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中国高等舞蹈教育的历史回顾
中国高等舞蹈教育伴随着两个重要的思想路径先行发展。其一是文艺为政治宣传和革命宣传服务,文艺是国家文化意识形态的表现。其二是从美育到素质教育,舞蹈是一种主要的教育路径与内容。
一、近代舞蹈教育随西学萌发
高等教育是人类近代西方文明的产物。近代中国封建社会闭关锁国,最终西方文明用一种“很不文明”的方式来到了中国。鸦片战争,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史。西方列强敲开了中国的大门,随之而来的是西方文化教育思潮。晚清洋务派主张保“中学”、学“西学”,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原则,倡办洋务学堂。1862年创办的“京师同文馆”是近代中国第一所新式专科学校,开启了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历史。随后,1898年,康有为在《请开学校折》中申请筹办“京师大学堂”,得到了光绪帝的“上谕”肯定。同年,光绪帝下《明定国是诏》,正式宣布开办“京师大学堂”。“百日维新”运动的最大成果就是1898年创立的“京师大学堂”——中国第一所“国立”综合大学。1912年5月4日,当时中国的最高学府“京师大学堂”改名为“北京大学”。中国高等教育完全在“西学”的影响下得以建立。
近代的审美教育,也同时伴随着“西学”走入中国。1793—1795年,德国哲学家席勒撰写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著作《关于人的审美教育书简》,又译《美育书简》。席勒在人类发展史上第一次提出了“美育”的概念。席勒说:“现在,国家与教会、法律与习俗都分裂开来,享受与劳动脱节、手段与目的脱节、努力与报酬脱节。永远束缚在整体中一个孤零零的断片上,人也就把自己变成一个断片了。耳朵里听到的永远是由他推动的机器轮盘的那种单调乏味的嘈杂声,人就无法发展他生存的和谐,他不是把人性印刻到他的自然(本性)中去,而是把自己仅仅变成他的职业和科学知识的一个标志。”他认为,人们生活在一种“破碎化”的生存状态中,人已经不是完整意义上的人。席勒在继承康德“审美无功利化”思想的基础上,大胆地提出了“美育”的概念。他命名审美状态为一种“心灵由感觉到思维的转变要经过”的“中间状态”。“在这一状态中感性和理性同时起作用,这正是由于它们互相扬弃了规定的力量,并通过它们的对立产生一种否定。在这一中间状态中,精神既不受自然的强制也不受道德的强制,并以两种方式活动,优先服务于一种所谓自由使命。”正是由于美的这种“中介性”,人类能够“通过美把感性的人引向形式和思维,通过美使精神的人回到素材和感性世界”。
19世纪末,席勒的美育思想被王国维带到中国。美育思想也同时得到众多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学者的大力宣传和倡导,很多人都提出了美育为学校教育的主导思想,这对近代审美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王国维是我国最早系统论述美育的学者。在1903年刊发于《教育世界》的《论教育之宗旨》一文中,王国维首倡四育并举的“完全之人物教育”的美育观。他认为美育即“情育”,并强调美育对人“感官训练”的重要意义。王国维对美育的贡献,更多的是一种思想上的传播。教育家蔡元培更是继承了王国维全面发展的教育观,并结合当时世界教育发展状况的观察,确定了美育在近代教育实践和制度上的价值与地位。
蔡元培继承了王国维的美育思路,将全面教育落实在“五育”之中。美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教育方针中起“手段”和“中介”的作用,目的是为世界观教育服务。1912年在《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一文中,蔡元培首先把教育分为两大类别:“曰隶属于政治者;曰超轶乎政治者。”蔡元培先生倡导教育求远效,要有独立性和超越性,教育要能够指导社会,又能独善其身而非随波逐流。他提倡五育并举的方针,其一,军国民教育;其二,实利主义之教育;其三,公民道德教育;其四,世界观教育;其五,美感教育。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之后,蔡元培任第一届教育总长。在蔡元培的组织下,颁布了新的教育宗旨:“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这是近代中国第一次提出了“五育”的教育方针。
蔡元培的美育观是其世界观教育的中介与手段,而世界观教育实质上是一种信仰的教育。在谈到美育与世界观教育的关系时,蔡元培指出:“美育者,神经系也,所以传导;世界观者,心理作用也,附丽于神经系而无迹象之可求。”1917年,蔡元培以北京大学校长的身份应邀到北京神州学会发表了“以美育代宗教说”的专题演讲。之后,这篇演讲词便以《以美育代宗教说》为题刊载于《新青年》。明确提出了“美育代宗教”的观点,这是他美育观念的拓展与深入。他站在民族兴旺的立场上,无疑把美育的价值提高到了无以复加的地位,但其深刻的用意,仍旧是希望通过审美教育改变民族的世界观,目的是救国。当然,这也是中国近代一直以来的教育目的。
1930年和1932年蔡元培分别以《以美育代宗教》《美育代宗教》为题,反复申述其学说。他认为,宗教原初本来就是一种包括德智体美等众多方面的教育方式,随着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文明的昌盛,德智体等一些教育逐渐与宗教分离。“这样,在宗教的仪式中,就丢掉了智德体三育,剩下的只有美育,成为宗教的唯一原素。”而且,宗教比美育具有明显的局限性,蔡元培指出:“一、美育是自由的,而宗教是强制的;二、美育是进步的,而宗教是保守的;三、美育是普及的,而宗教是有界的。”美育具有慰藉感情的作用,人类为了满足人性发展的内在需求,同时使感情不受激刺和污染,使感情为纯正之感情,那就只有舍宗教而取美育。“我们提倡美育,便是使人类在音乐、雕刻、图画、文学里又找见他们遗失了的情感……”蔡元培给“美育”作出了科学的论证,更重要的价值在于他的思想让人们开始关注艺术审美教育方面的重要意义。
在舞蹈艺术教育方面,蔡元培先生的“美育”思想得到了黎锦晖的响应。黎锦晖认为需要运用美育的方式来教育下一代。他指出学校中各科的教材,有许多可以采入歌剧里去。他还希望通过歌舞这种生动活泼的艺术形式来训练儿童美的语言、动作与姿态,养成儿童守秩序与尊重艺术的好习惯,锻炼儿童思想清楚、处事敏捷的才能。在这种教育理念的驱动下,黎锦晖先后创作了30多部兼具启蒙与美育双重功能的儿童歌舞和歌舞剧,其影响遍及全国中小学校乃至东南亚各国。除此之外,他还创办了中国第一所专门培养歌舞人才的学校——中华歌舞专科学校。这些都是20世纪我国舞蹈教育史上的创举。
中小学的审美教育在席勒美育思想的影响下产生,大学教育依然也没有脱离西方教育的模式。遵循西方教育的习惯,舞蹈成为“体育”的教学内容之一。据《光绪二十四年五月十四日大学堂章程》中记载:“西国学堂所读之书皆分两类:一曰溥通学,二曰专门学。溥通学者,凡学生皆当通习者也。专门学者,每人各占一门者也。”溥通学包含了10门课程,即经学、理学、中外掌骨穴、诸子学、初级算学、初级格致学、初级政治学、初级地理学、文学和体操学。体操学被规定为当时学校的必修课程,其中舞蹈就包含在与身体姿态训练相关的体操课程之中。在体育课程中结合舞蹈教育的内容,使学生在锻炼强壮身体的同时,得到了审美的愉悦。舞蹈教育作为体育课的教学内容在高等教育中初现端倪,这是我国现代舞蹈教育的雏形。
舞蹈作为高校体育课的内容之一,在近代高校中并非星星之火,却已成燎原之势。李天民、余国芳的《中国舞蹈史》中记载:“民国三年,蔡元培创立上海爱国女校,在体育科中教授舞蹈。民国四年,上海基督女青年会创办体育师范学校,原美国威斯康星大学从事女生公共体育教学的梅爱培女士,出任校长。副校长陈英梅,则是留学美国的我国第一位受过高等教育的女体育老师。女青年体育师范学校是我国早期正规的体育舞蹈训练场所,按照美国的教育方法,对学校传授体育项目及俄、英、波兰、匈牙利等地的欧美土风舞。毕业的学生有一百零九名,皆是民国早期普及舞蹈教育的骨干,其中高梓、张江兰等人又被选派赴美深造,于威斯康星大学毕业回国后,高梓先后于母校以及金陵女子文理学院、中央大学、北平女子大学高等学府,从事体育舞蹈教授工作,是学校舞蹈教育的先驱者和使其导入正式执道者,著有学校教材多种,培养出许多能编演能教学的人才。”
几年之后,“民国八年,基督教青年会全国协会,于上海开办体育干事专门学校,其舞蹈为课程的重要项目。此校培养各地的体育干事,当时基督教会的学生数已经超过二十一万人,舞蹈教育也随着他们的足迹而遍布全国。其他学校如两江师范女子体育学校、东亚体育专科学校、东南体育专业学校、金陵女子文理学院等,在推行舞蹈,培养人才上亦多贡献。”由此可见,民国期间,舞蹈教育作为一门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已经在高校中广泛流传开来。这种情形与美国舞蹈艺术在高等教育中的发生时间十分相似,都孕育在体育课堂之上,甚至都与威斯康星大学有着不解之缘。
二、近代舞蹈教育在鲁艺孕育
抗日战争打响之后,解放区强调文艺在革命工作中的宣传作用,纷纷建立各种文艺剧社,开展文艺启蒙思想的活动。1938年4月,在党中央的关怀下,为培养文学艺术人才,成立了“鲁迅艺术学院”,首任院长是毛泽东。这是一所“培养抗战艺术干部,研究正确的艺术理论,整理中国艺术遗产,建立中国新的艺术”的干部学校。1940年以后,学院全称改为“鲁迅艺术文学院”。1943年,“鲁迅艺术文学院”合并入了延安大学,组建成“延安大学文学艺术学院”。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以后,鲁艺迁往东北。鲁艺成为中国第一所高等艺术学院。
鲁艺舞蹈并没有成为一个独立的系部。但在文艺为革命服务的道路中,舞蹈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首先,舞蹈作为必修课程之一,已经出现在鲁艺第一届音乐专业的课表上。“音乐系科目:①朗诵与发声;②识谱唱歌;③秧歌;④普通乐学;⑤器乐实习;⑥歌曲作法;⑦间音乐;⑧器乐;⑨练耳欣赏;⑩教歌与指挥;舞台工作;音乐讲座;歌剧音乐;演唱练习。”“秧歌”作为一门课程,原本是一种民间流传的舞蹈形式,第一次出现在培养文艺工作者的学校课堂上。1942年“延安文艺座谈会”之后,以“新秧歌”为代言的舞蹈艺术更被推向聚焦地位,“秧歌”成为一项全国普及的活动,成为这个时期鲁艺与群众衔接的重要角色。
这个时期,鲁艺创作的《兄妹开荒》标志着新秧歌剧的正式诞生,带动和促进了整个延安“新秧歌”运动的蓬勃发展。鲁艺的师生们走上街头,率先把大秧歌扭上街头,通过“新秧歌”进行文艺宣传活动。“新秧歌”很快从延安迅速地扩展到了整个陕甘宁边区。“据不完全统计,从1943年农历春节至1944年上半年,一年多的时间就创作并演出了三百多个秧歌剧,观众达八百万人次。”鲁艺的艺术工作者们深入民间,挖掘花鼓、旱船、高跷、快板等艺术形式,创作了一系列如《新年劳军》《边区军民》《刘连长开荒》《夫妻识字》《张里贵和八路军》等表现现实生活深受群众欢迎的节目。
除了鲁艺的文工团,这一年,延安几乎所有机关、部队、学校、村庄等都有了自己的秧歌队。年初岁末,除了元旦、春节、正月十五等民间传统的喜庆节日,即使“三八”妇女节、“五一”劳动节、“七一”、“七七”抗战纪念日等公立节日以及边区一些重大的社会庆典活动,都离不开“新秧歌”的表演参与。
“新秧歌”在汉族民间歌舞表演形式的基础上,以喜闻乐见的形式鼓舞人心,载歌载舞地表达着全国军民在民主进程中的蓬勃生机。秧歌以其独特的艺术感召力,充分地宣传党的政策,大大鼓舞了抗战军民的士气,活跃了抗日根据地的文化生活。
对舞蹈艺术和舞蹈教育而言,此次“新秧歌”运动虽然没有直接促进其发展,但是,其影响力甚是持久。戴爱莲先生于1946年在重庆举行了“边疆音乐舞蹈大会”,进一步推动了民族民间舞蹈的发展,民间舞开始进入“剧场化”时代。在新秧歌运动的影响下,中国舞蹈艺术的近代美学思想开始建构,形成了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艺术创作思路。在舞蹈教育方面,舞蹈虽然没有在鲁艺内部以学科的方式出现,但是却意外地在新秧歌运动中被推广成为一种人们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这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舞蹈艺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从职业中等教育向高等教育阶段过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了发展新中国的舞蹈事业,1953年,文化部酝酿成立一所正规的、培养专业舞蹈演员的学校,为中央直属院团培养具备全面表演能力的舞蹈演员和教员。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所舞蹈学校,即北京舞蹈学校成立。与此同时,为了繁荣地方文艺,全国各省市级也纷纷成立舞蹈学校,如1959年成立了广东舞蹈学校,1960年成立了上海市舞蹈学校,1961年成立了四川省舞蹈学校等。这个时期,还专门建立了中国人民解放军艺术学校,为部队培养艺术人才。这些学校都处于中等教育阶段,属于“早期专业型”教育。改革开放以后,随着中国恢复高考,国家开始重视高等教育,个别学校转型进入高等舞蹈教育的新阶段。
高等教育重新启用,舞蹈教育在国家发展的潮流中,也顺势从“中等”向“高等”教育转型。1978年,我国第一所专业舞蹈学校“北京舞蹈学校”改制成“北京舞蹈学院”。学校在中专的基础上改立为大学,如何设立专业、建立机构、开设课程、满足社会需要等一系列问题,亟待解答。没有经验可以借鉴,转型经过了长期的探索过程。北京舞蹈学院在陈锦清、李正一、吕艺生三任院长的摸索中,才初步建立起完整的大学体制。
《新中国北京文艺60年(舞蹈卷)》中谈及北京市舞蹈教育发展的章节中,专门讲述了北京舞蹈学院从“中专”向“大学”转型的历程。书中提到此次改制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978年10月到1984年10月,建立了中国民族舞教育系和中国民族舞表演系。第二个阶段是1984年10月至1987年5月,将中国民族舞教育系和中国民族舞表演系合并成中国舞系,并且成立了芭蕾舞系、编导系和史论系。第三个阶段是1987年5月到1992年,这是建立大学体系最重要的阶段。附中与大学分离开来,成立了独立的附属中等舞蹈学校。将中国舞系拆分成中国舞剧系和民间舞系,新建了社会音乐舞蹈系、社科科学部和现代舞研究中心,教学机构形成了“六系一部一中心”的格局。行政机构将科研处改制为科研所,监管科研和科研管理,新成立了青年舞团、学报、外办,恢复学术委员会的工作,并加强函授和夜大的培训工作。1987年,大学部开始设立“选修课”,分为“文化理论课”和“专业课”两个部分,增加了学生们拓展自身知识和业务水平的权利与自由。经过一系列改革与创新,北京舞蹈学院初步建立了比较稳定的大学教育体系。
北京舞蹈学院大学体系的建设,有两步重要工作要完成。第一步是脱离中专办学模式思维,第二步是建立大学的舞蹈学“学科”系统。谈到大学与中专的区别时,吕艺生院长指出:“我们认为,如果说原来中专主要是专业技能的培养及相应的文化政治素养,那么大学主要是知识面的拓展和素养的全面提高。技术技能中专时代已经应当完成,如同音院、美院中专也已把这部分任务完成了一样,进入大学后,更重要的是理论思维的发展,是知识的全面性,是附中时代的深化与提高。”要求大学生知识全面发展和理论思维提高,关键是在大学中建立起“学科”体系。吕艺生院长强调,北京舞蹈学院在从中专向大学转型时,重点就是搞好“学科”建设。他指出:“而根据大学应该是科研教学并重的要求,我们应把重点放在科研上。这个科研不单指具体的、狭义的科研,而是广义的科研,它包括教材建设、理论建设、剧目建设和科研本身,我们统称为学术建设。”起步于中等教育的舞蹈学校,最缺少的就是文化理论方面的建设,吕院长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学术研究,发表论文,出版舞蹈学术专著。同时,他还注意到舞蹈学科与一般人文学科的差异性,不忘本体,鼓励教师进行舞蹈剧目的创作。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北京舞蹈学院出现了第一次创作高峰期。推出了专场晚会《唐韵》《乡舞乡情》和《献给俺爹娘》,创作作品《黄河》《木兰归》《梁祝》《飞天》《黄土黄》《残春》《江河水》《俺从黄河来》《一个扭秧歌的人》等。其中很多剧目保留至今,成为中国舞蹈艺术的经典之作。“学科”建设是大学体系建构的长期话题,随着社会的发展、需求的变化,“学科”需要建设的内容也在不断更迭。
20世纪70年代末,北京舞蹈学院率先进入高等舞蹈教育的领域。后来,其他艺术学院的舞蹈专业在20世纪80年代、90年代才陆续进入高等教育阶段。这个转变由于高等教育的种种特殊要求,并不是十分顺利。有的学校如较早建立的广东舞蹈学校,至今依然保持在中专层面的教育。但是,这并不代表中国高等舞蹈教育就发展缓慢。因为,高等舞蹈教育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在中国的综合性大学中遍地开花。
四、高等舞蹈教育在综合大学中发展
舞蹈在综合大学中总是以两种身份出现,一种身份是作为审美教育的方式之一,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发展学生的审美情怀。另一种身份是作为一种职业教育,在综合性大学中建系设科,培养高学历的专业舞蹈人才。两种身份两个体系,看似都是舞蹈教育的范畴,却在本体上有着完全不同的审美价值。第一,一种人文教育,关注着普通学生的全面发展。第二,一种职业教育,关心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与提升。不同的教育目的,自然需要不同的教育过程。
首先,让我们来观察历史上大学审美舞蹈教育的发展情况。大学中的审美舞蹈教育一般分为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组建校园“舞蹈团”繁荣校园文化,参加各种庆典交流活动。第二个层面是面向全体普通学生开展素质舞蹈教育。综合性大学中建立“舞蹈团”的历史由来已久,这个传统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的“高声唱”歌咏团。1946年西南联大解散,返回北大、清华的同学们带回了“高声唱”,为了配合当年宣传革命形势的需要,协助合唱团的工作,学校又分别建立了舞蹈团。那个时代舞蹈团表演的作品以民族民间舞为主,因此,北大和清华的舞蹈队都命名为“民舞社”。这是高校中最早建立的舞蹈团,舞蹈团在两所高校中几经更迭,保留至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肩负着革命宣传的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舞蹈团又活跃在国家和校园的各种庆典活动中。“文革”结束后,清华、北大逐渐恢复了舞蹈团,全国各地的高等院校也开始建立校级舞蹈团。综合大学中舞蹈团的建立,成为丰富大学生校园文化的重要力量。例如,2015年教育部组织了“全国第四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由天津理工大学承办的舞蹈专场展演共有3场,来自全国各地高校的77支团队参演,近2000名学生参加到此次活动中。比赛分为专业组和普通组。参加专业组展演的有北京舞蹈学院、天津音乐学院、东北师范大学、山东青年政治学院等院校。普通组中既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高校艺术团,也有一些已经在综合性大学中建立独立舞蹈系科的学校。普通高校的艺术团能够与一些开始专门从事舞蹈教育的团队同台竞技,说明大学生舞蹈团在艺术上已经达到了相当专业的水平。
与舞蹈团的蓬勃发展相比,大学的素质舞蹈教育却发展得不十分顺利。高校中开展艺术教育的“艺术教育中心”在20世纪末才逐渐开始建立,而且很多学校始终都没有聘用舞蹈教师。个别高校开设了舞蹈公选课,由于审美教育观念、教材、教学方法的缺失,一直以来,教学内容仅仅停滞在舞蹈赏析和形体训练等方面的课程。
2015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关于美育工作设立的总体目标是:“2015年起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到2018年,取得突破性进展,美育资源配置逐步优化,管理机制进一步完善,各级各类学校开齐开足美育课程。到2020年,初步形成大中小幼美育相互衔接、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相互结合、普及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互促进、学校美育和社会家庭美育相互联系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美育体系。”国家希望建立起“美育体系”,以前关于艺术教育国家关注专业教育、忽视美育,关注课外活动、忽视课堂教育,关注中小学阶段、忽视高中阶段。未来美育不再是某个时期、某些人群的特殊教育,而是一种真正面向全体学生,伴随学生从幼儿园到大学的系统教育。关于美育课程的门类,《意见》中也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学校美育课程主要包括音乐、美术、舞蹈、戏剧、戏曲、影视等。各级各类学校要按照课程设置方案和课程标准、教学指导纲要,逐步开齐开足上好美育课程。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在开设音乐、美术课程的基础上,有条件的要增设舞蹈、戏剧、戏曲等地方课程。普通高中在开设音乐、美术课程的基础上,要创造条件开设舞蹈、戏剧、戏曲、影视等教学模块。职业院校要在开好与基础教育相衔接的美育课程的同时,积极探索开好体现职业教育专业和学生特点的拓展课程。普通高校要在开设以艺术鉴赏为主的限定性选修课程基础上,开设艺术实践类、艺术史论类、艺术批评类等方面的任意性选修课程。各级各类学校要重视和加强艺术经典教育,根据自身优势和特点,开发具有民族、地域特色的地方和校本美育课程。”这次对美育课程的规定,比原有的范畴有了很大的扩展。以前中小学的美育课是美术和音乐独占天下,现在要求增设舞蹈和戏剧等课程。原来从不开设美育课程的高中阶段,也必须加入美育体系。各种规定之中,与高等舞蹈教育关系最密切的内容就是,大学美育不能只限定在鉴赏类课程,应该增加实践、史论和批评等课程。未来,无论是职业舞蹈教育为培养中小学舞蹈教师做准备,还是大学中开展素质舞蹈教育,从实践的角度,探索舞蹈美育课程的建设,将是一件刻不容缓的重要课题。
其次,关于大学中建立舞蹈专业系科的回顾。舞蹈在综合大学中的职业教育开始于音乐专业,舞蹈作为一个培养“方向”进行招生与教学。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整个国家焕发了勃勃生机,中华大地发生了历史性的伟大变化,我国的高等教育也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机。针对新中国成立后,“重理轻文”“专业划分过细”等问题,教育部提出了“调整、改革、整顿、提高”指导方针。“缩减理、工、农、医的专业种类,增加文、财、法、师等专业。高等教育的科类结构在文科、理科、工科、农、林、医药、师范、财经、政法、体育、艺术等大科类及次一级相近学科群之间构成合理的比例关系。”许多高等院校为了建立合理结构的综合大学,纷纷调整学校的文理结构,开始增设艺术系、戏剧系、音乐系或美术系。作为艺术专业方向之一的舞蹈,虽然没有直接成立独立的系科,但高等院校的音乐、戏剧等系科中,舞蹈作为“专业方向”开始招收本科生。
舞蹈在综合大学中,长期依附在音乐教育的体系之中。直至国家推行“美育”的政策。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学校艺术教育进入了恢复和发展的新阶段。全国六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七五”计划报告,重新明确了“美育”在教育方针中的地位。舞蹈教育在“早期专业型舞蹈教育制度”以外,需要建立一种“普及型舞蹈教育制度”,即“将舞蹈教育渗透在普通教育之中的制度,它与普通教育同步进行,教育覆盖面很宽。这种制度对于提高全民舞蹈文化水平,提高普通受教育者的审美能力和艺术创造力,对于开发青少年的智力有着深远的战略意义”。1989年,国家教育委员会制定的《全国学校艺术教育总体规划1989—2000年》中,设定了全国艺术教育的发展目标:“根据国家关于今后12年教育发展和改革的总体要求,我国学校艺术教育在这一阶段的发展目标是:到本世纪末,在幼儿园进行多种艺术活动,入园儿童普遍受到良好的早期艺术教育;在小学、初级中学按教学计划的要求开设艺术课,基本上能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所要求的艺术教育;在各级师范院校和较多的高级中等学校、中等专业学校、普通高等学校中普遍增设艺术选修课,进行高中和大学阶段的艺术教育,从而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和时代精神的社会主义学校艺术教育体系打好基础。”这个文件,为全国开展“普及型”舞蹈教育方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95年,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的舞蹈教师黄明珠教授,面对音乐、美术等其他艺术门类在“普及型”艺术教育中蓬勃发展的状态,意识到中国还没有一所为大、中、小学培养普及舞蹈艺术教师的高等院校。舞蹈要在“美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教师的培养是关键。于是,黄明珠教授以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为基地,向教育部提出了开办“舞蹈学”专业的申请,目标是为大、中、小学的舞蹈普及教育培养高级教师。同年,教育部批准了福建师范大学开设“舞蹈学”的申请。从1996年开始,福建师范大学成为全国第一所面对普通大众,推广舞蹈普及教育,培养专门舞蹈人才的学校。在如此契机之下,教育部设立了“舞蹈学”和“舞蹈编导”两个专业方向,开始批准一些大学建立舞蹈专业。综合性大学纷纷建立独立的舞蹈系,培养目标除了素质教育的舞蹈教师之外,一些大学也关注舞蹈“表演”人才的培养。从此以后,我国高等舞蹈教育进入了一个快速建系设科的时代。2011年以后,教育部重新进行学科分类,舞蹈从二级学科升级为一级学科,列为“音乐与舞蹈学”。这给学校提供了很大的发展空间,在拥有一级学科的办学资格下,学校能够自主决定二级学科及各个专业的设立与招生。未来,中国高等舞蹈教育结合社会需求,发挥各地各校的办学特色,将形成真正多元化的高等舞蹈教育体系。
从中国高等舞蹈教育的发展历程中我们发现,以“学科”为目标的大学舞蹈教育至今已有30余年,以推广“审美素质”为目的的舞蹈教育也在综合大学中蓄势近20年。无论在“学科”还是“审美素质”领域,中国的高等舞蹈教育都不是探索起步的阶段,以史明鉴,如何可持续发展,如何建立国际一流的高等舞蹈教育体系群,更是未来中国舞蹈教育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