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犯罪学学说丛论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15.中世纪以后西方对善恶问题讨论的庸俗化

在对恶与恶的起源这一问题的解释方面,托马斯·阿奎那吸收了自古希腊以来所形成的这一人性学说的核心。他认为人是由上帝自由地从无中创造而来,上帝是造物主,人是受造物。上帝要分赐其至善于人,所以,上帝的至善就成了所有受造物的目的,所有受造物也都是某种程度地相似上帝,人也是就相似于其始源——上帝。人的存在以获取相似于上帝为最终目的,人成为了“上帝的形象”,人的存在只有比照上帝的存在才有意义,人的美德所能达到的善也只有在比照“最高的善”时才有价值。而恶也只能通过善才能被理解和解释,二者为对立之物,其中之一物,因另一物而得知,例如借着光明而得知黑暗。因此,恶是什么,应该由善的本质来加以探讨……凡可嗜欲或欲求的一切,都是善。准此,既然一切本性都欲求自己的存在和完美,所以必须说,任何本性的存在与完美,都有善的本质。因此,恶不可能意指存在,或意指某种形式或本性。所以,只有说,恶意指“没有善”或“善的缺乏”[92]。显而易见,这与古希腊以来的恶是善的缺乏的基本观念是一致的。

中世纪以后,哲学家们似乎更乐于把善与恶的问题视为两个机械的实体来讨论,自古希腊以来所形成的这一哲学传统逐渐被庸俗化了。综观西方哲学史关于恶的本质与恶的起源之学说流变,基本上沿袭着这样一条基本道路,即恶并非与善相对的实体存在,而是善的缺乏的状态。人生而具有向善的潜能,可以概括的称为理性,而恶产生的原因是由于人自身没有充分运用这一理性或者错误的使用了理性的缘故。那么,中国古代思想史中是不是也存在这样一条哲学或者说伦理学的思想脉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