒,选择了走“回头路”,退军丰邑。泗水郡守的讨伐军因此很快“收复”方与和沛县,之后包围了丰邑。
泗水郡守很自信,认为不出数日就会拿下丰邑,刘邦便会成为阶下囚。因为他认为刘邦选择放弃沛县而死守规模较小、人员较少的丰邑是愚蠢至极的战略,丰邑根本守不住。
而刘邦也很自信,因为他相信与规模较大、居民繁杂的沛县相比,城池坚固的丰邑人员相对“单纯”,在内部出现反叛者的概率几乎为零,因此,他认为弃大守小是正确之举。
当然,理想与现实是有差距的,看着征讨军把丰邑围得像个铁桶似的,刘邦心里起疙瘩了,熬了两天后,刘邦意识到局势的严峻:如果没有外援,坚守下去只有死路一条。
而这时找外援简直难于上青天。刘邦思来想去,决定采取“围魏救赵”的策略。具体来说就是,他率一支敢死队突出重围,奇袭沛县,以解丰邑之围。形势危急,容不得再耽搁,刘邦当机立断,把守城的任务交给雍齿后,他率敢死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出重围,直奔沛县县城而去。
秦军的主力都在围攻丰邑,沛县守军自然空虚,刘邦率敢死队不费吹灰之力就再次占领了沛县。之后刘邦一鼓作气,对泗水郡打了个“回马枪”。面对从天而降的刘邦军队,泗水郡的秦军守兵惊得云里雾里,只有缴械投降的份儿。随后刘邦没有小富即安,而是把目标瞄准了方与,并且再度一鼓作气地直接拿下,一时间刘邦威名远播,名震天下。
然而,这时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后院起火了。
点火的是雍齿。
雍齿和刘邦是地地道道的老乡,都是秦末泗水郡沛县人,和刘邦贫困家庭不同,他家里比较富裕,在当地颇有声望。
雍齿和刘邦的性格有相似之处,都行侠仗义、广交朋友,他和同县豪强王陵关系很要好,两人结为异姓兄弟,一时黑白两道唯他两人是尊。当时的刘邦还没有发迹,只好依附于王陵和雍齿,充当其“马仔”。王陵对刘邦倒是颇为看重,而雍齿却压根儿看不上刘邦,觉得他只不过是一个没有任何本事的无赖。
风水轮流转,刘邦在沛县起兵反秦后,王陵因为不肯屈居于昔日的“小弟”之下做事,便拉起一支千余人的队伍,到南阳郡一带从事反秦活动。雍齿当然也想跟着王陵“闯天下”,但他终究舍不得家室和产业,思来想去,他还是很不情愿地加入到刘邦的队伍中来。
刘邦对雍齿的归顺极为高兴,于是命他留守根据地丰邑。
就在刘邦出生入死地在泗水一带和秦军反复斗争时,雍齿却给了他背后一击,被周巿劝降了。
原来,秦二世二年(公元前208年),周巿奉陈胜之命进军魏地,平定魏地后,胃口极大的他出兵齐地,因为“暴力征服”引起当地民众强烈不满和反抗,在狄县发动起义的田儋趁火打劫,击败了周巿。周巿只好退守魏地,野心极大的他以“复兴魏国”为由,拥立在张楚国都陈的魏国王族魏咎为王,自任宰相,宣告结束和陈胜的“蜜月期”,进入“单干期”。
出于战略需要,周巿不久开始率军征服楚地。而丰邑原本是魏的故土,周巿于是以“老乡”的名义,派使者向镇守在丰邑的雍齿进行劝降。《史记》记载:“周巿使人谓雍齿曰:‘丰,故梁徙也,今魏地已定者数十城。齿今下魏,魏以齿为侯守丰。不下,且屠丰。’”
周巿向雍齿传达的意思是,丰邑以前就是我魏国的土地,现在魏地大部分已经归于魏国,要是你开城投降,那我就封你为侯。不然等我攻下丰邑,就把全城的人都屠杀掉。
雍齿本来就不甘心当刘邦的下属,又见魏国许诺封侯,于是献出丰邑,而“反为魏守丰”。
刘邦得知老巢被端后,惊怒之下马上率军攻打丰邑,结果久攻不下。刘邦无奈,只得退回沛县,内心更加怨恨雍齿与背叛他的丰邑子弟。
眼看凭己之力无法动摇雍齿,刘邦决定采取“借兵”的战略,他想到了一位牛人——楚王景驹。
景驹出身楚国公族,是楚平王长子子西的后人,为楚王的远房堂亲,因此在秦灭楚之时由于与楚王关系疏远而逃过被迁往咸阳的命运,得以留在楚地。
东海郡陵(今江苏泗阳县众兴镇凌城村)人秦嘉是最早追随陈胜起义的功臣,后来他率军在前方作战时,陈胜却派武平君畔作为秦嘉所部监军。秦嘉认为陈胜对自己极为不信任,一怒之下,找了个借口便处死了武平君畔,然后自称大司马。后来,秦嘉率军攻打东海郡治所郯县时,传来陈胜败亡的消息,秦嘉于是赶紧“回头是岸”,在泗水郡留县立景驹为楚王,自己则获封上将军。
留县与刘邦所在的沛县相邻。刘邦做出一个大胆的决定,率部“乃往从之”——投奔景驹,然后再“欲请兵以攻丰”,以解心头之恨。
就在去留县的路上,刘邦收获了意外之喜,遇见了被后世称为“谋圣”的张良。
张良的血泪史
张良,字子房,与刘邦手下形形色色、涉及各行各业的将领谋士相比,他是个例外。
张良祖父张开地作为丞相为韩昭侯、宣惠王和襄哀王三代韩王效力。张良的父亲张平最先是侍奉韩末之王惠王的名臣。韩惠王去世后,公子韩安继位做了国君,张平依然尽力辅佐。但是,韩安是一个扶不起的阿斗,张平最终为抗秦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张平死后,公元前230年,韩也随之灭亡。
国破家亡,从此,张良开始隐姓埋名。他白天读书,晚上练剑,期待能报仇雪恨。
起初,他幻想可以刺杀秦始皇,为韩国复仇。于是,他就散尽家财,寻找刺客,等待行刺的机会。终于,秦始皇在始皇二十九年(公元前218年)东游,张良亮剑了,他用重金雇杀手在博浪沙(今河南原阳县城东郊)袭杀秦始皇。结果却是功亏一篑,以失败告终。
随后,秦始皇重金悬赏,缉拿凶手。张良不得不开始了逃亡的生活。最后隐姓埋名躲到了下邳。
他在这里一隐便是十年。这期间张良遇到了两个影响他一生的人。
第一个人是项伯。
项羽最小的叔叔项伯,年轻的时候性格豪爽,是一个义薄云天的江湖中人。他因为喜好行侠仗义杀了人。秦国的律法非常严酷,不管是什么原因杀了人,依据当时的法律制度下都要被处死。
项伯只好选择逃亡,走投无路时,在下邳被张良藏起来救了一命。据《史记》记载:“居下邳,为任侠。项伯尝杀人,从良匿。”
张良救了项伯一命,而项伯一直打心里感激张良这位救命恩人,后来,他才会在鸿门宴帮刘邦脱险,从而改写了历史。
第二个人是位奇能异士。
在下邳,张良遇到了一位奇能异士。
一天,张良满怀心事地走到一座桥上,正在他摇头晃脑地长叹唏嘘时,一位鹤发童颜的老头走到他身前,故意将自己脚下的一双鞋子丢到了桥下,然后对张良说:“小子,给我把鞋捡回来。”
“我与你素不相识,凭什么给你捡鞋?”张良心里直犯嘀咕。但是,他见老头满头白发,顿生恻隐之心,便去帮忙捡鞋子。
张良好不容易捡来了鞋子,老人非但没有感谢他,反而得寸进尺地说道:“小子,给我穿上!”
“亲爹我都没这么伺候过呢。”张良一想到爹,顿时又难过了,“是啊,我无依无靠固然可怜,可一个老人家无依无靠岂不更可怜?”想到这,张良便蹲下身子,为老人穿上了鞋。
老人看着张良,满意地点了点头,然后说了一句很含蓄的话:“五天后天亮时分来这里,我送一件神秘礼物给你。”
张良当时压根儿就没想过要什么回报,但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五天后他还是来赴约了。不过,他怎么也没想到,这个约自己竟然赴了三次才成功。
第一次,张良到桥上时,那位老人早已守候在那里了。
“小子,你不懂规矩啊,竟然让我一个老人家站在这里等,太没礼貌了!”老头教训了张良一番,然后抛下一句“五天之后再来会我”,便拂袖而去了。
第二次,张良吸取了教训,天才刚刚亮,他就急匆匆地赶到桥头。但是,当他睁着蒙眬的睡眼看见老人又早已在桥上等自己时,不由得面红耳赤。这次老人又怒斥了张良一番,依旧抛下一句“再过五天来见我”就离开了。
第三次,张良干脆直接卷起铺盖睡到桥上去了。这下,老人没辙了,于是将神秘礼物——一个包袱交给了他。据说这个包袱里藏着姜太公当年留下来的《太公兵法》。有了这本书,张良等于得到了姜太公的真传。经过多年潜心学习,他已具备了运筹帷幄的万千韬略。
茫茫人海,时空交错,人与人相见不易。即使有缘相见,能把话说到对方心坎上,做到相识相知也很难。此时,满腔热血的张良想着家族被灭,也找了一批人准备起义,正好得知当时被秦嘉拥护的景驹在距离自己不远的留县,就想着去投奔景驹。
谁知他还没见到景驹就先遇到了刘邦,两人见面可谓是相谈甚欢。当张良拿出珍藏的《太公兵法》对刘邦“问计”时,文化水平有限的刘邦,竟然能跟上张良的思路,发出一些独特的见解。
“你才是我的知音。”两人惺惺相惜。
“你才是我的知己。”两人相见恨晚。
《史记·留侯世家》就两人的相识这样记载:“良数以太公兵法说沛公,沛公善之,常用其策。良为他人言,皆不省。良曰:‘沛公殆天授。’故遂从之,不去见景驹。”
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侍。事后,据张良回忆,当他遇到刘邦时,脑海中浮现出了姜子牙遇到周文王的那一幕,贤臣和明君一见倾心。
将张良纳入麾下的刘邦心情大好,高高兴兴地继续投奔景驹。
景驹一听刘邦有意加盟自己的张楚政权,受宠若惊的同时,立即大手一挥,派了一员大将,拨了一批人马给刘邦。
刘邦得了援兵,马上掉头回丰邑找雍齿算账。但是,在回去的路上却出事了。他来的时候白捡一个良将——旷世奇才张良;回去的时候也碰到一个良将——秦朝大将司马夷。
此时,原本摇摇欲坠的大秦王朝,在章邯的带领下,成功消灭了陈胜、吴广这批起义先行者,士气正旺。随之产生的连锁反应,是秦军的回光返照。这个司马夷在奉命进攻楚地后,依然势如破竹,锐不可当。
此时刘邦与其相遇,惨遭大败,不但借来的兵马全折了,自己原本不多的兵力也消耗过半。眼看这仗是不能再打了,刘邦只好把军队撤回留县休整。
好在司马夷当时对刘邦没啥兴趣。打了胜仗后,他马上就率部进攻别的义军了,这才给了刘邦东山再起的机会。
刘邦调整好队伍后,马上开始出击。刘军先是偷袭砀县,然后拿下下邑县,最后强攻丰邑。然而,尽管刘邦用尽了手段,但仍然拿不下来。
正在这时,秦军的支援部队如黑云压顶般袭了过来。若内外夹击之势形成,非得全军覆没不可。刘邦知道事态的严重性,于是赶紧招呼手下的兄弟撤退。可是,往哪里撤呢?
刘邦的第一反应还是往驻扎在彭城的景驹那里撤。但是,就在这时,坏消息传来了:秦嘉死了,景驹逃了,张楚政权随风飘逝了。真是祸不单行啊!
干掉张楚政权的,正是横空出世的项羽。那么,身为楚国人的项羽,为什么要与自己人“相煎何太急”呢?
彼可取而代也
提起大名鼎鼎的项羽,想必大家心里也是热血沸腾,充满无限遐想的吧。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他的前世今生。
项家人世世代代都是楚国的贵族,为楚国的复兴和繁荣立下了汗马功劳。项,这个特别的姓氏,就是因他们功勋卓越而被楚王赐予的。
项家也不负君王厚爱,名将辈出。到项梁的父亲项燕时,因为当时秦强楚弱,项燕成了楚国的“守护神”。当时秦始皇手下久负盛名的“少年杀手”李信以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拿下了魏地,把整个黄河流域都纳入了秦朝的掌控之下。但在征服楚国时,却遭到当头一棒。项燕采取声东击西的战术,打得秦军丢盔弃甲,狼狈而归。
但是,仅凭项燕一己之力,是不可能阻挡强秦进军的步伐的。随后,秦始皇重用原本已被“雪藏”的老将王翦对付项燕。这两人棋逢对手,打了很多回合都难分伯仲。就这样僵持一年后,项燕率领的楚军因为后方粮草供应问题,终于熬不住了。无奈之下,项燕只好撤军。随后,王翦乘胜追击,大败楚军。项燕为国捐躯,楚国也随之灭亡了。项梁为了不被秦军赶尽杀绝,不得不隐遁他乡。而项羽自幼丧父,十来岁时就被叔父项梁领养了。
项羽从小力大过人,常常有举鼎过头的惊人之举。他长着一双重瞳眼(据说是帝王才有的眼睛),眉宇间透着一股英豪之气。
为了培养项家这个接班人,项梁几乎倾尽了自己所有的精力。
他教项羽学文化知识。三年下来,先生们发话了:还是让他学剑吧。项梁看着先生们一个个愤愤而去,那个揪心的痛啊,既痛项羽不成材,也痛学费都白扔了。
文化课是学不了了,那就练剑吧。光阴荏苒,又是三年下来,师傅们发话了:还是让他学点别的吧。项梁看着师傅们一个个拂袖而去,那个裂肺的痛啊,那大好的光阴就这样被白白地浪费掉了。
文也学不好,武也学不好,将来光复楚国还怎么指望这小子呢?项梁不禁有些生气。这时,项羽说话了:“认字不过记个姓名,学剑也不过抵挡一人,这些没什么了不起的。我要学的是抵挡万人之术。”
话已至此,项梁只好亲自教项羽兵法。
然而,项羽是个浅尝辄止的人。不到一年,他就对兵法深恶痛绝了,一谈到兵法就大呼头疼。
项羽虽然每学一样东西都是浅尝辄止,但史书记载他“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也就是说,他的智慧和才能是出类拔萃的。
此外,他的胆量和勇气也是出类拔萃的。公元前223年,那是一个春天,秦始皇进行了大规模的东巡。当时张良精心设计了一场暗杀行动,而项羽也没闲着,他和叔父站在会稽街头,望着始皇出巡那宏大的气势,说了一句流传千古的话:“彼可取而代也!”
短短的六个字,如同平地一声雷,震得大地为之颤抖。敢说出这样叛逆的话的人便是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项羽,这句话的意思简洁明了,大致意思包含三层:一是我比他强,二是我可以取代他,三是我可以超过他。
再延伸开来就是,像秦始皇那样当皇帝,或是像秦始皇那样当超级皇帝,才是项羽的人生追求和奋斗目标。
项羽的“彼可取而代也”和刘邦的“大丈夫当如此也”,以及第一个拉大旗起义的陈胜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意思大同小异,都是典型的“取代主义”。项羽说完这话,就有人把他们叔侄告到县衙,罪名是“莫须有”的造反。
项氏叔侄也不是省油的灯。他们一听到消息就脚底抹油,赶紧开溜。这一溜就来到了吴地(今江苏省苏州市)。在这里,项梁开始展现英雄本色。他豪爽大方,仗义疏财,办事果断,不久就成了当地操办红白大事的“大拿”。
当然,项梁如此热衷于红白大事的操办是有目的的。在操办过程中,他一边招募人员,一边了解每个人的长处和本领,为日后举事做准备。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当陈胜起义的号角在神州大地上吹响时,项梁知道自己等待的时机终于来了。十余年的光景,项羽也早已被他调教成一个风度翩翩的人才了。
十年磨一剑,这句话果然不假。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陈胜是楚国人,项梁、项羽也是楚国人。后来也正是由于楚国人的前仆后继,才把腐朽的秦王朝彻底推翻的。
正在项梁开始筹备起义的节骨眼上,会稽太守殷通主动把他请到了府上。这件事促使项梁将起义日期大大提前了。
如果殷通后来知道自己这一请是引狼入室的话,一定会后悔不已。当时殷通以敏锐的眼光看到了秦朝即将灭亡的大势。历史的潮流如此,已经不可逆转了。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于是,他决定先发制人。殷通找来项梁是想让他助自己一臂之力。
一番必要的客套后,殷通终于点到了正题。他正色说道:“现在天下群雄四起,都造反了,看样子老天是要灭亡秦朝了。我们也不能这么坐以待毙,该何去何从呢?”
项梁闻言先是一震,然后开始装傻,表示听不懂太守的话。
“俗话说先发制人,后发为人所制,我想趁此机会起兵反秦,你看如何?”殷通来了个开门见山。
“大势所趋,太守真是识时务者。”项梁说这句话时,已明白太守这次请他来的目的了,心里不由暗叹:“你虽识时务,却不识人。我堂堂项氏名门之后,岂会和你这个昏庸无能的太守同流合污?”
“我想任命你和桓楚做将军。”殷通继续说道。
项梁先是客套地用“无德无能”之类的话推托一番,然后才说:“桓楚最近不知所踪。除了我侄子项羽外,其他人都找不到他。”
“那赶紧把项羽请来。”
项梁等的就是这句话。随后,他马上引来磨刀霍霍多时的项羽。项羽进府后,没有多说废话,毫不客气地给了殷通一刀,让他去阎王那里报到了。
项梁、项羽就这样合计杀害了会稽太守殷通。然后,叔侄俩振臂一呼。早就对秦朝不满的众人欢呼雀跃,纷纷涌向项梁叔侄身边,不出几天就达八千余众。
公元前209年,项氏集团正式挂牌成立。而这八千壮士日后跟随项梁和项羽征战大江南北,横扫东西,成为项氏集团的骨干精英,谱写了一曲曲荡气回肠的英雄赞歌。
借兵是项技术活
项氏集团建立后,各地有识之士纷纷慕名而来。
项梁和项羽正需要大量人力物力,对主动送上门来的英豪自然来者不拒。这些人中,陈婴和英布两人实力最为雄厚,所以成了项氏集团的顶梁柱。
陈婴在东阳县很有名,不是因为他有钱,而是因为他忠厚。县里人一遇到事,都喜欢找他帮忙,对他很是敬重。
陈胜起义后,东阳县几千百姓聚在一起,杀了胡作非为的县令,准备参加到义军的队伍中来。可杀了县令他们才发现,队伍还缺一个令人信服的头领。这时候,大家自然想到了陈婴。
陈婴虽然乐于助人,却不愿当头领。不过,世上的事就是这样,你越是不想当,众人就越要你当。陈婴就是这样被迫成王的。
陈婴当了头领后,附近起义的队伍纷纷闻风而来,归于他旗下。到了拥有两万人马时,众人纷纷要求陈婴自立为王。陈婴此时进退两难,不得已只好回家去问老母亲。知儿莫若母,老母亲告诉陈婴:“你只是个做侯的料,没有称王的命。”
老母亲的话毫不客气。她一针见血地告诉陈婴,众人推你为王并不是看中你的才能,而是把你当成挡箭牌。如果起义最终成功,他们可以封妻荫子,荣华富贵一生;一旦起义失败,他们作为附从之人容易逃命,而你却成了罪魁祸首和替罪羊。
这下,陈婴是铁了心不肯称王了。为了安抚众人心,他指出了一条光明大道:投奔项氏集团,因为他们那两位当家的都是楚国名将之后,威望高,号召力大,要想干出一番事业,就得找这样的主儿。
大伙一听,觉得很有道理,都投赞成票。于是,项梁叔侄捡了一个大便宜。
看到陈婴带着数万人马来投,项梁的脸上乐开了花。更加令他惊喜的是,天上掉的馅饼不止这一块,还有一块也砸他头上了。
那一块馅饼便是英布。
英布是庐江郡六县(今安徽省六安市)人。他和刘邦一样,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在他年少时,一个算命先生曾说,他长大后一定会受刑,而受刑后则会当王。意思就是英布是个多灾多难的人,但终会否极泰来,飞黄腾达。
若干年后,英布因为一点小事犯了罪(在刑罚泛滥成灾的大秦王朝,想当个“良民”比登天还难),结果却是罪小刑大。他不仅被判了黥刑(在罪犯的面额上刺刻涂墨),还被判了苦刑,被押送到骊山脚下给秦始皇造房子。寒来暑往,冬去春来,英布一辈子最好的光阴都被耗在这里了。
但是,在受刑期间,乐观的英布并没有自暴自弃,而是专门结交劳改队伍中的英雄豪杰,积累自己的人脉。
都说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这话一点也不假。有一天,英布利用监管人员打盹的工夫,带着结交的英雄豪杰们跑了。他们一直向南跑到了鄱阳湖,然后索性当起了强盗。很快,各地英雄豪杰纷纷揭竿而起,于是,他也准备起义。但是,考虑到自己势单力孤,英布便带着兄弟们去投奔县长吴芮。吴芮一看英布这人有英雄之气,便马上与他签订了联盟协议。为了强化联盟的稳固性,吴芮还把自己闺女嫁给了英布。
英布既得夫人又得兵,自然高兴得手舞足蹈。但是,秦朝大军很快便攻来了。因刚刚扯虎皮拉大旗,兵不强马不壮,又惧怕章邯来剿,英布和老丈人吴芮一番商量后,也决定傍上项梁这棵大树。
这样一来,项家叔侄的实力,一下子就由八千江东子弟兵,变成了八万大军。项氏集团发展如此迅速,当真令人始料不及。
随着实力的大增,项氏集团开始了征服中原之旅。谁知在进军途中,驻扎在彭城的楚国景驹居然不识时务地让他们吃了闭门羹。
原来,刘邦借兵去强攻丰邑后,章邯率大军伐楚,一路进展顺利,逼近留县。景驹和秦嘉一方面进军薛郡方与县阻击秦军主力,另一方面派公孙庆向齐国求救。
公孙庆到达齐国,请求齐王田儋出兵救楚。
齐王田儋这时觉得自己很有优越感,于是阴不阴阳不阳地对公孙庆说:“楚王不是陈胜吗?听说陈王战败,现在还不知他的生死下落,你们楚人怎么就自己给自己封王了呢?”
主辱臣忧,面对田儋的责怪,公孙庆如果低头认错,可能事态会朝着好的方向发展,但他偏生是个直性子的人,见田儋如此肆无忌惮地侮辱自己的主子,一怒之下直接回怼过去:“齐王不请示楚王便自立为王,那么楚王为何要请示齐王后再被封王呢?况且是楚人最早起事,理应号令天下!”
怼来怼去,齐王田儋也没有多费口舌,直接把公孙庆给杀了。
景驹与秦嘉见己军出战不利,而齐国又不肯出兵相救,觉得势孤的他们只好退守彭城。
而项梁率大军经过彭城附近时,因粮草不足,想让景驹的义军“接济”一下,结果却吃了闭门羹。
项梁对部下说:“陈王先首事,战不利,未闻所在。今秦嘉倍陈王而立景驹,逆无道。”
意思就是说,陈王首倡义兵,作战失利而下落不明。可秦嘉不急着去寻找陈王,却反而立了景驹为王,简直是大逆不道。
景驹是被秦嘉拥立,称王是在陈胜死后。虽然当时各地反秦将领不知景驹是在陈胜死后称王的,但景驹也是先做的代理楚王,起码在名义上是尊重陈胜的。后来陈胜已死的消息为各地诸侯获知,景驹才做楚王,也算是接替陈胜,成为各地反秦义军的首领,从这一点来看也算是有一定的合理性。更何况景驹有楚国王室血统而陈胜没有,自然比他当楚王更名正言顺。
雄心勃勃的项梁显然不愿屈居景驹之下,又见景驹如此无礼,于是怒从心中起,恶向胆边生,驱兵强攻彭城。
尽管实权在握的秦嘉组织精锐部队进行了顽强抵抗,但仍然无法抵挡项军的强大攻势。结果,秦嘉眼见抵挡不住,和景驹逃往胡陵。项梁可不会放虎归山,一路狂追到胡陵。秦嘉无奈之下,只好拼死与项梁作战,最后兵败身死。景驹见秦嘉已死,只得弃军逃到了魏国,并最终客死他乡。
《史记·项羽本纪》对此记载如下:“乃进兵击秦嘉。秦嘉军败走,追之至胡陵。嘉还战一日,嘉死,军降。景驹走死梁地。”
这时,陈胜被杀的确切消息传来,项梁的反应是“召诸别将会薛计事”,显示了他想继陈胜之后称霸的野心。
计划赶不上变化。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刘邦大为震惊。震惊之余,他开始坐下来冷静思考该何去何从,并最终决定投奔项氏集团。当然,说“投奔”有些言过其实,称之为“借兵”更准确。
《史记·项羽本纪》是这样记载刘邦的:“闻项梁在薛,从骑百余往见之。项梁益沛公卒五千人、五大夫将十人。沛公还,引兵攻丰。”
也就是说,对于刘邦“加盟”,项梁很是欢迎,作为回报,项梁给了刘邦五千士兵,还派了十名高级军官供刘邦调遣使用。
要知道,刘邦在沛县起义时,得到了子弟两三千人,后来征战数城又获得五六千人,但随着雍齿的背叛和战役的消耗,所剩兵力已经很有限了。此番刘邦用“百余骑”的车马换来了“卒五千人、五大夫将十人”,可谓收获丰厚。
就这样,刘邦成了项梁的别将,归项梁指挥。
刘邦找到后援军后,向丰邑发起了第三次进攻。这次“引兵攻丰”的结果很出彩——“拔之”。也就是说刘邦收复了丰邑,雍齿无奈之下,只好逃往魏国。
当然,这种“逃亡”的生活并不好过,后来雍齿因为走投无路,便再度依附于刘邦。起初,刘邦并不想接纳雍齿,甚至还想把他斩首示众,以泄心头之恨,好在早已归附的王陵多次出面调解,才保全了雍齿。
雍齿虽然为人反复,但就能力而论,的确是一位很出色的将领,再次依附于刘邦后,无论是野战还是攻城,都有不俗的表现,在战场上历经大小数十战,立下了赫赫战功。刘邦称帝后,还封其为侯爵,这是后话,且不多提。
刘邦夺回丰邑后,让心腹任敖为守城大将。事实证明,任敖的忠诚度是极高的,此后他一直坚守丰邑两年时间,扫除了刘邦的后顾之忧,让其安心奋战在第一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