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9-01-04 12:57:27
封面
版权信息
内容简介
《当代中国民族宗教问题研究》(第8集)编委会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做好新形势下的民族宗教工作
一 充分认识全省民族宗教工作取得的巨大成就
二 深刻把握全省民族宗教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
三 扎实推进“十二五”时期的民族宗教工作
中国宗教与文化战略
关于全面正确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的若干思考
一 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才能全面正确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
二 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就是全面正确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
三 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必须全面正确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
宗教生态论
一 从生态学到文化生态学,再到宗教生态学
二 宗教生态论的特质和主要指向
三 宗教生态论拓宽和丰富了宗教学的理论体系
四 宗教生态论与中国宗教生态建设
中国共产党的宗教文化观
一 毛泽东的观点
二 邓小平的观点
三 江泽民等人的观点
四 十六大以来党的宗教文化观的新发展
关于藏传佛教和藏族文化关系的探析——杨士宏与班班多杰学术对话
现代国家观念的出现和国家形态的演进
一 “民族”和“民族国家”的出现与分类
二 传统部族国家和现代共和制度的公民国家的比较
三 传统部族国家向现代(公民的)“民族国家”的演变
四 一些传统多部族帝国在演变过程中表现出的特殊性
五 全球化进程中,各国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整合
关于当前民族关系问题的一点思考
一 新形势:进入矛盾凸显期,社会矛盾复杂化
二 对当前我国民族关系的调查与评估
三 西方国家的民族关系与民族问题
四 敌人力图将我们的人民内部矛盾两极化、敌对化
五 统一战线仍然是法宝
宗教的类型对民族国家认同的影响
一 宗教与民族凝聚力
二 宗教与民族国家模式
三 多民族国家的多元宗教文化认同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政策——评析“第二代民族政策”说
一 “第二代民族政策”说违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
二 “第二代民族政策”说违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政策
三 “第二代民族政策”说背离了我国多民族的基本国情
以人为本视野下的基层宗教管理创新——以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的探索和实践为例
一 意义与价值:为什么要在基层宗教管理中坚持以人为本
二 路径与方法:怎样在基层宗教管理中贯穿以人为本理念
三 总结与推广:如何在基层宗教管理中深化以人为本
我国宗教事务社会管理若干重要问题的思考
一 宗教的社会性是加强和创新宗教事务社会管理的依据和基础
二 加强和创新宗教事务社会管理是做好新的时代条件下宗教工作的现实需要
三 准确把握我国宗教事务社会管理面临的新情况新趋势
四 加强和创新我国宗教事务社会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机制、工作思路及政策取向
五 明确宗教事务社会管理的具体内容和方式方法
六 加强对宗教事务重点问题的社会管理
关于坚持和完善民族优惠政策的几点思考
一 关于如何正确认识党和国家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实行的优惠政策问题
二 关于在新形势下如何坚持和完善民族优惠政策的问题
承续拓展 应时开新——中国共产党处理民族问题的经验和启示
一 坚持承续和实践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价值理念
二 明确制定和贯彻民族政策的重要原则
三 不断推进和完善民族政策的制度化和法制化
四 逐步确立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体系
五 正确应对和处理社会主义建设中民族问题的新变化
处理好边疆发展中的几个关系
一 处理好发展与稳定的关系
二 处理好省区腹地与沿边地区的关系
三 处理好输血机制与造血机制的关系
四 处理好援助人口较少民族与援助其他民族的关系
五 处理好汉族与少数民族的关系
六 处理好建设基础设施与重点投入的关系
七 处理好统一规定与适度变通的关系
八 处理好先行试点与普遍推广的关系
国家建构、族际政治整合与公民教育
一 族际政治整合:多民族国家国家建构的重要议题
二 公民身份认同:族际政治整合的心理基础
三 公民身份认同与公民教育
四 国家建构视阈中公民教育的着力方向
论宗教事务管理模式的创新
一 概述
二 约束型宗教事务管理模式的主要内容
三 实现宗教事务管理模式的转变
四 引导型政府宗教事务管理的实施要点
宗教的社会维系功能研究
一
二
三
处理民族问题必须遵循民族发展规律
当代赛莱菲耶及其对中国穆斯林的影响
引言
一 赛莱菲耶的教义思想
二 赛莱菲耶的教法思想:要不要追随某一教法学派
三 赛莱菲耶的政治主张
四 当代赛莱菲耶对中国穆斯林的影响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与中国民族问题
一 “民族融合”与“民族同化”理论在当代
二 “促进民族融合”论在当前并不能增进中华民族凝聚力
三 厘清“终极目标”与“近期视角”
四 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不要“瞎折腾”
中东伊斯兰国家社会转型中的文化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