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品类定位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三、互联网时代为何更要定位

不少人曾质疑:作为一个诞生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理论,定位理论在互联网时代还有效吗?事实上,定位理论在这个时代不仅没有失效,反而被时代证明了其独一无二的价值。互联网时代,企业更需要一个精准的定位。

(一)信息碎片化

在过去,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是电视、报纸、广播和门户网站,在那个时代,报纸的一个版面只会有几篇报道,半小时的新闻栏目可能说不到十条新闻,好在,多数人还是有足够的耐心消化完这些信息的。然而,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新媒体不断发展,新闻APP、微博、微信等快餐式媒体成为人们主要的信息来源。一条微博最多只有140字,APP上的新闻看看标题和配图就大概知道发生了什么,现在的人们,已很难再有耐心去关注长篇累牍的报道,花上半个小时目不转睛地看一档新闻节目了,文章超过1000字就可能让很多人丧失阅读兴趣。互联网让人们的生活变得“碎片化”、注意力更加分散。在信息碎片化的今天,我们每天可以通过互联网了解到许多信息,却很难形成深刻的理解和记忆。

对于许多人来说,这是个美好的时代,花更少的时间,了解更多的事情,何乐而不为呢?可不幸的是,对于很多企业来说,这着实是个糟糕的时代,企业花大力气制作的广告可能根本入不了顾客的法眼,或许广告中包含大量足以吸引消费者的信息,但对于他们来说,能记住的就只有一点小小的碎片,企业的大量诉求最后都做了无用功。

可是,这确实又是最好的时代,只要你学会了如何定位。叶茂中先生说:“即便这个世界如何改变,人的根本属性不会改变,人就是人,有血有肉有欲望的高级动物,避重就轻、趋利避害、喜新忘旧、好吃懒做、占便宜的根性不会改变。即便是碎片化令他们的注意力无法集中,只要掌握了他们的本能,吸引他们并非难事”。定位理论告诉我们,品牌要在顾客的心智中占据一个有价值的位置。按照叶茂中的说法,在这个碎片化的时代,要“找准穴道,简单直白”,周鸿祎说,产品可以不完美,只要能打动用户心理最甜的那个点。这个穴道就是消费者的心智,而打动用户心理最甜的那个点就是在顾客心智中站稳脚跟的重要前提。

在信息碎片化的时代,企业更需要定位,这样才能避免做大量无法进入消费者心智的无用诉求。

(二)信息大爆炸

媒介发达带来的最为直观的结果是信息绝对量的增加,从最初的口语传播时代到文字传播时代,再从印刷传播时代到电子传播时代,人类掌握信息量增长速度越来越快:信息量的一次倍增花费了1500年,第二次花费了250年,第三次花费了150年,而到了20世纪70年代,这一周期已缩短至5年。即使以5年的周期作为标准进行推算,在今后70年的时间内,人类积累的信息量将达到今天的100万倍。然而,别忘了,20世纪70年代,我们还没有互联网。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得信息的采集、传播的速度和规模达到空前的水平,这进一步加速了信息大爆炸的进程。《定位》一书中提到,媒体爆炸、产品爆炸以及广告爆炸让顾客的心智备受骚扰,这本书出版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那么到如今,也许仅仅用爆炸一词已经不能形容如今严峻的形势了,顾客的心智也只会更加疲劳。

定位理论诞生的一大背景就是我们已进入信息过度传播的社会里,而互联网的到来只会让信息的传播更加“过度”。基模理论认为,人们为了应对这种“过度”,自身会形成一种心理捷径,来方便处理应付各种情况。在消费行为中,品牌就是这样一种心理捷径,是一种节约时间的思考方式,不必让自己在购买时花费大量的时间来比较各种商品。而有限的心智决定消费者的脑海里装不下太多的品牌,也因此,再好的产品质量,再有创意的广告,都敌不过品牌在消费者心中占据一个有价值的位置。

既然定位理论诞生并适用于那个信息爆炸初现端倪的时代,那么在这个信息更加爆炸的时代,它无疑变得更为重要。

(三)消费者选择的困惑与戒备

互联网时代为我们带来淘宝、京东、亚马逊、当当……网络购物已经成了许多人的选择,在购物网站上,你只需轻点鼠标,就能轻松搜到几万种同类商品,各种品牌,各种款式应有尽有,选择是如此之多。在最初,你或许会对这大量的选择表示欢迎,随之而来的,就是麻木与厌倦了:平常的工作与学习就已经够劳累了,难道连买个东西也要花上大把的精力去比较挑选吗?

我们的祖先不需要烦恼,因为他们的选择很简单:找到任何能找到的吃的,确保自己不饿肚子。互联网时代,人们的购买变得更加迅捷,选择更加多样,由此也带来了困惑与戒备。太多的选择确实成了一种甜蜜的烦恼,几万种商品展现在你的屏幕前,从图片上看,每件商品似乎都是那么光彩夺目,你花上半小时翻看了几页,发现每件商品都号称自己质量好、功能强大,这些商品是如此的相似,以至于到最后,你还是不知道到底要选哪件。久而久之,在极其相似而又真伪难辨的产品诉求的狂轰滥炸下,人们变得越发迷惘,甚至,开始对这些诉求持以质疑的态度,大家都说自己商品的品质是最棒的,功能是最全的,可最棒最全的当然只有一个,这样的诉求怎么让人相信呢?

杰克·特劳特在《什么是战略》一书中,描述了“选择的暴力”这一现象,他发现,在近几十年的时间里,每个类别中,可选择的产品数量都有着出人意料的增长,显然,这一现象在互联网时代得到了延续,消费者在今天所面临的选择数量超出了以往的任何时候。杰克·特劳特发明的新生产工具——定位,就是为了应对“选择的暴力”,企业只有确立优势地位,才能使品牌胜出竞争,进而在一片混沌中,赢得消费者心中的优先选择。

(四)企业资源的有限性

前面提到,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加剧了信息的爆炸,“选择的暴力”现象也得到了延续,对于企业来说,这是一个竞争更加白热化的时代。去时空、去中心的互联网让做生意的门槛大大降低,企业每天都要受到各个竞争对手的挑战,他们无时无刻不在紧盯着你的客户,企图把他们从你身边拉开。

在这样一个时代里,一家企业想在各个领域都获得成功是一件近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强大的美的在豆浆机领域赢不过小小的九阳,海尔旗下的微波炉在格兰仕面前也是完败,企业的资源毕竟是有限的,想要面面俱到,就极有可能在各个领域被专家品牌击败,杰克·韦尔奇早早就意识到了这一点,他在上任通用电气后,将不是“数一数二”的业务全部停掉,无论它们的利润有多丰厚,此举也使得通用电气得以再续辉煌。

面面俱到式的成功只可能存在于竞争不激烈的时代,一旦竞争加剧,更多的专家品牌登上舞台,大企业将很容易在各个领域被不同的对手肢解,猛虎终究难敌群狼。互联网时代无疑是一个狼群大量出没的时代,在今后,企业间的竞争将会更加的激烈,任何在顾客心智中没有位置的品牌,终将会消失在历史的尘埃里。集中资源,在顾客心智中占据一席之地,这是定位理论告诉我们的,也是互联网时代企业的生存之道。

定位理论在“互联网+”时代有用吗?

众所周知,企业只要抓住了顾客的感觉,生意肯定会起来的,因为只有顾客才是推动企业成长的一股最大力量。

互联网的特征。互联网让距离、区域消失,是去时空的。互联网7×24小时,随时随地欢迎购买。同时,互联网还让信息更透明,交易记录、价格、客户评价等都很透明,顾客的知情权越来越大。之前,渠道、中介会把这些信息给“隐藏”“没收”。通过互联网我们就能获得更真实的信息。所以,互联网这个特点可以简称“去中介”。

互联网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让每个人都成为“媒体人”。这些特点让顾客的力量越来越大。做企业,如果能让消费者参与其中,能真正尊重顾客方方面面的感受,为顾客做好服务,这个企业肯定有竞争力。

所以,要越来越重视顾客的感受,要根据顾客的感觉来做决策、做产品、来命名、来做公关、做广告、做渠道、做市场。互联网时代,打造品牌时一定要追求简单,因为人的心智有一条规律,它是厌恶混乱的。每一位企业家都要努力做减法,做得越少生意反而会做的越大。

做企业“专注”二字最重要,不要三心二意,这也是很多事情的规律。只有“专注”,你才能做到“极致”,做到“极致”才会有好的顾客“口碑”,有了好的“口碑”,企业才能发展得“快”。所以,专注是一切美好的开端。

消费者的大脑还有一个规律,就是“先入为主”,这对企业形成竞争力,逃脱价格战,打造品牌更为重要。当你的企业和品牌第一个去做某件事情的时候,要舍得花钱;而当别的品牌已经在做某件事情,已经在顾客心智中有感觉了,被顾客记忆了,你再在这方面花钱,就是花傻钱了。

互联网时代打造品牌时,要敢于不走寻常路。客户的心智规律——喜欢有差异化的品牌,只要你敢于不走寻常路,只要你的品牌带着差异化,你会发现顾客的心智是敞开的。但是你去学别人的话,你做的跟领导品牌一模一样的话,顾客心智之门对你而言是关闭的。

王老吉成功,是因为它是敢于第一个把凉茶作为快消品的;可口可乐成功,因为它是第一个做可乐的……每一个成功的品牌背后都有它第一个去做某件事情。所以互联网时代,打造品牌也应该敢于创新,敢于简单,敢于专注,敢于不走寻常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