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3-28 19:31:56
封面
版权信息
作者简介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1.1 重视低碳经济是大国的责任担当
1.1.1.2 发展低碳经济是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1.1.1.3 发展低碳经济是中国产业转型的重要途径
1.1.2 理论意义
1.1.2.1 丰富和发展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1.1.2.2 完善生态经济学理论
1.1.3 现实价值
1.1.3.1 发展低碳经济是应对全球气候变暖最有效的手段
1.1.3.2 低碳经济是对当前经济增长模式的一种全新替代
1.1.3.3 测度低碳水平为发展低碳经济提供决策依据
1.2 绿色发展与低碳经济学术史梳理
1.2.1 绿色发展文献梳理
1.2.1.1 绿色发展理论研究综述
1.2.1.2 绿色发展战略研究综述
1.2.2 低碳经济文献梳理
1.2.2.1 低碳经济理论研究综述
1.2.2.2 低碳经济实现途径研究综述
1.2.2.3 低碳经济发展水平测度研究综述
1.2.3 碳排放文献梳理
1.2.3.1 碳排放驱动因素测度研究综述
1.2.3.2 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综述
1.2.3.3 碳排放交易机制与碳市场研究综述
1.2.4 碳税文献梳理
1.2.4.1 国外研究综述
1.2.4.2 国内研究综述
1.2.5 研究述评
1.3 本书框架
第2章 中国经济低碳转型的理论基础与水平测度
2.1 低碳经济理论
2.2 中国能源消费与碳排放现状分析
2.2.1 中国能源消费现状
2.2.2 我国碳排放现状分析
2.2.2.1 二氧化碳排放量测算
2.2.2.2 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现状分析
2.2.3 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水平测度
2.2.3.1 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水平测算方法
2.2.3.2 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2.2.3.3 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水平时空演变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3章 中国碳排放总量与强度测度及时空演化
3.1 理论机制
3.1.1 标准差椭圆
3.1.2 LMDI法
3.2 碳排放总量与碳强度测度
3.2.1 碳排放总量测度
3.2.1.1 碳排放总量测度方法选择
3.2.1.2 碳排放总量测度
3.2.1.3 碳强度测度
3.3 碳排放与碳强度时间动态演变分析
3.3.1 全国视角
3.3.2 区域视角
3.3.3 省域视角
3.3.4 其他视角
3.3.4.1 城乡视角
3.3.4.2 行业视角
3.4 碳排放与碳强度空间动态演变分析
3.4.1 碳排放与碳强度分布现状
3.4.2 碳排放与碳强度空间分布变动分析
3.4.2.1 全国视角
3.4.2.2 区域视角
3.5 碳因素分解
3.5.1 LMDI分解模型构建
3.5.2 碳因素结果分析
3.5.2.1 结构效应
3.5.2.2 技术效应
3.5.2.3 经济增长效应
3.5.2.4 人口规模效应
3.5.2.5 总效应
3.6 中国工业部门碳排放峰值预测及减排潜力研究
3.6.1 碳排放峰值
3.6.1.1 政策背景
3.6.1.2 文献综述
3.6.2 我国工业行业碳排放现状
3.6.2.1 碳排放计算说明
3.6.2.2 工业行业碳排放测度分析
3.6.2.3 工业总体碳排放测度分析
3.6.3 工业部门碳排放峰值预测
3.6.3.1 工业部门分类
3.6.3.2 模型设计
3.6.3.3 预测结果
3.6.3.4 模型检验
3.6.4 减排能力分析
3.6.5 总结和建议
小结
3.7 中国工业碳减排成熟度研究
3.7.1 碳减排成熟度
3.7.1.1 成熟度定义
3.7.1.2 碳减排成熟度
3.7.1.3 量化方法
3.7.2 碳减排成熟度指标体系
3.7.2.1 指标选取
3.7.2.2 数据来源及描述性统计分析
3.7.3 我国碳减排发展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