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多元化战略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理论维度的理论综述

研究企业多元化的一个基本问题是企业为什么要进行多元化,即多元化的合理性问题,这也是研究企业多元化战略的逻辑起点和理论依据。围绕这个问题来考察企业多元化的比较成熟的理论大致可以分为交易成本理论、资源基础理论、市场势力理论和代理成本理论四类。

一 交易成本理论对企业多元化战略的分析

企业进行多元化经营必然要扩展它的产业部门,形成多部门的复杂组织结构,这就涉及对企业有效边界的度量。界定企业边界的最适宜理论就是交易成本理论。交易成本理论起源于科斯的《企业的性质》,这一理论后来成为解释企业组织形式与经济绩效的基本经济学范式。企业要从事多元化经营,扩大企业的边界,其实是对市场交易活动的替代,这种替代的合理性要依据市场与企业之间成本效益分析的结果来做出判断。所以对外部市场和企业内部组织成本的度量成为关键。威廉姆森从内部效率出发,提出多元化实质上是M型组织结构的进一步延伸。根据威廉姆森的分析,任何组织形式都是一种公司治理机制,其作用是克服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保证交易的顺利进行,特别是M型组织结构,更为企业管理提供了战略计划、资源分配、监督和控制的有效途径。由于在资源分配、监管、战略目标等方面的优势,多元化就成为克服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的有效战略行为。以蒂斯(Teece)和西尔弗曼(Silverman)为代表的研究是从外部成本的角度出发,认为多元化是为了节约通过市场过程利用企业剩余资源可能引致的外部成本。具体来讲,蒂斯认为,当市场交易涉及管理技术和知识等无形资源时,由于这些资源的专有性和不可分割性,交易成本特别大。当通过市场进行资源交易十分困难时,企业就会选择内部扩张。西尔弗曼关注的是虽然企业能在市场上通过契约形式达成交易,但事后的执行成本太高,风险太大,这时候多元化对于企业来讲就是一种比较好的战略选择,比如技术、知识,很难完备地交易和安全地转移,通过契约的方式利用这些资源会产生很高的契约风险。他又进一步将这种契约风险细分为特许权忠诚、学习曲线优势等,所有这些都是企业投资回报的决定要素。因此他得出结论,企业的多元化决策实际上是由其他可供选择的契约方式的风险程度决定的。

但是,该理论的局限性也是很明显的。由于交易成本理论的逻辑出发点是自制或者购买,因此,该理论更适合解释纵向一体化,而不能为多元化提供一般性的解释。另外,在实践上,同样是M型组织结构,企业也可以选择专业化经营战略,甚至有些企业采取专业化战略比采取多元化经营更为成功,这时交易成本理论就很难解释企业实施多元化战略的合理性了。可见,交易成本理论只是一种关于多元化效果的深刻描述,但并没有提供逻辑上的有效论证。

二 资源基础理论对企业多元化战略的分析

与从产品或者市场的角度分析企业多元化不同,资源基础理论(Resource-Based View)从资源的角度出发研究,认为企业内部积累着一系列专有的、不能完全模仿的资源和能力,这种资源为保持企业持久的竞争力、实现企业的异质性、获取企业利润提供了保证。资源基础理论对企业多元化的解释最早可以追溯到彭罗斯的企业成长理论。她指出,企业进行多元化是为了充分利用企业有形生产资源的剩余生产能力。之后,蒂斯和Montgomery等学者又将彭罗斯的有形资源扩展到了无形资源。他们认为无形资源的市场交易极不完善,无形资源的转移必然引发组织结构和个体知识的转移。因此,无形资源的利用必须通过多元化的方式进行。后来,凯(Kay)将协同效应纳入范围经济的概念,认为与市场交易过程相比,多元化更能充分、更有效地利用剩余资源的范围经济效应,范围经济原理成为解释多元化的理论基石。20世纪90年代,资源理论从范围经济说过渡到了竞争优势说。企业资源中那些很难在企业间转移同时也是竞争对手很难模仿的资源成为企业竞争优势的源泉。他们被称为竞争优势说的基本观点在于:多元化战略能创造长期可持续的竞争优势。马基德斯认为,只有不断积累起来的竞争力才能使企业更快、更有效地获得超额利润。这些对可持续性竞争优势有贡献的资源又被称为战略性资产或者核心竞争力,是多种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的总和,包括企业组织程序、管理技术和知识等。这些战略资产往往价值含量高、不可分割、无法进行完全的交易。企业要获得长期竞争优势最有效的方法是提高资产的交易成本,使之不可复制和替代。通过多元化扩张进入不同的产品市场和产业领域,企业可以增长知识和经验,并不断积累核心战略资源。多元化产生的学习效应能够使企业长期受益,而不只局限于通过分享资源来获得范围经济。对企业的资源条件影响企业多元化战略选择这一观点的进一步研究表明,多元化战略类型与企业绩效密切相关,相关多元化比无关多元化更容易创造企业价值,企业倾向于进入那些资源要求与其本身资源条件相近的市场。

范围经济说和竞争优势说都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企业进行多元化的动因,尤其是相关多元化战略。但是,对无关多元化现象的解释力是薄弱的。并且,与交易成本理论一样,该理论没有探究企业剩余资源的来源,也没有进一步探讨为什么企业选择外部扩张,而不是采用内部扩张的形式来利用这些剩余资源。更为严重的问题是,战略资源的特性导致很难对它们进行细化、量化和评价。这给运用资源理论对多元化与公司绩效的定量研究带来很大困难。

三 市场势力理论对企业多元化战略的分析

与资源基础理论从企业内部角度分析多元化不同,市场势力理论是从多元化与外部市场环境关系的角度,来讨论多元化战略对公司绩效的影响。这一理论的出发点存在争议,一派认为产业或市场结构是经济绩效的决定因素,另一派认为公司策略直接决定经济绩效,而与市场结构无关。但是殊途同归,他们都认为企业往往通过混合型兼并和收购的多元化行为来获取市场势力,带有垄断性质。结构派强调多元化对市场结构变量的影响,认为企业通过多元化提高进入壁垒、减少竞争对手数量,从而逐步加强企业的市场地位,并获得超常利润。企业实施多元化,通过内部交易实施掠夺性定价,阻止新厂商进入。同时,多元化使企业具有成本优势,综合的财务报表能对外掩盖产品信息,造成该行业缺少吸引力的假象。多元化大企业之间容易进行强强联合,形成合谋,将弱小竞争对手排斥在外。因此,企业通过多元化,可以在保持现有市场结构的条件下保持和扩大市场份额,并最终控制市场。公司策略派的观点主要是建立在“相互忍耐”(mutual forbearance)的概念基础上。“相互忍耐”这个概念最早由爱德华兹(Edwards)提出,后来,亚当斯、阿里德、特纳和范伯格等人(Adams,Areed,Turner and Feinberg)将之发展成“多市场联系”(multimarket contact),指的是企业在一个以上的市场上进行竞争的状况。他们认为这种多市场联系会弱化市场竞争。市场势力理论认为,多元化能增加竞争对手在若干市场上遭遇的可能性,容易导致竞争对手之间进行合谋,联合控制市场。另外,多元化也使得市场联系更加深刻,从而使原有的合谋均衡更为稳定。由于市场势力与盈利水平是正相关的,多元化企业市场势力的形成能提高企业的经济绩效。

但是,市场势力理论也同样遭到批判。如蒙特哥马利认为,市场势力理论过分强调了合谋的可能性和一般的市场势力,而低估了某种技术或个别市场势力的作用。另有学者认为,多元化与企业绩效之间的正相关关系主要是范围经济,而不是市场势力形成的。也有实证研究表明,公司层面上的多元化与企业绩效的关系并不像产业层面上的相关关系那样明显。而且,采用不同的产业分类标准来衡量多元化,会反映多元化与市场势力之间的不同关系。这表明,从某种程度上说,多元化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只是一种统计现象。随着产业经济学理论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市场份额或集中度既不是市场势力的充分条件,也不是必要条件。这一理论的正确性仍然有待于进一步的实证研究来证明。

四 代理成本理论对企业多元化战略的分析

代理成本理论是解释企业组织效率的重要理论,它起源于伯利和米恩斯(Berle and Means)的内部人控制理论。穆斯(Muller)在20世纪70年代初运用其均衡理论模型分析指出,经理和股东的利益最大化目标是不一致的,这导致经理有动力进行过度投资,增大企业经营规模。众多学者从这一现象出发,运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得出一致结论:多元化作为企业战略,会增加代理成本,降低股东价值。在穆勒之后,詹森(Jensen)提出了“自由现金流”理论来解释企业多元化现象。自由现金流是指企业资金在完成全部项目之外剩余的现金流。詹森认为,当一个企业组织能够持续产生自由现金流时,股东与经理关于支付政策的分歧就会变得严重。对股东进行支付会减少经理所控制的资源量,从而削弱经理的权力。多元化符合经理扩大企业投资而不向股东支付股利的意图。美国的实证研究表明,经理的报酬水平与企业的规模高度正相关,而多元化水平也与企业规模存在正相关关系,企业多元化是经理追求财富最大化,而不是股东价值最大化的结果。这个角度的进一步研究还表明,当经理拥有的股票市值占经理薪酬的比例较小时,经理更倾向于实行多元化。这样的组织安排往往降低企业的收益水平。Berger和Ofek等人的研究发现,如果企业中经理不受公司治理和控制机制的约束,进行过度的“经理投资”,会导致企业管理低效率,损害股东利益。Amihud等从降低人力资本风险角度来解释企业多元化的原因。他们认为股东没有多元化的激励,因为在不完善的资本市场上,股东可以通过资产组合来降低投资风险。多元化实际上是经理为降低他们的“就业风险”而进行的。因此,在治理机制不完善的条件下,多元化很可能损害股东的利益。另外,Guhthrie则从代理人角度来分析企业战略、经营业绩和代理人选择之间的关系。他研究认为,虽然多元化程度与经理任期长短无关,但是在非多元化企业中挑选有专业化经营背景的管理者有助于提高企业经营业绩。这一领域的进一步研究发现:治理机制越有效,多元化水平就越低;不完善的公司治理机制是多元化的一个动机。

但是,安德森(Anderson)在2000年对多元化企业和非多元化企业的治理结构进行了比较研究,得出不同结论。他认为,多元化并不必然减少公司价值。多元化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并不是没有效率的,但是有效率的多元化公司治理结构也无法有效地解决代理成本问题。因此,他认为,代理成本理论不能解释企业进行多元化投资活动的原因。

综上所述,交易成本理论、资源基础理论、市场势力理论和代理成本理论分别对企业多元化的原因进行了解释。前三种理论认为,企业多元化能创造股东价值,而代理成本理论认为,企业多元化有损股东价值。四种理论都不完美,他们的一个共同问题是都只能解释部分的多元化现象,而不能为企业多元化提供一般性的解释。而且,四种理论都不能通过实证研究得到证明。针对这个局限性,Ramanujam和Varadarajan (1989)以及Hoskisson (1990)等人试图对各种理论进行综合研究,也取得了一定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