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大生活的“红与黑”
1973年,王石的军旅生涯宣告结束。当时,他的父亲转业被分配到郑州工作,他也就跟随父亲转业到郑州。在郑州,王石面临两个工作选择:一是从事自己的老本行——开车;二是在一个大锅炉工厂做维修工人。就在家人们期待王石继续从事老本行时,王石做出了令人不解的选择——做锅炉维修工。
其实,王石做这样的决定有他自己的考虑,部队五年的生活,让他更加深刻地认识和了解自己,他知道自己不会甘心于从事一份简单的工作,他有更多更远的目标和追求。到郑州后,王石的第一个目标是上大学,学习更多的知识、见识更广阔的天地,而锅炉厂恰好每年有两个大学生名额,这对王石来讲是非常具有诱惑力的,这也是他选择做锅炉维修工的真实原因。
在工厂工作的一年多时间里,王石显示出前所未有的踏实和吃苦耐劳,同事中有一些年纪比较大的老师傅,王石会抢先帮他们干活;下班后,王石继续学习,所有能读的书他都不会放过,有时候还会向同事和朋友借书看。可以说,王石的“幸运”更多的是源自他个人的努力,1974年,单位拿到两个推荐上大学的名额,工厂里的老师傅们一致推荐了他们最看好的这个吃苦耐劳的小伙子——王石。
23岁的王石终于成了一名大学生,唯一的遗憾是,他在兰州铁道学院,也就是现在的兰州交通大学,所学的专业是给排水,这并不是他喜欢的专业。但是在当时的环境下,转系是不可能的,所以王石在大学期间,除了学习本专业的知识之外,还要自学自己喜欢的学科知识。
大学校园的确是读书的好地方,远离了社会的纷争和困扰,在校园的净土中,王石得以让心灵真正获得自由。图书馆是大学的心脏,也是王石精神的伊甸园,他把所有的时间都安排在了图书馆,自学英语和政治经济学。所谓“有志者事竟成”,本该四年完成的本科学业,王石只用了三年就全部完成。在这期间,他坚持大量阅读经济学方面的书籍,英语从几乎为零的基础达到了流畅阅读英文原著的地步。
那段时间,王石徜徉于知识的海洋,他看到的每一本书都内化成自身的精神力量。他说,大学生活给他印象最深、影响最大的就是司汤达的《红与黑》,因为书中的主人公于连,一个工匠的儿子,他意志坚强、极具才气,不安于现状,渴望通过自己一步步的努力和奋斗,跻身于上流社会。
与其他人相比,于连是特别的。他的父亲希望他接受现实,但是于连不同意,他有自己的梦想和目标,他想成为神父或者资本家和贵族,希望有一天能进入上流社会。他不愿意做父母所做的工作,而是整天抱着书本阅读。这一行为导致了全家对他的怨恨和反对,他经常被父亲和哥哥毒打。他疯狂地崇拜拿破仑,渴望像拿破仑一样征服世界、做世界的主人。于是,于连开始使用各种手段去改变自己,在他的努力之下,他获得了老神父的信任和栽培,又得到了市长夫人的爱慕,侯爵的女儿也对他芳心暗许,最终,于连投靠了强大的木耳侯爵。然而,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于连终究是一个悲剧式的人物,因为上流社会不可能接纳一个来自于对立阶级的、不值一文的年轻人。所以,在短短的四年后,于连最终被判处死刑。
在王石上学的年代,中国还是一个很不开化的国度,各种各样的禁忌随处可见,《红与黑》这样的作品根本无法登上老师的讲台,小说中表露的野心更是被主流文化所批判和鞭挞,但是王石却对这部作品情有独钟。王石说,他之所以喜欢这部小说,是因为小说主人公于连的性格和他极其相似,当时,王石并不满意学校里沉闷的环境,而《红与黑》恰似梦想照进现实。他的倔强和骄傲同小说里的于连是如此相似,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信念,那就是“不安于现状才是成功的真正开始”。在后来的生活中,王石就像于连一样,怀揣着一颗拼搏的野心,创建属于他自己的商业帝国。
大学时光稍纵即逝,王石则如同一个潜伏的智者,韬光养晦、积聚力量。在这期间,王石阅读最多的就是外国名著,从这些作品当中,他总能发现自己的影子,并深受影响。1977年,王石被分配到广州铁路局工程段,做第五段的工程技术员,主要负责铁路沿线的土建工程项目。自此,王石开始正式进入社会这所大学,而他要学习和面对的还有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