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遍却无意识的偏见
刻板印象经常是无意识地出现的。我们的大脑在我们意识到之前10秒钟就已经做出了决定。[2]诺贝尔奖得主、神经科学家埃里克·坎德尔发现,我们大约80%的思维都是在无意识中进行的。[3]当你伸手去抓门把手时,这一切都运作得很好,但是当形成对他人的印象或做出对他人的决定时,这种运作就会出问题。
刻板印象是我们经常无意识地用来快速评估我们同伴的一种方式。然而,很多时候,这些印象并不是基于观察或生活经验,而是不加批判地从外部社会吸收来的。
我们大多数人倾向于认为自己能够相当准确地看待他人。但事实是,我们是社会人,随身携带着无意识的社会观念,这些观念在我们的脑海中根深蒂固,我们通常意识不到自己被它们束缚了。这会导致一种被称为“内隐偏见”的无意识过程,它自动地影响我们喜欢或者不喜欢某些群体。内隐偏见很难减轻,光是接受它就很难,因为它往往与我们有意识的观念背道而驰。另一个复杂的问题是,内隐偏见往往反映的是结构性偏见。
结构性偏见指的是社会机构的某些策略或实践,比如公司歧视员工或者医院歧视病人。它经常与内隐偏见交织在一起。对于机构内部来说,歧视可能在管理者或医生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发生,因此被认为是内隐的。与此同时,它往往也是结构性的,因为这种歧视加强了当权者的权力,并削弱了被边缘化的群体的权力。
为了考察这两种类型的偏见,研究人员让通常自视客观公正的科学家同行来评估男性和女性求职者的简历。几乎在每一种情形中,男性求职者都更有可能被雇用,并拿到比女性求职者高得多的薪水,然而他们的简历除了使用的名字不同(传统的男性名字或女性名字),其他内容完全一样。[4]类似的基于文化的种族偏见也同样存在:研究表明,在简历中加入典型的“白人”标识的求职者比没有这些标识的求职者收到的面试通知要多得多。[5]
对年龄较大的求职者也存在同样的结构性偏见和内隐偏见,或者说年龄歧视。一项研究发现,当简历内容完全相同时,雇主倾向于将工作提供给更年轻的求职者。[6]尽管大量研究表明,年长员工通常比年轻员工更可靠、更有技能,但这种雇用模式还是一再出现。[7]同样,当医生对具有相同的症状和康复概率的病人进行个案研究时,与年长病人相比,医生更倾向于建议对年轻病人进行治疗。[8]
结构性偏见和内隐偏见之间的界限很模糊。基于文化的结构性偏见会渗入我们的观念,然后在不知不觉中被激活。因此,多项研究表明,不论我们有意识地持有何种观念,我们所有人都存在无意识的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