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个体的生存域与意志的催化剂
行文至此,或许你还是会有下述两个方面的困惑:一方面,我们都说现代社会是一个“个体至上”的社会,那在一个个体至上的社会中,群体还有存在的必要吗?另一方面,在前面我们讲了如此之多的现代性所带来的结构性紧张,那么,它们真实存在吗?它们都是来源于“群体”吗?这种对现代社会的刻画,是不是有点儿“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意味呢?就算是有,但这些“现代性的紧张”,和“我”又有什么关系呢?
我们不妨按照倒叙的方式,先从第二个问题开始回答。
我的回答是:这当然和你有关。我说几个例子你就明白了。
你有着自己的兴趣爱好,并且以这个兴趣爱好作为职业梦想,但是否曾在理想与生计之间摇摆不定,“钱多、活儿少、离家近”是不是理想的职业选择呢?而当你步入职场之后,又是否会被“996”“007”“内卷”等加班文化折磨得体无完肤?
你对爱情有着美好的向往,觉得爱情是两个人的事,而婚姻是爱情的自然结果。但是你是否曾感受到被催婚的压力,又是否产生过“找个差不多的得了”的想法呢?婚姻究竟是爱情的归宿还是坟墓?
你初尝为人父母的喜悦,只希望孩子可以无忧无虑,平安快乐,但你是否也会为“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而焦虑,也同时因为各种“兴趣班”和“学区房”而紧张?
你自认是个有正义感、有同理心,同时又有着理性思考能力的现代人,但你是否也曾被汹涌的网络舆情所感染,无形之中成了“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的一员,甚至也曾经在“反转”来临之前就凭借着自己的朴素正义感加入了“网络键盘侠”的大军?
你是否厌倦了形式化的社交活动,希望可以独处,不希望被人打扰,但又在内心深处害怕孤独,渴望被理解与拥抱?
这些紧张与焦虑,我们每个人都曾或多或少有所体会。当单身青年的父母们问出“啥时候结婚”,我们的老板们问出“能不能‘996’”,我们的伴侣问出“你到底爱不爱我”时,我们才发现自己身上有着太多说不清、剪不断的羁绊。
实际上,这些说不清、剪不断的羁绊就是“社会”。
我们日常感受到的“紧张”、“矛盾”与“纠结”,就是现代性所带来的:它既允诺我们可以自由地伸张自己的意志和欲望,又塑造了现代社会生活的种种规范,形成了各种群体,赋予我们种种角色,而这些规范与角色又处处限制着个体自由意志的表达与伸张。于是,人们一直处在“患得患失”的紧张状态,正如卢梭所说:“人生而自由,却又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我举出这些例子就是想告诉你,社会学就是关乎这些“日常”的学问,更是关于群体的学问,它能够帮助我们解释这些“现代性的紧张”,帮助我们理解自身的生活世界。而你现在看到的这本书,就是对上面这些问题做出的系统性的回应。但是,不同于一般的学术书和教科书,我的目的,并不是要照本宣科地讲解群体的定义、类型、特点,而是直面每个人的生活世界,用“社会学的想象力”穿透生活的迷雾,解析那些日常焦虑背后的群体逻辑。
回答完第二个问题,我们再来看一看最根本的问题:在一个个人主义盛行,个体价值被无限推崇,甚至可以说是“个体至上”的时代,个体还需要“群体”吗?
这个问题的答案毫无疑问是肯定的,因为群体状态是现代人的基本生存域。就像我们前面所讲到的,现代文明的一个核心特征就是按照系统化的方式重新塑造了人类社会的团结方式。相比于前现代,现代人前所未有地同“他者”产生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可以说,你所有的日常生活用品,几乎都来自其他人的工作;而同样地,你的工作和职业,也在潜移默化中为他人的正常生存提供着某种必需品。现代文明中的每个人,就如同自动运转的庞大机器上的一个齿轮一样,虽然看上去微不足道,但在现实中不可或缺。
不仅如此,群体还是现代人意志(will)的催化剂。我们需要知道的是,尽管个人主义盛行,但这并不意味着作为物种的人类就失去了共同性与普遍性。国家没有消亡,甚至民族主义思潮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行,这些实际上都是某种集体意志的具体呈现。因此,群体还为现代人各种各样的价值观念、宗教信仰以及意识形态的形成提供着重要的催化剂。
无论是生存域还是意志的催化剂,现代群体依然还是现代人存活于世的“基本盘”。它确实会给你带来“结构性紧张”,但你永远无法将它弃置不顾。作为现代人的你,当然是自由、平等和独立的,但你也应该知道,现代人的所有人生困扰,都并非个例,而是公共议题的一部分;你更应该知道,现代人处在逃无可逃的群体生活之中,你可以特立独行,却不能也不该活成一座孤岛。
延伸阅读
[英]赫伯特·斯宾塞:《群学肄言》,严复译,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
[法]雷蒙·阿隆:《社会学主要思潮》,葛秉宁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5年版。
孙立平、应星、吕新萍:《社会学导论(第五版)》,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20年版。
[1] 严复:《译群学肄言序》,载[英]赫伯特·斯宾塞:《群学肄言》,严复译,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