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系统的进化
最早的水生动物通过皮肤呼吸。如果它们身型小巧,且能从大量流动的水中接触到足够的氧气时,这一呼吸方法行之有效。一些生活在淡水中的早期动物开始大规模迁徙,之后它们便无法再通过皮肤呼吸满足身体的需求,因而进化出了多层折叠皮瓣(鳃),以便增加吸收氧气的表面积。起初,在咽喉得到扩张后(鼻子和嘴部后面的咽喉部分),鳃的功能得到了加强,这一部分便成了最早的肺器官。然而,进化后的鳃仍然无法在空气中进行呼吸,因此原始动物(如青蛙)在呼吸时便不得不依靠吞咽动作吸入空气(见图1)。
图1 呼吸空气的原始动物不得不依靠吞咽动作吸入空气
负压呼吸,即胸式呼吸的出现,为呼吸系统带来了功能性的突破。肋骨附着于其前方的胸骨,形成一个可以扩张的胸腔,这种结构性改变使得肋骨能够朝向头部旋转,从而进行吸气,再以反向动作进行呼气。就像是提起桶的手柄一样,一呼一吸增加了胸腔左右两侧的直径,在肺部形成真空,促使空气涌入。这种进化大大改良了吞咽空气的方式,但也让身体付出了相应代价——身体的结构发生了不可逆的转变:胸腔内的负压使得空气吸入的同时,把腹部器官也拉到了上方,从而占用了用于呼吸空气的大部分空间。此时,原始爬行类动物进化出了可以横穿胸腔底部的结缔组织,解决了器官上移这一问题。这部分结缔组织被保留了下来直到现在,即横膈膜的中心腱(见图2)。
哺乳动物属于恒温动物,它们需要更多的氧气,更高效地摄氧入肺以提高自身代谢能力。此时,它们体内恒温的血液成为优势,使得它们无须生活在温暖的气候中,通过晒太阳升高体温来使肌肉发挥其应有的功能。相反,即使在寒冷的环境中,它们的身体也能自发保持温暖。
图2 膈膜正视图(包括中心腱)
肌肉附着于中心腱的边缘,并向下延伸至胸腔下缘,形成了一个以肌腱搭建而成的穹顶,胸腔横膈膜因此能够向下延伸并伸展变平,继而为肺部带来了向下扩展的空间,从而极大提高了摄氧能力。事实上,哺乳动物在休息时,仅以微弱的肋骨运动来进行呼吸。我推测,此刻正在阅读本书的你应该不会觉察到胸腔的运动,除非你在跑步机上边跑边看!这种腹式呼吸方式,很有可能就是哺乳动物第12胸椎以下没有肋骨与之连接的原因。吸气时,横膈膜会使位于其下方的器官向下移动,腹壁随之向外鼓起,为器官带来空间,如果是仅仅靠肋骨组成的骨性墙显然无法做到这一点(见图3)。
图3 膈膜侧视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