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12-27 17:21:34
封面
版权信息
哈佛新编中国现代文学史(上)
插图
中文版序 王德威
导论:“世界中”的中国文学 王德威 撰并修订 王晓伟 译
现代中国“文学”的多重缘起
荷兰戏剧、中国小说与开放的世界图景
19世纪中国的文章复兴
时间的冲撞:现代憧憬·怀旧想象
翻译的现代性:马礼逊的中国文学
公羊想象与托古改制
“以世界为家”:《镜花缘》与中国女性
晚期古典诗歌中的彻悟与忏心
《西学东渐记》:跨太平洋翻译
原乡里的异乡人:江湜与黄遵宪
错置的时代:西洋鬼子、中国天师
早期现代中国的女性作家
王韬登陆香港
媒体、文学和早期中国现代性
翻译的政治:走向世界语言
左图右史:《点石斋画报》及杂志
《海上花列传》、方言小说与白话现代性的起源
新小说前的“新小说”
丘逢甲:涕泪飘零的诗学
语言改革及其不满
邱菽园:南洋离散诗学的风雅与风土
甲骨,危险的补品……
未竟的翻译与新小说的未来
落叶、哀蝉、国难、诗殇
《黑奴吁天录》到中国
福尔摩斯来华
借古喻今
“文”与“中国最早的文学史”
明希豪森的中国之行
章太炎与文学复古的革命政治
东京和上海的全球剧场景观
中国第一位女性主义者之死
从摩罗到诺贝尔
南社:革命时代的古典诗情
革命加恋爱
《大同书》:乌托邦小说
胡适和他的实验
现代中国的“青年”之发明
周豫才写《狂人日记》
现代梵音
触摸历史与进入五四
“五四文学”的多重意涵
台湾诊断书
翻译白璧德
向恺然的猴子
新文学与国文课
徐志摩和中国的浪漫主义
声音的魅力
鲁迅与墓碑
梅兰芳、丹尼肖恩舞蹈团与世界戏剧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传奇吕碧城
巴金的无政府主义小说
革命与莱茵的葡萄
病与浪漫
性别、商业化和文学市场
身为名人的作家
瑞恰慈与中国批评
猎头之邀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1930年—1936年
宣传员、油印机与骡子
黑婴的《异教徒恋曲》
大地寻根:战争与和平、美丽与腐朽
语言、文学和默片
多余的话
儿童中国:三毛传奇
《过渡》与定县实验戏剧
一封台湾话文的“批”寄出
《中国的一日》
木刻:流动的图像
文章身后事
曹禺及其剧作
“吹号者”艾青
燕卜荪、奥登与九叶诗派
寻找原乡人
一个年轻诗人的画像
新感觉派的诗学与政治
中国性与现代性之间:费穆的电影艺术
延安的西洋文学课
张爱玲在香港
在战火中写作
文后
哈佛新编中国现代文学史(下)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赵树理方向”
北有梅娘
中国现代主义诗歌的声音
郁达夫失踪之谜
文人与沦陷
记忆与创伤:从“二二八事件”到“白色恐怖”
朱光潜、沈从文和苏格拉底
寻找徐娜娜
从精神病院到博物馆
台湾才子吕赫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