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本章所写会使读者吃惊
詹妮回到家里,对沃尔斯华绥先生接见她的结果感到十分满意,随后,她把沃尔斯华绥先生对她如何宽厚竭力向外界宣扬,这一方面也许是为了挽回一点面子,另一方面她有一个更世故的动机,就是想借此安抚一下左邻右舍,平息一下他们的吵嚷喧闹。
如果她有后一种动机,似乎也是合情合理的。可是事情并不像她所期望的那样。当她被沃尔斯华绥先生传去之后,人们议论,她可能会被送到教养所关起来。有些年轻妇女还嚷叫着:“关到那地方,算便宜了她!”她们一面说,一面想象着詹妮穿着绸缎衣服捣麻的情景,以此取乐。但另外也有不少人开始可怜起她的处境来。但是沃尔斯华绥先生对她从轻处理的消息一传开,形势马上变得对她不利了。这个说:“我敢担保,这位小姑娘碰上好运啦。”那个嚷道:“您瞧,受宠还是不一样吧!”另一个说:“这还不都是因为她念过那些书本!”大家七嘴八舌发表着恶意的评论,都责怪保安官偏袒了詹妮。
读者诸君,如果你们考虑到沃尔斯华绥先生手中掌握的权力,了解他与人为善的品德,一定会觉得这些人的议论太不明理,太没良心了。是的,沃尔斯华绥先生手中有权力,但他从来没有行使过;至于他的仁爱之心,他总是发挥到最大限度,以致这次惹得街坊们没有一个人不反对他。凡是伟大人物都懂得这个秘密:行一次善事不一定能交上一个朋友,但肯定会招来一群冤家对头。
但是,无论如何,詹妮没过多久就仰仗沃尔斯华绥先生的好心照顾,离开了使她受侮辱受指责的地方。人们无法再把恶言恶语发泄在她身上,只好另找发泄的对象。现在流言蜚语竟然落在沃尔斯华绥先生本人身上了。谣言很快就传出来,说那个婴儿的父亲就是他。
这种揣测是很符合人们对沃尔斯华绥先生有关此事所持的态度的意见的,因此一传开,就立刻得到一致的同意。以前人们反对沃尔斯华绥先生对詹妮宽大处理,现在则一变而为攻击他对那个姑娘太粗暴残忍了。有些非常稳重端庄的女人还呼吁对那些搞出孩子而丢下不管的男人大加挞伐。有些人,在詹妮走后,还说,那姑娘一定是给人拐走了,背后一定有坏得难以言传的恶毒阴谋,他们还暗示应该请求法院对此事进行彻底调查,以迫使某些人把她交出来。
如果是一个素来品行没有沃尔斯华绥先生好的人,这种诽谤带来极坏的后果,至少也会招来一些麻烦,但它对沃尔斯华绥先生不起作用。他对这些流言一律轻蔑地不予理睬。于是,这些传言就只为街坊邻居提供一些茶余饭后的闲谈材料而已。
现在我们还无法猜测读者的气质是什么样的,而詹妮一时也还不会在书中出现,我们就想及时向大家通报一下:沃尔斯华绥先生对詹妮从来没有起过歹意,而且看来以后也不会起歹意。说实在的,如果硬说他处理失当,那只能说他用仁慈调和法制,不肯迎合群氓[1]的所谓善良愿望。他们原本希望把可怜的詹妮关进教养所,让她受令人感到耻辱的管教,使她最终毁灭,那样的话,他们就可以发挥他们的同情心了。沃尔斯华绥先生不肯把可怜的詹妮变成群氓同情的对象。
假如按群氓的愿望去处置,詹妮悔过自新的大门就被关上了。纵使她满心想走上正路,那路也被完全堵死。沃尔斯华绥先生绝不会满足他们这种愿望,恰恰相反,他采取了唯一能使姑娘走上正路的处置办法。很多偶一失足的女子,就因为没有改过自新的机会,自暴自弃,最终堕落到不能自拔的罪恶深渊中。情况确实就是这样。只要这些失足的女人仍然同旧日相识的人处在一起,这种结局就不可避免。因此,在詹妮受到丧失体面的痛苦之后,沃尔斯华绥先生把她迁到另一个地方,使她享受到做一个体面人的快乐,这实在是十分明智的举动。
因此,那个地方不管在哪儿,我们都祝愿詹妮一路平安。此刻,我们暂时同她,还有那个被她遗弃的婴儿告别,因为还有比这重要得多的事情要告诉读者。
注释:
[1] 这个词无论在我的著作中什么地方出现,都是指那些没有道德或没有见识的人,而且多数情况下指的是身居高位的人。——原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