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9-04-03 13:19:22
封面
版权信息
前言
绪论 药用植物亲缘学的创始与发展概况
0.1 缘起
0.2 进展
0.3 愿景
参考文献
第1章 药用植物亲缘学论纲——知识谱系、认识论和范式转换
1.1 概述
1.2 系统发育基因组学
1.3 转录组亲缘学及其他
1.4 药用基因组亲缘学:缘起
1.5 药用植物亲缘学:传统药物学和生物勘探的路由器
1.6 药用植物亲缘学与药用基因组亲缘学
1.7 讨论,结论和展望
第2章 化学分类学:基于亲缘学的研发方式
2.1 概述
2.2 化学分类标志
2.3 代谢组学
2.4 化学信息学和数据库
2.5 化学型
2.6 讨论和结论
第3章 药用植物基因组/转录组研究和高通量测序
3.1 研究背景
3.2 植物代谢路径解析
3.3 分子标记挖掘
3.4 基因组/转录组学:植物发育和适应机制
3.5 比较基因组/转录组学和亲缘学
3.6 全基因组测序和简化基因组测序
3.7 讨论和结论
第4章 基于生物多样性的化学多样性挖掘:毛茛科药用植物亲缘学
4.1 研究概述
4.2 毛茛科系统学
4.3 毛茛亚科(Ranunculoideae)化学成分
4.4 唐松草亚科(Thalictroideae),黄连亚科(Coptidoi-deae),白毛茛亚科(Hydrastidoideae)和白根葵亚科(Glaucidioideae)化学成分
4.5 传统药物学和当代药理学
4.6 亲缘学讨论
4.7 结论
第5章 毛茛科化合物的药物代谢和药物动力学多样性
5.1 研究概述
5.2 毛茛科化合物的吸收
5.3 分布
5.4 代谢
5.5 毒性
5.6 药物动力学和药效动力学
5.7 讨论,结论
第6章 毛茛科植物的抗癌化学多样性:分子机制和功能
6.1 研究概述
6.2 细胞死亡路径
6.3 MicroRNAs,DNA损伤,表观遗传调控
6.4 氧化过程和代谢
6.5 抗血管生成和抗转移效应
6.6 免疫调节活性
6.7 抗炎活性
6.8 构效关系
6.9 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
6.10 讨论和结论
第7章 唐松草属药用植物亲缘学
7.1 研究概述
7.2 化学成分
7.3 生物活性
7.4 亲缘关系
7.5 结语
第8章 毛茛属药用植物亲缘学
8.1 研究概述
8.2 化学成分
8.3 生物活性
8.4 亲缘关系
8.5 结语
第9章 植物亲缘关系、化学成分与疗效间的联系性(药用植物亲缘学)导论
9.1 基本概念
9.2 植物次生代谢产物在植物界中的分布
9.3 化学分类学的某些基本理论
9.4 实践应用
9.5 生物信息学和化学信息学在药用植物亲缘学中的应用
9.6 中国药用植物资源的调查、利用、研究和展望
9.7 国外药用植物研究与生产概况
9.8 传统药物的整理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