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数字经济的崛起
数字化进程持续加快,数字化技术与应用在众多领域中开花结果,于是数据就成为企业的核心资产,加速了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无论是新兴产业还是传统的实体经济,都需要与数字经济接轨以谋求新的发展机遇。数字经济的发展,能够优化调整企业对于多重环境的适应性,同时也会颠覆原有的商业模式,给新创企业带来更多的可能性,抑或是更多的挑战性。
一、数字经济:新的“强力引擎”
在全球数字化与信息化的双重加持下,数字经济逐渐成长为助力经济复苏与增长的新的“强力引擎”。
目前,传统实体经济发展的脚步正在放慢,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AI等新兴技术成为新的风向标,数字经济业已崭露头角。2021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突破45.5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6.2%,占GDP比重达39.8%。以上数据说明数字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更加稳固,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数字技术的应用推广为各国提供了跨越发展鸿沟的有利机会,回顾过去的几年,数字经济从多个方面发挥效能,作用于世界经济的复苏当中。
1.打破贸易壁垒、减少贸易摩擦
数字经济的强势崛起能够助力打破贸易壁垒、减少贸易摩擦。传统实体经济的耗用成本在数字经济的加持下大幅降低,经济活动的触手也延伸到了世界范围内,在进行全球贸易时,贸易壁垒不复存在。数字信息的生产效率稳步提升,重要交易信息的学习成本、获取成本不再成为阻碍,新兴技术的传播也齐头并进,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进程。
2.重塑全球范围内制造业的价值产业链
数字经济的强大动力将重塑全球范围内制造业的价值产业链(惠宁和杨昕,2022)。数字经济的步伐迈过了国家与地区的边界线,改善了现阶段全球的生产分工系统,对全球制造产业的价值链进行了生产组织以及产业专业化两个核心角度的重塑,使全球制造业发生了脱胎换骨般的改变。
3.为未来的商业经济奠定坚实的基础
数字化平台将为未来的商业经济奠定坚实的基础。经历了不同寻常的内外部超预期困难阶段,人们对于交易的惯性思维逐步从线下转移到线上,所认知的实体经济世界也扩展至数字化交易空间。如今,交易和支付领域的创新科技的涌现打造了数字时代的信用体系,世界经济振兴的道路也将在数字经济的陪护下更加平坦。
4.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
数字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近年来兴起的绿色经济就是以数字经济为催化剂,催生了一系列绿色产品与绿色消费平台,数字经济研究者也可以借助跨学科的架构对新能源的可持续问题进行研究。不仅如此,数字化平台也会更加无死角,尤其是对商业模式进行了数字化革新,最终将反馈给供应链以提升运作效率。
时至今日,数字经济仍在不断发展,而达成更高、更广的普惠程度需要全球业界的精诚合作,消除世界经济发展路上的荆棘,谋求更多的数字经济财富。
二、数字赋能:数字产业化
数字产业化的发展规模稳步向好。《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研究报告(2023年)》显示,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0.3%,占GDP比重为41.5%。值得一提的是,在数字产业化中ICT(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即信息与通信技术)服务的龙头地位更加稳固,而热门的软件及IT行业也有一定的进步。
常规意义上的数字产业化即拓宽现代化信息技术的覆盖面,积累数字化信息与相关知识,填充生产要素的缺口,加速数字产业的诞生与发展(孙占利和付蓓静,2022)。无论是在当下还是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数字产业化都是各地区产业化竞争中炙手可热的发展“代名词”。我国的大数据、物联网、软件应用等领域经过多年的培养,已具备了相当的竞争优势。对于今后数字产业化的发展而言,要突出发展重点,同时也不要忽视基础设施的维护建设,对具有示范意义的平台要大力提倡,以政策的普惠支持数字产业化加速发展。
作为经济发展的强大驱动力,数字产业化在助力经济高质、高速发展的同时,还催生出多个新的生态产业,以新带新,酝酿新动能,加速新发展。目前,我国正处于历史性窗口与战略性机遇阶段,经济发展也适逢新旧动能的转变期,数字产业化的推广将扩充新的经济发展版图,为我国的经济高质量发展乃至现代经济体系构建添砖加瓦。
1.聚焦数字产业化发展重点
就目前移动互联网、大数据、AI三足鼎立的局面而言,数字产业化的新生态不断迸发,在新兴业态的竞争中,为了占据有利地位,业界必须聚焦发展重点,聚精会神地促进数字产业化,如图1-1所示。
图1-1 数字产业化发展重点
(1)大数据及物联网。
培养具有引导能力的核心产业——大数据及物联网,对大数据及物联网产业的“三年行动计划”加深认识,将可视化、边缘计算技术、海量数据存储清洗等复杂问题逐个击破,大力发展“数字+”新产业。
(2)新生代AI产业。
科学布局处于科技前沿的新兴产业——新生代AI产业,打造属于自己的“芯时代”,将基础软件和智能硬件的效能结合起来,做到“软硬兼施”。
(3)新型信息技术制造产业。
稳步发展重要基础产业——新型信息技术制造产业,对IPv6和5G商用为基础的信息设备、信息终端、信息系统应用加大推广力度;同时,在芯片的产业化进程中,不断扩大北斗导航高精度芯片和太赫兹芯片的影响力,增加对基础软硬件产品的研发投入。
(4)信息技术和高端软件服务产业。
大力培育应用型服务产业——信息技术和高端软件服务产业,在民生保障、政务服务、社会治理及产业化转型等应用领域加大软件开发力度,利用北斗信息系统等一系列数字化系统对社会进行服务,凭借新的信息技术,打造对应的高端业务外包服务。
2.加强数字化基础设施支撑
整合现有的网络技术,借助大数据、5G、物联网、AI等技术搭建万物互联的数字化基础设施,支撑数字产业化的快速发展。
(1)抓紧构建新一代信息化网络基础设施布局,推动传统基础设施转型升级,形成网络化、信息化的基础设施体系。
(2)支持数字化基础应用设施建设,对原有的大数据中心和云计算基础建设进行优化布局,助力内容分发网络的融入。
(3)积极推进建设、更新传统数字化基础设施。在交通运输层面,可以在交通基础设施、交通通信网络等领域普及数字化建设;在水资源规划及旱涝预防等方面,可以凭借信息化建设进行水资源管理,打造智能调配系统、水害智能防范体系;同时,可以加速电网的智能化覆盖,给绿色能源的共享提供保障。
3.加快数字化示范平台建设
放眼全球,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数字经济基本上处于同一起跑线,然而发展水平却参差不齐。成功的实践案例不能一味照搬,加快数字产业化要做到求真务实,紧抓数字产业化的核心,对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产业开展数字化示范平台建设,探寻各自独有的新路径,如图1-2所示。
图1-2 数字化示范平台建设新路径
(1)积极设置优势大数据中心试验区,推动各大数字化示范区的区域联合,构建一体化数字产业新格局。
(2)积极建设国家级数字经济创新试验点,开拓数字化生产关系,打造新型的数据流通机制,优化配置数据资源。
(3)积极促进城市的数字化建设,对若干城市进行开放试点,开展从城市规划到城市治理的一体化服务。
(4)积极推动“数字+”园区建设,开发新的智能化园区管理系统,建设数字化工厂、园区,提升上云覆盖率。
4.完善数字化配套政策
为了跟进落实国家出台的基础政策,完善数字化配套政策是必不可少的措施,也是数字产业化抓住发展苗头的良好时机。
(1)要保证足够的建设用地,优先保障省重点名单中的建设项目,其次是电商、新一代信息技术服务等项目,落实其建设用地。
(2)节省电力成本的损耗,要采取电力优惠或者分级用电制度,支持数字产业化的落实。
(3)扩充人才储备,在数字企事业单位中大力提倡柔性引进方式,进而补充紧缺的高层次人才。
(4)创新平台的搭建至关重要,同时对获批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国家级产业创新基地等荣誉的数字技术企业,给予相应的财政补助和奖励。
认知商业模式专栏1-1 华星光电:LCD智造者
1.企业简介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星光电)于2014年在武汉光谷产业园诞生,是深圳华星光电与湖北省政府共同出资建设的第6代LTPS(OXIDE)LCD/AMOLED显示面板生产线。华星光电一期投资160亿元,是武汉市单笔投资额最大的工业项目。华星光电提供低温多晶硅、LTPS液晶显示面板等产品,以及产品模组等产品的研制、营销和技术支持等服务。曾获多项荣誉资质,如多晶硅TFT关键技术湖北省工程实验室、湖北省低温多晶硅液晶显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同时还是国家智能制造示范点。
2.发展优势分析
(1)核心业务数字化:着力提升软能力。
华星光电作为一家电子高科技企业,主营产品包括液晶显示模组、液晶电视模组和智能手机模组等。众所周知,显示产品的更新换代速度较快,这也决定了其产品需要与时俱进,不断进行创新研发。为此,华星光电持续加大对产品研发数字化、制造过程数字化、装配生产线自动化和智能化的革新力度。经过五年的深耕,华星光电在PLM、ERP、MES、CIM、FDC等系统建设方面逐步扩大范围,将系统的效能全覆盖于企业的核心业务当中,同时还实现了生产线的全自动运行,在产品的研发生产、供应链循环、质量检测方面突破自我,持续提升企业业务的核心竞争力。
华星光电推动落实“数据湖”的铺设,将该大数据系统作为承接数据流通的基建设施,加快推进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进程,为企业数字产业化奠定基础。
(2)智能制造体系:提升业务效能。
华星光电在技术的自主研发上加大投入力度,开创了业内领先的柔性智能制造体系,对产品全流程运作的智能化进行普及。华星光电以本次数字化转型为契机,以产品设计为源头,不断进行模拟仿真,提高产品设计和制造工艺的流程适配性,对产品的量产进行优化,节省生产过程中的时间成本和投入成本,并且满足顾客的个性化定制需求。
华星光电通过自主研发,推出了优化判定方式的ADC软件,将人工判定更新为人工智能判定,依靠人工智能的自主学习和深度分析的特性,使图片的判定过程实现了自动化。该项成就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在保证更高精准度的前提下,将生产间隔大幅降低。华星光电经过此次的生产流程优化,极大地提升了企业业务的透明度,并将业务效能提升至新的高度。
(3)思路清晰:迈出数字产业化新征程。
华星光电的数字产业化计划以企业的营运目标为中心,以最大的产能、最优的成本为基础,并且在订单、材料、生产、发货等环节,建立起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这不是单纯的数据和人工作业,而是以企业的盈利目标为基础,实现预警、辅助决策等数字化能力的提升。
同时,数字化是以过程为基础的,只有通过对流程的梳理,建立起一个以流程为基础的体系,才能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华星光电从宏观层面对企业的数字产业化蓝图进行规划,然后在微观层面进行有效的推广,随后在宏观层面上再次进行优化,形成“宏观—微观—宏观”的螺旋式上升路线。
(4)两化融合成果丰硕:打造持续创新引擎。
华星光电始终坚定智能制造的发展理念,并且把该理念融入生产线的数字信息化、智能化建设进程当中。华星光电极力促进数字产业化的打造,巩固信息化和生产自动化的成果,并且稳扎稳打,逐步全面覆盖企业的核心业务,实现全生产线的数字化。
华星光电凭借两化融合的丰硕成果,推动企业全方位数字产业化转型,发挥其数字的宝贵价值,使其渗透于整个企业的业务当中,大力打造智能制造的核心技术优势,激发企业的经济效能,提升企业的行业竞争水平,为自身打造持续创新的“强力引擎”。
3.发展与总结
华星光电的成功商业模式为同行业企业做出了表率,通过学习其经验,可以降低智能制造成本,如投入的风险成本及研发后的维护成本,推动降低行业门槛,使更多企业投入面板制造的研发中,推动面板制造的国产化、专业化、信息化、技术化进程,同时也为其他企业提供了数字产业化相关的宝贵经验。
资料来源
1.付剑茹,梅国平,李飞飞.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能促进企业创新吗?[J].产业经济研究,2022(4):127-142.
2.PANG Lingbo.武汉华星光电第6代LTPS/AMOLED显示面板生产线项目,武汉,中国[J].世界建筑,2020(9):76-81.
3.肖红梅.打造“绿色、高效、节能”的新型高科技工厂——华星光电与世源科技联合举办“高世代低温多晶硅(LTPS)洁净厂房共性技术研讨会”[J].洁净与空调技术,2015(2):108.
三、数字化转型:产业数字化
近年来,产业数字化的发展如火如荼。数字经济的发展对于各个行业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传统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依托工业互联作为核心支撑方法论,传统农业与传统服务业的数字化转型也成效颇丰。
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鲜明特征在于产业数字化,数字经济的规模在世界范围内也名列前茅。产业数字化的常规意义是有效发挥新一代的数字化科技效能,向传统行业释放动能,以数据赋能产业,全方位地对传统产业链条进行改造。我国相关产业迈向中高端的目标,迫切需要通过传统产业与数字技术紧密结合来实现,因此促进产业数字化的任务非常艰巨,同时也意义重大。
1.产业数字化的合理性
产业数字化处在新兴科技革命与产业革新的前沿位置。21世纪以来,全球科技创新日新月异,新兴科技革命与产业革新正在对世界经济结构进行重组。通信、AI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正不断地赋能传统产业,形成了新一轮的跨界融合与创新趋势,也为工业信息化的融合发展提供了有效例证。
(1)产业数字化为传统制造业开辟了高质量发展道路。
受限于人口数量、土地面积、节能减排等环境因素,传统制造业必须利用数据进行决策,以数据带动运营、以数据引导创新,同时还要重视产业体系中的信息与知识要素的深度利用,将产业链的各个环节相联合,做到环环相扣,以此推动工作之间的细化处理,也为区域间的交易效率托底,从根本上解决传统制造业成本持续升高问题。
(2)产业数字化能够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数字生产动能。
数据的诞生意味着新型生产要素的出现,而产业数字化作为运行理念的又一个全方位重大突破,将裹挟着数据要素占据行业竞争的制高点,对国际化竞争格局产生持续而深远的影响。不断盘活数据的价值是商业模式推陈出新的先决条件,也是传统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相融合强劲的推动力。
(3)产业数字化彰显了高品质生活的内在条件。
随着民众生活水平的提升,大家对高品质产品、服务的需求更加迫切,这就给产业供应链带来了优化空间,民生领域中的物流、供应等方面与数字技术相融合已是大势所趋。另外,民众对个性化、多元化的追求从未停止,催生了新的市场业态,产业数字化的发展正当其时。
2.产业数字化的转型路径
数字化转型升级面临重要关口,而能否抓住数字经济带来的机遇是推动数字资源打造传统产业新业态的关键。在这一数字化转型的风口之上,产业升级的倍增效应迫切需要数字经济来激活,发挥优势产业引导作用,培育新兴产业,同时促进技术创新,为产业数字化提供良好的营商环境。
(1)高水平打造数字化基建设施。
众所周知,数字基建是产业数字化的根本,为了加快万物互联的进程,开辟产业链与全价值链的直连数据通道,就必须发挥数字基建的头雁效应,引领数字经济向阳发展。
(2)加强工业互联网的平台赋能效应。
工业互联网平台定位于产业云及“互联网+”双重融合背景下制造业生产链的核心地位,此时借助数字化管理体系能够发挥数据的优势,充分激活物资、资金与技术的活力,构建反应迅速、直观透明的产业供应链。
(3)利用头部企业的头雁效应带动行业发展。
对于集群产业、重点产业来说,要鼓励头部企业打造标杆示范项目,为产业数字化的普及提供借鉴。支持头部企业发挥“领头羊”作用,开创产业数据库,积极促进产品创新、商业模式转型和平台升级,对统一战线的上下游企业起到示范带动作用,打开一定规模的数字化转型需求“闸门”,为供给端企业提供更多的研发支持,营造互惠共赢的健康循环。
(4)着力推动中小微企业开展数字化转型。
众多的小微企业开展数字化转型,能发挥其中流砥柱作用,将断点的制造与服务环节重新熔接在一起。同时要选取条件成熟的集群化产业开展数字化试点,以点带面促进数字化网络全面覆盖。
(5)积极完善数字化配套生态体系。
产业数字化需构建创新应用、业界乃至跨界融合的生态体系,才能取得数字技术、生产经销模式的产业集群创新性突破。
四、数据资产化:价值共创的基础
数字经济热潮来袭,为数据资产化带来了足够的曝光度,在此背景下,数据将作为一项新型生产要素,以贡献度、创收能力作为标准参与分配活动,发挥了数据作用在生产效率上的乘数效应。而数据资产化在提升数据资源价值的同时,还将向数据注入更多元的元素,使数据逐步演变为狭义的无形资产(徐涛等,2022)。
数据资产化的本质在于放大数据的价值,在此趋势之下,数据的价值逐步赶超数据的变现价值,数据的自由化交易应运而生,此时数据要素的潜力被彻底激活。
在发达的国家地区,数据已成为企业的重要资产之一,这是被社会所广泛认同的。同时,在欧美国家的认知中,数据自从诞生以来就被视为企业或个人的资产,并且有相关的立法体系为支撑,保障了数据资产化的合理性。
那么,为什么直到近年来数据资产化才为国内所熟知?
究其原因,问题可能在于国内不同产业的数据利用情况有所差异,产业存在多种发展阶段,因此对其重视程度也有所不同。通过整合资料,可以将国内的数据资产化概括为四个阶段,即起步阶段、发展阶段、变革阶段和融合阶段。经过这些阶段,我国数据资产化的相关技术得到了发展,也催生了数据资产化的诞生。
1.起步阶段:在企业内部发挥辅助作用
20世纪90年代,企业间使用数据的意识就已经出现,同时也有相关立法保护。当时企业可以利用数据绘制报表、指导运营,数据的价值开始得到体现。例如,某国际连锁超市通过整理数据发现,大部分年轻父亲的消费行为很有特点,他们喜欢将尿片和啤酒进行搭配购买,因此超市针对这一现象推出消费组合,打造了一种个性化营销模式。这就是早期数据资产的萌芽,而这一阶段的数据价值重点体现在企业或组织内部的辅助功能上。
从技术的层面出发可以发现,起步阶段开始流行数据资产化的工具方法论,其最主要的作用是帮助企业解决数据记账、数据预测等问题。就像20世纪90年代之前的Oracle、Teradata等产品体系,无一不透露出数据资产化的气息。总的来说,在数据资产化的起步阶段,数据资产更像一种数据库工具,为企业提供储存和检索的功能。
2.发展阶段:数据辅助功能得到强化
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的互联网行业呈井喷式发展,同时也带来了数据量的飞跃。由于数据量猛增,数据搜索和数据分析功能的需求缺口需要尽快填补,因此数据的价值进一步增强,曾经的辅助功能也不再适用于企业的发展,数据进而转化为企业的核心要素。
这一时期的新技术体系——NoSQL的出现,预示着数据资产化的进一步发展。NoSQL作为一种便捷高效、结构清晰的分布式新型数据库,它的出现就是为了取代旧数据库解决数据的场景变化问题。
从技术层面来看,以上变化引发的问题并不复杂,尽管数据量涨幅巨大,但是数据操作的便捷性还是能够得到最大的保障。
NoSQL不断完善发展,与海量数据持续磨合,为更丰富、更复杂的应用场景打好铺垫,随即推出了Hadoop工具,拉开了大规模机器学习的序幕。Hadoop工具拥有的强大储存能力以及高计算能力,能够有效助力企业的数据分析能力达成迭代性创新。而Hadoop通过对原有模型进行重新排列,催生了PageRank数据架构,这类核心算法的出现,满足了搜索引擎对海量非结构化数据的快速排列需求。
因此,在数据转化为要素之前,数据资产化管理工具所发挥的作用集中在存储以及数据分析层面。
无论是推陈出新的NewSQL,还是现阶段逐步壮大的云计算、并行计算引擎及其开发语言等技术,都是新生态的崛起信号,预示着数据技术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仍需不断地进步而变得更加成熟。
3.变革阶段:数据逐步转化为核心资产
数据是从何时开始转变为核心要素或核心资产的?答案是:当数据的价值逐步贴近市场价值,即贴近数据的变现价值时。这一特征最早出现在互联网金融体系中,并在该体系的建立与运营中颇具成效。
我们需要了解的一个规律是,当数据有了辅助决策的价值,往往还需要一个周期才能对数据的价值迭代做出总结。而此时,数据资产化开始发力,催生了企业的业务创新以及全方位数字化转型的萌芽,强有力地驱动市场发展,数据价值逐渐贴近变现价值,也就是说,掌握了数据就掌握了价值。
从技术层面来看,数据资产化的前两个阶段主要体现在低层次的数据架构体系上,而这里说到的第三阶段——变革阶段,数据技术就集中体现在数据法治标准的任务当中。
从使用层面来看,行业对数据资产的使用程度远远不够,一是数据没有有效流通的合理途径,数据相关的立法尚未完备;二是市场对技术的需求还未完全激活,使技术的落地存在障碍。
综上所述,在数据资产化的变革阶段,数据从辅助的“配角”逐渐成长为被多方看好的“主角”,广泛的数据认知基础搭建完毕后,接下来企业的精力就应聚焦在数据资产的管理方面了。
4.融合阶段:数据要素的应用
数据资产化发展到今天,数据的价值应用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从辅助预测到直接参与生产活动,数据应用已经活跃在各个领域当中。
数据要素的应用场景越来越广泛,而数据要素在企业的使用也普及到了企业的内部运行当中。与传统行业的数据管理和应用相比,新能源制造、金融行业、政府部门都奋力走在数据应用的前沿。
数据资产化贯穿于数据资产的收集、分析、整理、应用以及淘汰更替的一系列生命周期中。既然此时的数据含义已经不同于往昔,数据即是财富,那如何使数据财富能充分流动?
真正意义上的数据资产应当受到法律条文的严格限制与规范,才能在市场上流通起来。并且只有当相关的市场使用场景出现,以及相应的合理性规定落地后,数据交易才能在供需的应用场景中展开,加速数据要素的流动。
综上所述,第四阶段——融合阶段的首要任务就是打造一个具有支撑作用的数据交易体系。
目前,一连串的数字问题成为企业关注的焦点,比如如何生成数据要素、如何对生命周期进行管理、如何体现数据前所未有的价值。那么,数据就摆在面前,它的价值该如何激发?
截至2022年,行业对数据储存的需求已经饱和,因此数据要素生命周期的全程管理成为主战场。目前,约70%的企业正在向数据管理和应用的方向努力,然而还难以触及数据的市场化供给门槛,行业对这方面的摸索仍未停下脚步。
行业的数据资产化道阻且长,数据资产化及数据流通无论是在理论还是实践中都是切实可行的,数据资源也必将真正成为有价值的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