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城市的文学想象与民族国家观念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小结

有着“六朝古都”历史积淀的南京,如何在现代民族国家的进程中确证自己的独特存在,是它不得不面对的重大问题。当它被选作一个新政权的国都,被推向寻找民族出路的前台时,它就不可避免地背负了沉重的话语压力。在一个众声喧哗、焦虑浮躁的时代里,它每迈开一步,都要面临诸多赞扬、怀疑和责难,它注定是各个权力集团竞相进行话语争夺的场域。在国民政府的主导话语中,它历史悠久、文化繁荣,是孙中山亲自选定的民国国都,代表着国家尊严与民族自强的革命精神,它势必要随着民族独立、国家富强而屹立于世界名都之林;在诸多中间派知识分子眼中,它最初是寄寓民族国家想象和政治期望的“新都”,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变成一个偏安、苟且、没有灵魂、无法寄以厚望的迷城,让人意识到自己“所托非人”;在左翼话语之下,它更是滋生邪恶的温床、引人堕落的魔窟、奴役人民的大本营,是需要用血与火加以洗刷和毁灭的黑暗中心。这充分说明南京形象的文本性。作家在面对它时,并未充分探寻个人与城市之间的复杂情感体验和城市本位精神,他们更多地注目于南京的“国都”符号,然后,将阶级、政党、民族、国家等一系列政治理念比附在这座城市身上,勾画出一个个扁平的城市脸谱。

在面对南京的现代转型时,作家同样难以摆脱内心的纠结与焦虑,他们经历了南京新旧转化的现代化过程,在日渐繁华的都市里感受都市生活带来的特殊体验。他们以现代眼光打量着传统城市里隐藏的社会病症与罪恶,如娼妓、迷信、愚昧等,意识到这场变革不可避免,但他们依然无法排除内心的叹惋和伤感,对逝去的传统加以凭吊,同时做出反思现代性的文化姿态。于是,这似乎又触及金陵怀古的永恒主题以及伤感的审美精神,显示着城市记忆在城市想象中的巨大作用力。只不过,传统的南京怀旧与感伤更多的是在昔日“琼楼玉宇”与如今“断井残垣”的时空对比中产生,而现代文学中的怀旧与感伤则侧重处理城市现代化进程中传统文化精神的断裂与缺失,这也宣告着特定情感心理、审美精神构筑而成的城市记忆的现代嬗变。

卡尔维诺说:“在路过而不进城的人眼里,城市是一种模样;在困守于城里而不出来的人眼里,她又是另一种模样;人们初次抵达的时候,城市是一种模样,而永远离别的时候,她又是另一种模样。”[93]这很好地说明了面对城市这个复杂的文本,我们可以有多少种不同的想象,而考察作家在作品中勾画的城市形象也是如此。


[1] 《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宣言》,见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民国档案史料汇编 第五辑 第一编 政治(一)》,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1页。

[2] 《国都南京的认识》,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宣传部,1929年,第25—26页。

[3] 《国都南京的认识》,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宣传部,1929年,第55页。

[4] 袁昌英:《游新都后的感想》,《山居散墨》,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第225页。

[5] 袁昌英:《游新都后的感想》,《山居散墨》,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第232页。

[6] 定塵:《台城凝思》,《中央日报》1928年3月5日。

[7] 方玮德:《观音门》,《中央日报》1933年7月14日。

[8] 刘芳棣:《到新都来(上)》,《中央日报》1936年9月17日。

[9] [美]约翰·菲斯克:《解读大众文化》,杨全强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44页。

[10] [美]张英进:《中国现代文学与电影中的城市:空间、时间与性别构形》,秦立彦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1页。

[11] 竞平:《西风落叶下的古都》,《大公报》1929年11月15日,第15版。

[12] 胡适:《惨痛的回忆与反醒》,《独立评论》1932年第18期,第8—13页。

[13] [美]费正清,费维恺编:《剑桥中华民国史》下卷,杨品泉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134页。

[14] 刘芳棣:《到新都来(下)》,《中央日报》1936年9月18日。

[15] 倪伟:《“民族”想象与国家统制:1928—1948年南京政府的文艺政策及文学运动》,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

[16] 彭兴业:《首都城市功能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32页。

[17] 孙中山:《建国方略》,《孙中山全集》第6卷,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291页。

[18] 杨杏佛:《都市的革命与进化》,《南京特别市市政公报》第13期,1928年4月15日。

[19] 屠凝冰:《飘来的春讯》,《中央日报》1931年1月1日。

[20] 邓启东:《豁蒙楼上话南京》,见丁帆选编:《江城子——名人笔下的老南京》,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年,第140页。

[21] 袁昌英:《游新都后的感想》,《山居散墨》,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第232页。

[22] 梁实秋:《南游杂感》,《梁实秋文集》第6卷,厦门:鹭江出版社,2002年,第262页。

[23] 乐乐:《新都的印象(下)》,《中央日报》1936年8月27日。

[24] [法]亨利·列斐伏尔:《空间政治学的反思》,见包亚明主编:《现代性与空间的生产》,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62页。

[25] [美]凯文·林奇:《城市的印象》,项秉仁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年,第43页。

[26] 朱自清:《南京》,《中学生》1934年第47期,第17—22页。

[27] [美]凯文·林奇:《城市的印象》,项秉仁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年,第41—42页。

[28] 沈嘉荣主编:《南京史话(下)》,南京:南京出版社,1995年,第77—78页。

[29] 杨新华、卢海鸣、黄继东:《南京——民国建筑的博物馆》,《钟山风雨》2003年第1期,第4—8页。

[30] 朱自清:《南京》,《中学生》1934年第47期,第17—22页。

[31] 王平陵:《陵园明月夜》,《晚风夕阳里》,重庆:国民图书出版社,1944年,第110页。

[32] 曹聚仁:《南京印象》,见孙季叔编注:《中国游记选》,上海:中国文化服务社,1936年,第11页。

[33] 袁昌英:《游新都后的感想》,《山居散墨》,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第227—228页。

[34] 《陵墓巡礼》,《中央日报》1933年2月22日。

[35] 续范亭:《谒中山陵》,见俞律、冯亦同编:《诗人眼中的南京》,南京:南京出版社,1995年,第77页。

[36] 袁昌英:《再游新都的感想》,《山居散墨》,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第234—235页。

[37] 袁昌英:《再游新都的感想》,《山居散墨》,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第242页。

[38] 陶行知:《从南京路说到南京城》,见方明主编:《陶行知全集》第2卷,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9年,第171页。

[39] 储安平:《来京记》,《论语》1933年第14期,第481—483页。

[40] 梁得所:《中山陵前中秋月》,《猎影记》,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3年,第5页。

[41] 孟真(傅斯年):《“九一八”一年了》,《独立评论》1932年第18期,第2—8页。

[42] 陈明中:《从秦淮河畔拾来的遗书》,《秦淮河畔》,上海:大东书局,1933年,第90—110页。

[43] 孟真(傅斯年):《“九一八”一年了》,《独立评论》1932年第18期,第2—8页。

[44] 萧启:《乞丐——新都杂感之二》,《中央日报》1934年3月23日。

[45] 周晖:《金陵琐事·续金陵琐事·二续金陵琐事》,张增泰点校,南京:南京出版社,2007年,第29页。

[46] 余怀:《板桥杂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7—8页。

[47] 余怀:《板桥杂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13—14页。

[48] 陈蕴茜、刘炜:《秦淮空间重构中的国家权力与大众文化——以民国时期南京废娼运动为中心的考察》,《史林》2006年第6期,第40—53页。

[49] 西滢:《南京》,《西滢闲话》,上海:新月书店,1933年,第168页。

[50] 朱自清:《南京》,《中学生》1934年第47期,第17—22页。

[51] 路翎:《财主底儿女们》,《路翎文集》第1卷,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5年,第373—374页。

[52] 闻玲:《南京之夫子庙》,《申报·自由谈》1928年3月17日,第17版。

[53] 马元烈:《首都名胜》,见孙季叔编注:《中国游记选》,上海:中国文化服务社,1936年,第13—14页。

[54] 曹聚仁:《南京印象》,见孙季叔编注:《中国游记选》,上海:中国文化服务社,1936年,第11页。

[55] 张恨水:《如此江山》,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4年,第13—14页。

[56] [德]瓦尔特·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王才勇译,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年,第12页。

[57] 沈钟灵:《都门近事录》,《申报·自由谈》1928年8月17日,第21版。

[58] 钟敬文:《金陵记游》,《一般》1929年第2期,第213—228页。

[59] 储安平:《豁蒙楼春色》,见蔡玉洗主编:《南京情调》,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0年,第156页。

[60] 方令孺:《南京的骨董迷》,《文摘杂志》1937年第2期,第182—183页。

[61] [意]伊塔洛·卡尔维诺:《看不见的城市》,张密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2年,第107页。

[62] 张恨水:《如此江山》,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4年,第14页。

[63] 朱自清:《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东方杂志》1924年第2期,第283—294页。

[64] 张恨水:《日暮过秦淮》,见丁帆编:《金陵旧颜》,南京:南京出版社,2014年,第313页。

[65] 岳萌(艾芜):《孝陵游感》,《申报·自由谈》1934年6月4日,第17版。

[66] 谢保康:《京居随笔》,人间世社编:《人间小品:甲集》,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5年,第270—271页。

[67] [英]E.P.汤普森:《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上),钱乘旦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年,第1—2页。

[68] 茅盾:《关于编辑的经过》,见茅盾主编:《中国的一日》,上海:生活书店,1936年,第2页。

[69] 茅盾:《关于编辑的经过》,见茅盾主编:《中国的一日》,上海:生活书店,1936年,第6—7页。

[70] SM:《五月二十一日》,见茅盾主编:《中国的一日》,上海:生活书店,1936年,第7页。

[71] 黎民:《训话》,见茅盾主编:《中国的一日》,上海:生活书店,1936年,第5页。

[72] 江风:《仁丹》,见茅盾主编:《中国的一日》,上海:生活书店,1936年,第25—27页。

[73] 天衣:《车站上》,见茅盾主编:《中国的一日》,上海:生活书店,1936年,第19页。

[74] 徐云震:《在乡村》,见茅盾主编:《中国的一日》,上海:生活书店,1936年,第28页。

[75] 天衣:《车站上》,见茅盾主编:《中国的一日》,上海:生活书店,1936年,第19页。

[76] [美]费约翰:《唤醒中国:国民革命中的政治、文化与阶级》,李霞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第465页。

[77] 陈独秀:《中国的一日》,见茅盾主编:《中国的一日》,上海:生活书店,1936年,第31页。

[78] 陈独秀:《中国的一日》,见茅盾主编:《中国的一日》,上海:生活书店,1936年,第32页。

[79] 孙绍谊:《想象的城市——文学、电影和视觉上海(1927—1937)》,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41页。

[80] 忆渊:《孩子们!等待着你们的国度吧!》,见茅盾主编:《中国的一日》,上海:生活书店,1936年,第15页。

[81] 高长虹:《南京的青年朋友们起来吧!》,《高长虹全集》第2卷,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年,第220页。

[82] 路翎:《财主底儿女们》,《路翎文集》第1卷,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5年,第462页。

[83] 阿垅:《南京血祭》,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第61—62页。

[84] 聂绀弩:《怀南京》,《聂绀弩全集》第1卷,武汉:武汉出版社,2004年,第235页。

[85] 聂绀弩:《怀南京》,《聂绀弩全集》第1卷,武汉:武汉出版社,2004年,第243页。

[86] 余岱宗:《被规训的激情:论1950、1960年代的红色小说》,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第98页。

[87] [美]凯文·林奇:《城市的印象》,项秉仁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年,第42页。

[88] [法]亨利·列斐伏尔:《空间:社会产物与使用价值》,见包亚明主编:《现代性与空间的生产》,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54页。

[89] [美]张英进:《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城市:时间、空间与性别构形》,秦立彦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93页。

[90] 曹聚仁:《南京印象》,见孙季叔编注:《中国游记选》,上海:中国文化服务社,1936年,第10页。

[91] 荆有麟:《南京的颜面》,《艺风》1933年第1期,第75—78页。

[92] 天衣:《车站上》,见茅盾主编:《中国的一日》,上海:生活书店,1936年,第18页。

[93] [意]伊塔洛·卡尔维诺:《看不见的城市》,张密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2年,第12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