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摊牌啦!我要名垂千古
东京童贯府前,
蔡攸的马车停下,
他从车上下来,径直走到朱红大门前,拉动门环。
从里面探出一个脑袋,朝他瞧了瞧,问道:“你找谁?”
蔡攸递上了拜贴。
过了许久,才有位老管家出来,上下打量着蔡攸,满脸都是疑问。
蔡攸笑着问道:“许老头,你可还识得我?”
“咦!蔡公子?真的是您?”
许管家听声音熟悉,
只是瞧着样貌又有与印象中的那人不同,试探着问了一句。
蔡攸点点头,道:“告诉童兄,我回来找他,有要事相商!”
童贯的义女,童贳的女儿童娇秀,许配给了蔡攸的长子,
二人是亲家,常以兄弟相称。
许管家这才确定认出蔡攸来,朝着施了一礼,道:“哎哟,蔡公子大驾!快!快些请进!”
入了童贯府院,
童贯还未回来,蔡攸便在厅堂等侯,
直至中午,童贯才迈着大步,朝厅堂走来,边走边笑道:
“哈哈哈……蔡老弟啊!这一年多来,你去了哪里逍遥?可让老哥挂念啊!”
蔡攸起身迎上,与他见过礼,寒喧几句,将早就编好的理由说了一遍,
“童兄,小弟此次回京,是有件要事需童兄帮忙。”
蔡攸叙完旧,说起正事。
童贯面带微笑,道:“贤弟请讲,若是贤弟想要谋个一官半职,只管说便是了!”
他以为蔡攸在外隐居,受不了清苦,又想回京做官。
蔡攸掏出一本书,递给童贯:“童兄请过目。”
童贯先瞥了一眼书名,上书“天花详解”
他略有些吃惊,他以为对方递上来的是一本送礼请单,就跟上次柴宣那厮一样,未曾料到竟会这几个字?
“这?”
童贯抬眼,看向蔡攸,怀疑对方拿错了,
蔡攸却坚定地点点头。
童贯对这天花什么的,根本不感兴趣,无奈蔡攸在一旁殷切的注视着他。
他只好勉为其难的打开,看了起来。
书中先讲了“水苗法”种人痘,
又将其缺点和隐患列举,后又图文并茂了讲了牛痘技术,以及如何预防天花蔓延……
童贯硬着头皮看完,将书合上,问道:“贤弟,这是你写的?”
蔡攸脸微微一红,但为了流芒千古,偶尔不要脸也可以的。
立马厚着脸皮承认:
“是小弟在高唐州隐居时日,苦心钻研,冒死验证,方才得出的方法。
童兄应该已经知道,齐州爆发天花,
然,与之相临的高唐州,暂时却无一人感染天花而死?
为何?皆因他们已经开始大规模的种下牛痘。”
童贯有些惊讶,道:“齐州知州曾若蕃不是上奏折说,齐州天花已经控制住了吗?”
蔡攸冷哼道:“那厮好大喜功,人浮于事,这次怕是要惹下大乱子!”
童贯倒吸了一口冷气,道:“你是说,齐州的天花已经失控?”
蔡攸点点头。
童贯面色肃然,端起茶杯饮了一口,似在沉思,过了一会儿,又问:“贤弟,你找为兄,所为何事?”
蔡攸慷慨说道:“请童兄将此书献于皇帝陛下,公布于天下,让我大宋子民从今往后,再不惧天花之疫!”
童贯见他说得大义凛然,似是脸上都有了光彩,心中越发震惊。
他想不到,蔡修离京不到两年,竟会有如此变化?
他再次确认道:“贤弟,这牛痘技术,真有这般厉害?”
蔡攸轻轻一笑,卷起袖子,道:“童兄请看,这便是接种牛痘后的伤疤,小弟早已亲自试过,安能有假?”
童贯起身,负手踱步,
过了一会儿,他骤然停下,道:“好!我便此书献给皇帝,若此事能成,哥哥我也落得一个举贤的美名!”
………
次日,童贯进宫,见着赵佶,将书递上:
“官家,昨日蔡攸回京,带来了一本书稿,说是他这一年来的心血。”
赵佶正在作画,闻声停下,
太监们递来毛巾,他擦了擦手,坐在一旁的椅子上,喝了口茶,
这才笑着问道:“蔡攸啊!朕记得他,就是那个跟名妓赵伶儿私奔之人?呵呵!此人倒是个妙人啊!”
赵佶爱上青楼,
对名妓有种天然的好感,
对这位敢做敢为,敢为了女人,抛弃父母妻子,抛弃官职前程的蔡攸,十分好奇,甚至还有些欣赏。
毕竟这人干了他不敢干的事儿。
事实上,由于蔡攸与赵伶儿私奔,
二人在文人墨客眼中,俨然成了有情人终成眷属的典范。
青楼的姑娘们羡慕赵伶儿好命,文人书生们羡慕蔡公子风流。
二人的私奔壮举,早成了一段佳话!
时常被人在茶余饭后谈起,必是大加赞赏,拍手称快!
连赵佶与李师师私混时,也常拿二人说道,言语中皆是羡慕。
童贯弯腰回道:“正是此人!官家,此人离京后,一直住在高唐,见齐州爆发天花,百姓遭殃,横死无数,于心不忍,便冒死钻研出此等方法,以应对天花之疫。”
赵佶闻言,脸色变得凝重,道:“曾若藩不是说,天花已经控制住了吗?”
童贯轻轻摇头。
赵佶有些恼怒,但未直接发火,打开文稿,瞧了瞧,
见里面所述十分详细,还配有图画,便是普通人照着书上的内容,也能制作出所谓的牛痘来。
甚至举一反三,非但涉及到天花,对其他传染病的防治,也作了详细的阐述。
例如,用陈醋熏蒸法杀灭屋内感染源,
用毛巾包碳制作成口罩,
用烈酒涂抹杀毒等等,所述十分详尽!
瞧得出来,此人是用了不少心血的。
赵佶合上书,陷入了沉思。
此事关乎着无数百姓的生死,他不敢太意,
不可凭这一本书,就下令将此法全国推行。
“朕将此书,交于御医们观摩,明日早朝,再行定夺!对啦!你让蔡攸也来上朝吧,朕想看看他,如今成了何般模样?”
………
第二日,朝堂之上。
大臣们交头结耳,小声议论,
蔡攸写的那本书,众人已经传阅。
大部分人都觉得蔡攸在吹嘘,
无奈此人是蔡京的长子,又是童贯的儿女亲家,大家不愿公开反驳。
甚至连蔡京都觉得儿子在胡闹,
一年多不联系,一出来就搞这一出!
蔡京心中还是很恼火的,
可在朝堂上他仍要支持自己的儿子,不能让外人知道他与蔡攸有间隙,以防被有心人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