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1-10-11 18:36:55
封面
作者简介
扉页
版权信息
序
前言
第一章 20世纪上半叶吉隆坡福建人社群意识的形塑途径
第一节 吉隆坡福建人社群的籍贯组织:雪兰莪福建会馆
第二节 吉隆坡福建人社群的最后归宿:福建义山
第三节 吉隆坡福建人社群的信仰载体:威镇宫
结论
第二章 早期雪兰莪福建会馆对福建义山的管理:1930—1941
第一节 吉隆坡福建义山的管理机构:雪兰莪福建会馆
第二节 雪兰莪福建会馆对早期福建义山的管理
第三章 20世纪30年代雪兰莪福建会馆对中国事务的关注
引言
第一节 关注华南政局
第二节 拥护国民政府
第三节 欢迎国内政要
第四节 关注福建事务
第五节 赞助文体教育
第六节 贡献抗日救国
第七节 20世纪30年代雪兰莪福建会馆中国认同的发生原因
结语
第四章 20世纪30年代雪兰莪福建会馆在马来亚的社会关系
第一节 与其他社团的关系
第二节 与政府部门的关系
第五章 20世纪30年代吉隆坡福建人的籍贯分布——以吉隆坡福建义山收据为中心的考察
第一节 20世纪30年代吉隆坡福建人的府(州)籍贯分布
第二节 20世纪30年代吉隆坡福建人的县级籍贯分布
第三节 20世纪30年代吉隆坡福建人籍贯分布特点的形成原因
第六章 认同规则、核心组织与神庙网络——1957年马来亚独立前吉隆坡安溪人社群的形塑途径
第一节 乡里意识:吉隆坡安溪人的认同规则
第二节 雪兰莪安溪会馆:吉隆坡安溪人的核心组织
第三节 精神依归:吉隆坡安溪人的神庙网络
第四节 吉隆坡华人社群形塑途径的比较分析
第七章 生命回归:东南亚华人籍贯与乡土认同演变——以吉隆坡福建义山墓碑资料为考察中心
第一节 清末民初福建省的地方行政体制和乡里组织
第二节 吉隆坡福建义山墓碑所反映的村(社)籍贯意识
第三节 吉隆坡福建义山墓碑所反映的县份籍贯意识
第四节 不同时代使用墓碑籍贯标注形式比例之分析
第五节 吉隆坡福建义山墓碑籍贯的历史记忆
附录一 塑造“本土化”的东南亚华人宗教、文化研究——苏庆华教授学术研究刍议
附录二 雪兰莪福建会馆章程(1950年)
附录三 1919—1921年吉隆坡《益群报》有关雪兰莪福建会馆新闻选录
附录四 雪兰莪暨吉隆坡福建会馆现存20世纪30年代部分吉隆坡福建义山收据
征引文献
后记